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捆绑式”管理办法提出的背景
2000年暑假教育内部体制改革,我校有3%的教师待岗下岗,这给在岗教师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一方面教师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一方面某些教师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也做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1、抢时间
各科教师争抢时间,你留3道作业题,我留5道作业题,各自为战,把学生搞得头昏脑涨、疲惫不堪。
2、人际关系异常紧张
同科教师之间是“对头”,“窝里斗”,你行我下岗,我行你下岗,互相“残杀”,拼得你死我活。
3、教研工作流于形式
有了经验谁都不说,互相封锁,生怕对方超过自己。
4、加剧了学生流失
如某生数学成绩很差,数学教师就希望他“走人”,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各科教师均采取此种手段,致使学生流失现象严重。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整体行为,只有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出成绩。针对上述不正常现象,学校实施了一种能形成合力的教育教学内部管理机制,以改变各自为战的现状。这种机制就是把教师按条条(例如学科)、块块(例如班级)捆绑到一起,形成各个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联合舰队”。这些联合体必须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些“联合体”必须高举“团结合作”的大旗,在这面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协同作战,以此去谋求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二、“捆绑式”管理办法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消除内战”是形成合力的关键。学校应该创设防止内耗的环境,营造上下同心的氛围,使所有教师都置身于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们设计了“捆绑式”管理办法的三种形式、四项内容。
1、“捆绑式”管理办法的三种形式
(1)以班为单位进行捆绑。(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捆绑。(3)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进行捆绑。
2、“捆绑式”管理办法的四项内容
(1)不同学科的教师以班为单位捆绑起来开展教学。例如,初一共有6个教学班,一个班的总体成绩如果是全校优秀,那么这个班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成绩均为优秀。依此类推。(2)同学科的教师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捆绑起来搞教研。例如,一个教研组中有一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或发表了相应级别的教学论文,该教师本人考核加15分,其他成员加13分。未出成果的教研组,该项考核不予加分。(3)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捆绑起来搞教研和教学。例如,初三共有6个教学班,有3位数学教师,质量分析时,3位教师的教学成绩加起来求平均值,并以此作为依据同别的学校相应年级的教师进行比较。严峻的现实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成绩,战胜对手,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必须靠教研。因此,教研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大家“头碰头”在一块备课,集体设计最佳教案;他们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他们进行教法学法的交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4)学生巩固率以班为单位,每流失1名学生,扣该班所有任课教师综合考评分3分。
三、“捆绑式”管理办法的运行机制
为了把“捆绑式”落到实处,我校从管理机制上进行了两项重大改革。
1、放权给班主任,学校实行班主任聘任制
放权给班主任,学校实行班主任聘任制的内涵是:(1)通过竞岗,学校选聘班主任。(2)全校所有教师以班主任为核心,实行优化组合,组成“联合舰队”。(3)对班主任的“组阁”学校不予行政干预。(4)凡不顾大局、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负担而未被班主任聘用的教师,一律在校内待岗,工资发70%。面对现实,那些即将离任的教师开始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进行认真反思。痛定思痛,他们决定“掉价”,用最感人的语言进行情感公关,他们求了这“神”求那“神”(各班主任),拜了这“佛”拜那“佛”(先于自己被班主任聘任的教师),表示一旦被聘用,一旦加人联合体,一定以大局为重,绝不加班加点,绝不拖别人后腿。形势和环境改变了这些“游兵散勇”的人生轨迹,他们在“学会共事”的路途上蹒跚起步,迈向成熟。
2、放权给教研组长
教研工作在综合考核中占40分。年终考核,教研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教研态度、教研实绩、贡献大小,全权打分,学校不予行政干预。由此可见,班主任、教研组长成了学校的“实权派”,掌握着每个人的“生杀”大权,决定着每个人的前途命运。机制的改变,从组织上强化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整体意识,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捆绑式”管理办法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2000年秋季开学至今,“捆绑式”管理办法我们已经实践了7年多,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1、教师的合作意识、整体意识明显加强
过去是各自为战,“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抢时间,占时间。现在由于内比(教学成绩的校内比较)使不同学科捆绑在一起,大家注重的是整体效应。一科好不算好,因此抢时间、占时间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2、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过去同行是“冤家”,同科是“对头”,明争暗斗。现在教学成绩的外比、教学成绩的内比、教研工作、控制学生流失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家是姐妹,是兄弟,是战友,是同志。
3、教研工作成绩显著
过去教研工作只是一种形式,没用的“玩艺”大讲特讲,中用的“东西”心底隐藏,现在由于教研工作是捆绑在一起的,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绝招”“秘方”毫不保留地贡献出来。7年多来,我校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的教师有7人,在县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的教师有15人,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多篇。差课率大幅度减少,好课率大幅度上升,2001年9月,学校一举通过市级教学示范校验收。
4、学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过去,班内学生流失,主要是班主任的事。现在由于控制学生流失工作是捆在一起的,每流失1人就扣该班所有任课教师的综合考评分3分。过去学生流失是班主任着急,现在是大家都着急;过去有偏科的学生被挤走了,对自己有利,现在是对人对己都不利。因此,教师对部分学生的态度由冷淡变为热情,由挖苦变为鼓励。和往年同期相比,学生流失率下降了35%。
5、减负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减负靠的是领导班子的检查督促,摁下葫芦浮起瓢,费时费力,收效甚微,现在减负工作的操作是各班班主任和他们领导下的“联合舰队”。人人参与,个个关注,“要我做”转为“我要做”,各科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各班班主任经常召开各科教师会议,根 据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调整作业量。
6、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学校与所选的9个外比对手(外乡镇9所中学),过去教学成绩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一年下来,我校三个年级中有两个年级获得第一名,一个年级获得第二名。
五、对“捆绑式”管理办法的几点思考
“捆绑式”管理办法较好地体现了如下几个原则:(1)团结协作原则;(2)群体智慧原则;(3)利益共享原则;(4)整体效率原则;(5)减负增效原则;(6)资源共享原则(资源是个人教研教学的绝招和秘方);(7)和谐发展原则。
“捆绑式”管理办法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但又并非十全十美,它有其自身的缺陷。我们应该研究对策,慎重操作,尽量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
1、实施“捆绑式”管理要尽量避免挫伤个人的积极性
教学成绩的外比是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质量分析时,个人成绩好的就吃亏,差的就“沾光”。教学成绩的内比是以班级为单位,个人成绩好但因班级的整体成绩差而拖累了自己的情况是存在的;反之亦然。在这种类似“大锅饭”的管理中,操作不好会挫伤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认为,对教师的考核应是全方位的,要包括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等等。所以“捆绑式”管理办法虽然在教育教学效果上吃了“大锅饭”,但在教学能力上却一定要分出一二三,并以此作为依据在教师的综合考核中加以宏观调节,加大个人教学能力考评分数的权重。这样,就不会挫伤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保护个人的竞争意识。
2、在实施“捆绑式”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班级师资力量的平衡
“捆绑式”管理办法是建立在班主任聘任制基础之上的,班主任有权有责,那么班主任完全有权力、有可能把全校最好的教师集中在自己的麾下。如此,要是操作不好就会出现班级师资力量不平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所有教师按教学能力分成三类,首先是一类教师的聘任,其次是二类教师的聘任,最后是三类教师的聘任,分层实施,稳步推进。以此减少各班级师资力量的不平衡,确保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实施“捆绑式”管理,要注意减轻就业压力
现在学校的编制是建立在省定编制基础之上的。校内待岗无疑给在职教师增加了就业压力。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放开。班主任有权组成自己的“联合舰队”,允许到社会上招聘师范类毕业生做临时教师。这一政策的出台,断了持坐等观望态度的未被骋任教师的后路,对他们无疑是迎头棒喝。他们出于生存的需要,会以认真、诚恳的心态请求班主任和先于自己被聘任的各科教师以求上岗,会积极主动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会一切行动听“舰长”的指挥,会和“联合舰队”的其他成员密切协作。在这种情况下,校内待岗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这样,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后进教师去奋斗、去学习、去提高。
2000年暑假教育内部体制改革,我校有3%的教师待岗下岗,这给在岗教师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一方面教师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一方面某些教师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也做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1、抢时间
各科教师争抢时间,你留3道作业题,我留5道作业题,各自为战,把学生搞得头昏脑涨、疲惫不堪。
2、人际关系异常紧张
同科教师之间是“对头”,“窝里斗”,你行我下岗,我行你下岗,互相“残杀”,拼得你死我活。
3、教研工作流于形式
有了经验谁都不说,互相封锁,生怕对方超过自己。
4、加剧了学生流失
如某生数学成绩很差,数学教师就希望他“走人”,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各科教师均采取此种手段,致使学生流失现象严重。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整体行为,只有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出成绩。针对上述不正常现象,学校实施了一种能形成合力的教育教学内部管理机制,以改变各自为战的现状。这种机制就是把教师按条条(例如学科)、块块(例如班级)捆绑到一起,形成各个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联合舰队”。这些联合体必须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些“联合体”必须高举“团结合作”的大旗,在这面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协同作战,以此去谋求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二、“捆绑式”管理办法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消除内战”是形成合力的关键。学校应该创设防止内耗的环境,营造上下同心的氛围,使所有教师都置身于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们设计了“捆绑式”管理办法的三种形式、四项内容。
1、“捆绑式”管理办法的三种形式
(1)以班为单位进行捆绑。(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捆绑。(3)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进行捆绑。
2、“捆绑式”管理办法的四项内容
(1)不同学科的教师以班为单位捆绑起来开展教学。例如,初一共有6个教学班,一个班的总体成绩如果是全校优秀,那么这个班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成绩均为优秀。依此类推。(2)同学科的教师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捆绑起来搞教研。例如,一个教研组中有一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或发表了相应级别的教学论文,该教师本人考核加15分,其他成员加13分。未出成果的教研组,该项考核不予加分。(3)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捆绑起来搞教研和教学。例如,初三共有6个教学班,有3位数学教师,质量分析时,3位教师的教学成绩加起来求平均值,并以此作为依据同别的学校相应年级的教师进行比较。严峻的现实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成绩,战胜对手,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必须靠教研。因此,教研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大家“头碰头”在一块备课,集体设计最佳教案;他们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他们进行教法学法的交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4)学生巩固率以班为单位,每流失1名学生,扣该班所有任课教师综合考评分3分。
三、“捆绑式”管理办法的运行机制
为了把“捆绑式”落到实处,我校从管理机制上进行了两项重大改革。
1、放权给班主任,学校实行班主任聘任制
放权给班主任,学校实行班主任聘任制的内涵是:(1)通过竞岗,学校选聘班主任。(2)全校所有教师以班主任为核心,实行优化组合,组成“联合舰队”。(3)对班主任的“组阁”学校不予行政干预。(4)凡不顾大局、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负担而未被班主任聘用的教师,一律在校内待岗,工资发70%。面对现实,那些即将离任的教师开始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进行认真反思。痛定思痛,他们决定“掉价”,用最感人的语言进行情感公关,他们求了这“神”求那“神”(各班主任),拜了这“佛”拜那“佛”(先于自己被班主任聘任的教师),表示一旦被聘用,一旦加人联合体,一定以大局为重,绝不加班加点,绝不拖别人后腿。形势和环境改变了这些“游兵散勇”的人生轨迹,他们在“学会共事”的路途上蹒跚起步,迈向成熟。
2、放权给教研组长
教研工作在综合考核中占40分。年终考核,教研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教研态度、教研实绩、贡献大小,全权打分,学校不予行政干预。由此可见,班主任、教研组长成了学校的“实权派”,掌握着每个人的“生杀”大权,决定着每个人的前途命运。机制的改变,从组织上强化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整体意识,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捆绑式”管理办法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2000年秋季开学至今,“捆绑式”管理办法我们已经实践了7年多,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1、教师的合作意识、整体意识明显加强
过去是各自为战,“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抢时间,占时间。现在由于内比(教学成绩的校内比较)使不同学科捆绑在一起,大家注重的是整体效应。一科好不算好,因此抢时间、占时间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2、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过去同行是“冤家”,同科是“对头”,明争暗斗。现在教学成绩的外比、教学成绩的内比、教研工作、控制学生流失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家是姐妹,是兄弟,是战友,是同志。
3、教研工作成绩显著
过去教研工作只是一种形式,没用的“玩艺”大讲特讲,中用的“东西”心底隐藏,现在由于教研工作是捆绑在一起的,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绝招”“秘方”毫不保留地贡献出来。7年多来,我校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的教师有7人,在县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的教师有15人,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多篇。差课率大幅度减少,好课率大幅度上升,2001年9月,学校一举通过市级教学示范校验收。
4、学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过去,班内学生流失,主要是班主任的事。现在由于控制学生流失工作是捆在一起的,每流失1人就扣该班所有任课教师的综合考评分3分。过去学生流失是班主任着急,现在是大家都着急;过去有偏科的学生被挤走了,对自己有利,现在是对人对己都不利。因此,教师对部分学生的态度由冷淡变为热情,由挖苦变为鼓励。和往年同期相比,学生流失率下降了35%。
5、减负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减负靠的是领导班子的检查督促,摁下葫芦浮起瓢,费时费力,收效甚微,现在减负工作的操作是各班班主任和他们领导下的“联合舰队”。人人参与,个个关注,“要我做”转为“我要做”,各科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各班班主任经常召开各科教师会议,根 据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调整作业量。
6、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学校与所选的9个外比对手(外乡镇9所中学),过去教学成绩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一年下来,我校三个年级中有两个年级获得第一名,一个年级获得第二名。
五、对“捆绑式”管理办法的几点思考
“捆绑式”管理办法较好地体现了如下几个原则:(1)团结协作原则;(2)群体智慧原则;(3)利益共享原则;(4)整体效率原则;(5)减负增效原则;(6)资源共享原则(资源是个人教研教学的绝招和秘方);(7)和谐发展原则。
“捆绑式”管理办法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但又并非十全十美,它有其自身的缺陷。我们应该研究对策,慎重操作,尽量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
1、实施“捆绑式”管理要尽量避免挫伤个人的积极性
教学成绩的外比是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质量分析时,个人成绩好的就吃亏,差的就“沾光”。教学成绩的内比是以班级为单位,个人成绩好但因班级的整体成绩差而拖累了自己的情况是存在的;反之亦然。在这种类似“大锅饭”的管理中,操作不好会挫伤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认为,对教师的考核应是全方位的,要包括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等等。所以“捆绑式”管理办法虽然在教育教学效果上吃了“大锅饭”,但在教学能力上却一定要分出一二三,并以此作为依据在教师的综合考核中加以宏观调节,加大个人教学能力考评分数的权重。这样,就不会挫伤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保护个人的竞争意识。
2、在实施“捆绑式”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班级师资力量的平衡
“捆绑式”管理办法是建立在班主任聘任制基础之上的,班主任有权有责,那么班主任完全有权力、有可能把全校最好的教师集中在自己的麾下。如此,要是操作不好就会出现班级师资力量不平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所有教师按教学能力分成三类,首先是一类教师的聘任,其次是二类教师的聘任,最后是三类教师的聘任,分层实施,稳步推进。以此减少各班级师资力量的不平衡,确保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实施“捆绑式”管理,要注意减轻就业压力
现在学校的编制是建立在省定编制基础之上的。校内待岗无疑给在职教师增加了就业压力。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放开。班主任有权组成自己的“联合舰队”,允许到社会上招聘师范类毕业生做临时教师。这一政策的出台,断了持坐等观望态度的未被骋任教师的后路,对他们无疑是迎头棒喝。他们出于生存的需要,会以认真、诚恳的心态请求班主任和先于自己被聘任的各科教师以求上岗,会积极主动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会一切行动听“舰长”的指挥,会和“联合舰队”的其他成员密切协作。在这种情况下,校内待岗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这样,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后进教师去奋斗、去学习、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