小学低段阅读教学链接音乐资源的行动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学习主要靠不随意注意,易受外来的、新奇的事物影响刺激,好奇心强。这些表明,语文课堂引入音乐元素资源,给学生新奇、新鲜之感,对于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注意力水平、有效课堂组织教学也有帮助。
  自古以来,诗歌与音乐具有同源性。诗包括文,与音乐关系密不可分。《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说明人在非常激动时需要用唱歌、舞蹈来抒发内心情感。而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这与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激发升华情感不谋而合。因此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资源是十分适切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事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音乐资源运用于阅读教学,就是种理念的体现。
  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收融合其他各学科中的有利因素,为我所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下面,我谈谈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运用音乐,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使课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一堂新课开始时,学生的心中对于新的一课总是满怀期待。如果在这时,教师能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可以马上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也能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调节学生情绪,为整堂课打下—个情感基调。
  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我就用音乐激趣导入,用《狮子王进行曲》生动地引出了课题:
  “小朋友们都喜欢动物吧?”(喜欢)
  “说说看,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小猫,山羊,小白兔……)“法国作曲家圣桑也喜欢动物,而且用音乐写了《动物狂欢节》的故事,今天朱老师带了其中一首,想听吗?”(想)
  “听完了,告诉我听着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动物?”(孩子们认真地倾听,想象。胡佳琦听出了狮子的威风凛凛,郭家宸听到了狮王的吼叫……大部分孩子听出了狮子。)
  “对了,这首曲子叫《狮子王进行曲》。狮子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被人们称作兽中之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两只小狮子,他们小时候的表现可不一样呢!它们是不是都能够成为兽中之王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
  在音乐的引导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佳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课文《小小的船》就是一首歌词。在教学前,我先唱了这首歌,让学生们听听我唱了什么。他们的注意力立即被我的歌声吸引,记忆的效果很好。本课歌词和音乐相得益彰,教学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二、渲染气氛。悟情入境
  文学作品的欣赏讲究意境的领悟,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尚小,仅通过文字的理解来体会意境尚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借助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使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并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如在教学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小池》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配上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朗诵了全诗。古诗配上古曲,让学生用朗读去再现诗的意境,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音乐的穿插不仅让学生体会了诗的思想感情,更让学生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利用歌曲。教学拼音
  语文教学中,拼音可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刚入学的学生大都是六七岁,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记忆枯燥的拼音字母的字形、字音有很大的难度。我想到在英语教学中,是利用歌曲来教学英语字母,那么在拼音教学中是否也可利用呢?于是,我把英语的《字母歌》填上拼音字母,教学生学唱。没想到教学效果十分理想。配合教学挂图,学生在歌声中,学得兴味盎然,回到家里也随口哼唱,拼音的读音、字形很快就记牢了。我还巧借学生熟知的歌曲《小星星》的旋律创作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
  我还编写出《声调歌》,以指导学生学习:“一声平平高又长,二声上坡向上升,三声拐弯下再上,四声下坡向下降”。
  四、动静结合。稳定注意
  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差的心理特点,为让全班学生把注意力整堂课都集中到上课的内容上,我会根据课文在中段加入音乐。如我在上《胖乎乎的小手》时,先让他们坐下来猜了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把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到了小手上——“是呀,人的手多么灵巧啊!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在初步学习生字、课文后,课的中段我安排了一个律动,全班学生起立后,跟着我一起兴致勃勃地在明快的音乐中做了《小手拍拍》的律动,然后又专注地继续上课。
  以上是我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链接音乐资源的行动研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教师若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音乐,使之能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方法,无疑会渲染起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等方面会起到生动活泼、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它也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很多环节、过程需要我去思考,探索,我将不断地努力学习、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目前,小学生语文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阅读内容上忽视经典,偏重卡通、故事书;二是阅读方法上存在浅读、唱读,学生大多追求故事情节,对文章内容缺乏整体理解;三是阅读量严重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四成小学生课外读物竟是教辅书。小学生在电视、网络和纸质读物中明显偏爱前两者,喜爱卡通漫画书的占30.17%,喜欢科普书籍和语数外等教辅书的占29.17%。  如何增加小学生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
小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素养训练中,唯有“说”呈现弱势状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多媒体教学已经介入到所有课堂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联网功能展开多元口语交际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热情和主动性,还可以拓展学生口语交际域度,提升口语交际品质。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网络资源、拓展网络应用、搭建多元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提供重要历练机会。  一、搜集网络资源,创
飞行安全是民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通过深入分析文献资料,总结了民航飞行安全的现状,运用Origin画图软件画出了近些年事故发生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飞行事故的发生数和发生率
台风“魔蝎”于2018年8月12日夜子时登陆浙江温岭,台风登陆前后造成了浙江近海海水物理特性的诸多变化。台风登陆时的最大风速约为27.5 m/s,登陆时正值天文大潮期间,引起了超
<正>但凡语文公开课,绝大多数老师喜欢上第2课时,作为听课的老师也喜欢,因为大家觉得第2课时有看头,更能激发学习的欲望,对文本的探讨比较深入。语文课的第2课时无论"上",还
主体的观念系统与行为系统和主体的创造物一起构成了人类的文化总和,据此划分了文化活动主体的层次性。从原始主体利用自然的活动到今天主体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已经充分说明
《清代朱卷集成。具有多方面的文献价值。它针康熙至光绪朝有清一代科学考法试度题目、内容、传记档案尽收于此。对于研究清朝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谱牒学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全面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向前推进,让学生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通过语文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重点问题。在小学阶段,对于语文课程的
桩基在核电厂的应用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成熟案例,但随着建设的发展,研究的急迫性日益增加,本文初步探讨了桩基在核电厂中的应用前景与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