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改善,明确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意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完成高中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本文对于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可以为高中数学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解题教学  教学方法  化归法  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24-01
  1.前言
  高中数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讲,新课改要求对于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在进行解题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善高中教学的质量。
  2.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要求简述
  高中数学的难度相比初中要大很多,高中教育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重点是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数学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必须重视数学学习,改善学习成果。但是,高中数学题目往往综合性强,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有不少的学生觉得数学非常难,原因就在于没有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做不到靈活运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长时间无法取得学习成效,逐渐丧失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解题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比较分析、联想能力等,通过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3.1化归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很多高中解题教学中教师都选择使用化归法。化归法是一种非常适合数学教育的方法,对于改善数学教学的质量效果十分显著。所谓化归法,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所要解决的难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将其变为难度较小的问题,然后再寻求解决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化归法可以将数学难题明朗化和清晰化,帮助学生需求解题思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重视化归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之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合理利用化归法,就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理论知识。影响化归法使用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逻辑体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利用化归法把理论知识明朗化,让学生学会方法。在化归法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化、归”,在进行问题转化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合理、科学的转化,确保转化的结果有利于解题,保障实现有效的转化。另外,在转化的过程中,依据同一个题目和解题目标,转化方法并不唯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予以重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转化途径。转化方法是解题教学的难点,对于教师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在使用化归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转化途径的合理设计和构思,确保其具有逻辑性和简洁性。
  3.2一题多解
  在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某一类题目,教师每次都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讲解,虽然是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也极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遇到此类题目就只会使用一种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一题多解”是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解题教学中,可以实现较好的数学教育效果。顾名思义,所谓“一题多解”指的就是对于同一种题目采取多种解法。在解题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某一类型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联想,提出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高中数学题目综合性十分典型,往往一道题包含了多项基础知识,环环相扣,解题的难点就在于寻找“突破口”。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必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性教育。在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对于同样的题目,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使其学会寻找不同的解题“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解题自信心。“一题多解”教学法的应用,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面对难题时也能够拥有尝试的勇气,对于数学理论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对于数学知识能够实现系统掌握。
  4.结语
  新课改要求在高中数学教育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并培养其数学能力,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式的更新和理念的转变。因此,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做到熟练运用,就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齐贺赏.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软件:教学.2015,(02):135.
  [2]赵佳.怎样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软件:教学.2015,(01):69.
  [3]陈雪涛.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J].软件:教学.2015,(01):107.
其他文献
人脸检测算法具有数据带宽要求高、中间数据存储空间需求量大、计算模式多样化的特点,可重构计算在能量效率和系统灵活性间能达到很好的平衡,是比较理想的实现方案。在人脸检测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这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数学教师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课堂效率 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空间遥感数据量日益庞大,图像数据量的巨增带来了存储和传输的问题。一方面,星上存储器有限的存储空间难以满足巨大的图像数据量的存储需求,另一方面,卫星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了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的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由于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对象,时间等的不同,创设问题情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下面列举几种来加以说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