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 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学生物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野外实习、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生态调 查、课外活动等等。本文仅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 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们异 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
  又如,讲“酶的特性”之前先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的新鲜动物肝脏剪碎放入试管,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过氧 化氢溶液,试管中顿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这时再放入余烬木条,即可看到余烬复燃现象。用 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导入酶的高效性的讲解,效果很好。
  再如,讲“伴性遗传”时采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咱们班有没有同学患色盲?”真巧,一个男生站起来说 他患色盲。我又问他家里还有谁患色盲,他说他舅舅也是色盲。这时我告诉他们,我以前的一个男学生是色盲 ,他的外公也是色盲。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急于解释,又进一步发问:“你们听说过哪个女孩患色盲吗?”学生们面面相觑,摇头摆手,底下又是一片议论声:“真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学生们充满期盼的目光中,教师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导入新课,效果可想而知。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
  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 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 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
  又如:模拟细胞膜结构研制成的“生物导弹”将会广泛应用于众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导弹”的外衣是 磷脂双分子层,“子弹头”是蛋白质。把“生物导弹”注射进人体血液后,“子弹头”就会发挥识别作用到达 病变部位,“导弹”随之定向爆破,施放药物,杀死病毒或癌细胞。治疗乙肝、肝癌、结肠癌的“导弹”已研制成功,在我国的中山医院,经手术和“生物导弹”治疗的肝癌病人寿命已延长五年以上。
  再如,DNA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目前正在研究注射DNA攻克癌症的途径。研究人员从病人身上取出DNA,在实验室进行改造后,再在实验室内培养,然后根据需要注射到病人的癌肿中去,以治疗癌症。此项研究在动物试验中已取得了成功,癌肿生长开始缓慢,有的甚至完全消失。
  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 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我的学生中有许多人进入高等学府的生物专业、医学专业学习,准备为21世纪生物 科学的腾飞贡献毕生的精力。
  三、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
  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的演示,如因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讲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 甚少的初一学生中有的竟吃惊的“啊!”了出来。又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木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木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上粘有一些红色物质,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发问:“这是 怎么回事?”教师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的是纤维蛋白原,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才转化为纤维蛋白。
  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让一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他们说,类似的问题以前想都不曾想过,现在会想了,觉得很有意思,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
  2.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
  例如,讲骨的成分时,每个学生取两条鱼肋骨,分别放在火上烧和放进稀盐酸中浸泡。实验过程中利用学生初一时学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引导他们观察骨的变化,启发他们自己总结骨的成分及无机物和有机 物的特性。并且实验前后分别称重,计算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进而让学生分析骨的成分与比例和骨特性的关系,归纳出骨的特性。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难怪学生们说:“一堂课 45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
  3.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
  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几年来,我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做到每人一组,增加了动手机会,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增长了才干。
  四、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 艺术性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要简练,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②教师的语言要 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如讲述物质过膜方式时,可将自由扩散比喻为坐滑梯,将协助扩散比喻为骑自行车下坡,将主动运输比喻为骑摩托车爬坡。讲血液循环系统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时把血管比喻为暖气管道,而毛细血管就相当于暖气片。③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④教师的语言富有 感染力,生物教师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立志于生物科学的研究。
  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它不仅可以解释 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例如,讲“食物的热量价”时,我给学生搞了一顿午饭的营养配餐。提供的热量大约1100千卡。本着每顿饭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要低的原则,在蛋白质中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各占一半,动物蛋白中肉蛋 白和鱼蛋白各占一半,以达到各种氨基酸种类互补,保证八种必需氨基酸的摄入。同时食物中要有一定量的蔬菜,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和充分发挥纤维素清扫肠道的作用。当我把食谱公布以后,群情振奋,学生们几乎欢呼 起来。
  又如,讲“性别决定”时,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以及生男生 女的原因和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学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 的责任感。
  再如,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补充了世界及我国的人口状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内容。特别增 加了人们认识较晚的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污染的认识更为全面。同时引导学生分析 种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错误作法,如讲述森林的作用后,引导学生认识烧树叶的危害,以唤起学生的生 态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此外,生物课的教学离不开教具,优化教具组合,辅助使用录像片、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出现一个个高潮,造就一种气氛,使学生在欢乐中求学、求知、求会。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条重要途径。但这一过程的实施必须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不同年级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平面向量是中学教学的新培内容,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含义与独特的运算体系,加之受实数学习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在处理向量问题时极易发生一些错误,现对常见错误例析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应该是重要任务之一,初中物理探究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呢?本文从四册教材和教参中加以总结。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方法 荟萃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更要传授给他们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有哪些主要的探究方法呢?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师为了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激情和动力,就必须创设一系列的相关的教学情景,利用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认知结构,目的是造成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进一步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数学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创设 教学质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
     
【摘要】饭店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客房,特别是对于中型饭店而言,客房出租率是其经济效益的生命线,而制定合理的客房价格是保证其出租率的关键。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客房价格的制定,本文试图分析一些饭店客房定价的影响因素和定价的方法。  【关键词】房价;影响因素;定价方法    据统计,饭店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是由客房收入提供的。因而客房收入及利润的高低是饭店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客房收入的高低有两个相关的因素,即客房
[摘要]近几年高年级的老师反应,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计算正确率低下。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后续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关键词]计算正确率 算理 責任 自信心 技巧 本文为全
摘要:就多媒体技术优化C语言课堂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教学 C语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1—0046—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研究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随着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高中教学研究的热点,那么到底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它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应用,本文试图用一个课堂教学案例与大家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研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
摘 要:隧道技术是IPv4向IPv6过渡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无IPv6物理接入的用户提供基于隧道的IPv6接入,使其可提前使用IPv6网络。为提高隧道网络的安全性,本文对隧道流量对安全设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隧道技术可被攻击者利用实施针对网络边界安全设备的数据逃逸,攻击网络内部主机。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隧道分类的防御方法,通过在特定结构中增加外层包头的相关信息对不同流量进行分类,抵御上述攻击。
对于初中生来说,正是学习英语的大好年华,而目前大部分中学生都对英语产生了畏惧感。如何尽量减少口语练习的枯燥性,增加趣味性,使学生有说的欲望是口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已经摆在了时不我待的地步。而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受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论”的影响,遵循的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观念,使得本应充满生机的课堂显得无精打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