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工业园背后的朝韩博弈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5日,韩国和朝鲜代表就开城工业园区问题举行第三轮工作会谈。由于双方分歧较大,会谈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4月8日,在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并遭到联合国制裁后,朝鲜宣布撤出开城工业园区的全部朝鲜工人,暂时中断工业园区运转,北南双方仅存的经济联系中断。本月初,朝鲜提议就开城工业园区问题进行工作会谈,韩方积极响应。双方于6日、10日分别举行了两轮工作会谈,曾于7月7日凌晨4时许在原则上就入驻开城工业园区的企业重新恢复生产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由于开城工业园区的暂时关闭是由于朝鲜单方面的背信弃义造成的,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韩方在后续的磋商中强调绝不允许再发生单方面限制通行、切断通信和撤回工人的事情,要求朝方制定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对策。目前,双方仍就此针锋相对,谈判陷入胶着。
当地时间2013年7月6日,朝鲜和韩国在板门店展开对话,两国均希望重启开城工业园

  开城工业园区距离南北军事分界线仅1公里,是1998年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后朝韩关系好转、韩国推出对朝“阳光政策”的背景下出台的。1999年,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赶着1000头牛通过军事分界线,并与朝鲜方面签署了兴建开城工业园区的协议。2002年,当时担任在野党党首的朴槿惠也率团访问朝鲜,不仅获得了金正日的接见,还获准从三八线回国。此事震动了朝野,为朴槿惠赢得了极高的政治声誉。
  开城工业园区是一项经济合作项目,由韩方出资本和技术,朝方出土地和劳力,双方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合作建设。从韩国方面的立场看,开城工业园区的短期利益在于韩国企业能够雇佣廉价的朝鲜技术工人,而长期考虑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软着陆逐步减少两国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样将来如果韩朝能像东西德那样实现统一,韩国方面不至于有太大的财政负担。
  而朝鲜的经济本来就很困难,开城工业园区是其不多的几个外汇来源。1960年,朝鲜的人均GDP是253美元,韩国是82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倍;而到了2004年,朝鲜下降到86美元,韩国上升到12431美元,朝鲜望尘莫及。而且由于朝鲜长期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造成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粮食和消费品严重不足。1980年粮食产量950万吨,2005年则仅为470万吨左右,不到前者的一半,饥荒因此经常发生。
  开城工业园区停止运转后,韩国统一部6月25日的统计结果显示,入驻企业申报的损失总额达1056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6.23亿元),但韩国经济规模大,这点损失不算什么。而朝鲜目前一年的GDP只有两百多亿美元,开城工业园一年的产值就有20亿美元左右;另外,朝鲜以园区工人工资的名义收取每年8700万美元的收入。失去了这些收入,对朝鲜来说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开城工业园区的重开是一个必然和现实的选择。只是朝鲜要保留在未来以大幅增加员工工资等类似手段要挟韩方、甚至在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再次关闭园区的可能性,因此不会轻易做出承诺。然而,以朝鲜目前的国际处境——在中国这里碰了钉子,直接会谈的建议也没有得到美国的回应,它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其他文献
年长些的人慢慢会习惯了一个事实:老词突如其来就有了新涵义,比如 “燃”。这个与情绪无涉的词在被中国人使用数千年后忽然转了性。例子还有很多,这大概是二次元全面侵入日常生活下的某种常态。我们将发现 (或者承认),网络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信息,而是它吞天吐地的能量。古人抚今追昔嗟呀不已。网络翻云覆雨见天演这个,让喟叹都显得迂腐。  巨能带来的是作为时代主题的两个后果——无尽可能和与之对应的不确定感。后
大概是血热的缘故,很小时就想做一番大事业,至于这大事业该是怎样的面目,又由于无知加胆小,始终理不出头绪。于是,转作喜欢有大事业情结的男生。那年头我班有个男生,日日用小刀将志向刻在木头课桌上:20岁做校长,30岁做局长,40岁做部长,50岁做总理,刻到激动处,刨花四溅,入木三分。那年岁不知道有个词叫性感,就觉得他实在与众不同,痴呆呆地听他侃爱因斯坦的初级理论,真以为是他造的,佩服到五体投地,涎水横斜
我不认为一家公司大家都有股份是一件好事。企业就是追求利润的,然后促进社会整体的福利状况——比如社保、教育、医疗等,而不是去搞股权的平均分配,否则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用“产权清晰化”来表述“私有化”这个概念    人物周刊:郎咸平风波之后,国企的MBO(管理层购买)一度被叫停,目前的状况怎么样?追溯得远一点,国企的股份制改革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吴晓波:1988年是个起点,从那时候开始了资本
是谁把丰富多样的艺术品罗列在一起?  是谁把各自为阵的画廊聚集在一起?  是谁把五湖四海的收藏家吸引到一起?  在有限的几天时间里,在某一个大都会里寻觅到一个场所,艺术博览会汇聚了大量的艺术资源,向世人展示、出售,与各方沟通、对话,上演着艺术市场里或大或小的风起云涌。  与画廊和艺术品拍卖行的历史相比,艺术博览会(如从德国科隆艺术博览会算起)只能算是小弟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沙龙,甚
图/受访者提供  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在南京生活了七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爱吃鸭血粉丝汤,常带日本朋友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日本工作时期,他为NHK、东京电视台等机构拍摄纪录片。因为喜欢中国,他放弃了日本的拍摄工作,回到妻子故乡南京定居。他拥有了中国式家庭:与岳父岳母同住,他们帮忙照顾一子一女。他与妻子成立了一家公司,靠拍摄纪录片、宣传片等视频为生。  公司代表作《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已经播到第三季
缔造完美教室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独特的创新。同时,还有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在教室这一特定场域的大集成。它把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通过唤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既要求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又要守住每一个日子;既要求下最平凡的苦工夫,又要有超越现实的伟大梦想。2009年8月,我卷入了海门市缔造完美教室行动之中。至今,我带着3
2007年11月13日,在上海宝山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钢雕艺术节之际,《熔点·上海国际当代金属雕刻展》同期举行,展览为期10天。    此次展览汇集了国内外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近20人的作品。他们送展的作品大都为3m左右﹑或者多件系列构成的适合室外空间展示的大型金属雕刻作品。这些作品不同于传统的户外纪念性和叙事性雕塑,不仅彰显了当代艺术家个性与技巧,同时许多作品体现了艺术与社会公众环境平等对话,相互参与的
赫布·马歇尔是美国阿肯色州默夫里斯伯勒镇的一名治安官。在他的管辖下,默夫里斯伯勒镇的治安状况一向良好,居民们过着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然而,这里的平静却在2000年夏天被打破。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经过上午半天的忙碌,马歇尔正坐在办公室里休息。突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神色慌张地对他说:“大事不好,斯夫特被杀死了。”马歇尔顿时一惊,小镇好多年都未有伤人案件发生,而今居然发生了命案,凶手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一  元好问是金国遗民,他与陈与义的情况有些相似,陈与义目睹了金国破宋,元好问则看着蒙古兵攻灭金国,两人都痛感生民流离,留下足可追步杜甫的诗篇。此外,他们在今日都有词作为人熟知,但其实他们的诗都比词好。  在元好问这组论诗绝句中,有一首是这样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
1980年代的一天,年轻的皮特·恩格伦坐在大学图书馆里写着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17世纪瑞典大人物们的世界观。  终日埋首于史料和瑞典古代诗歌里,他经历着一场小小的精神危机——窗外空气里带着一股风暴欲来的气息,那正是冷战后期局势最紧张的时刻,两大阵营之间摩擦不断,战争看上去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他有一股强烈的愿望想见证历史的发生,而不是坐在这里远远地眺望。  投笔从戎后,他被分在军事情报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