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境教学法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延伸出全新的教学方式,即将具体环境与情感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语文是小学教育基础学科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强调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知识都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为生活是呈现知识的最大载体。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和观察生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如,《慈母情深》一文,课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善良和慈祥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问:“不知道同学们家中有没有缝纫机?”不少学生表示有,还会妈妈经常会用它修补衣服。教师顺势引出作者因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他的母亲毫无犹豫给钱让他,帮助作者实现了人生中拥有第一本长篇小说的愿望。但在背后却挖掘出母亲整天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工作,当听到孩子说想买说,毫无犹豫的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塞给作者,展现出从一件日常生活小事表现出这位辛劳、平凡、贫寒母亲的爱。教师顺势让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的事情,生活中很多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通过上述教学案例,教师成功地从作者母亲延伸到学生母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情感。
  二、创设实物情境 激发学生展开联想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还以形象思维为主,缺少感性经验,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展开教学,为学生呈现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鲸》一文第六自然段提到:“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头鲸,并在后面用蓝色粉笔画上大海作为背景,然后问学生:“鲸是怎么样睡觉的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提示动手操作,有学生会说:“鲸在睡觉的时候应该是头朝里面,尾巴向外,遇到危险就散开,还会选择靠近岩石的区域,能躲避风浪”,也有学生认为:“渔船也会在岩石周围躲避风浪,并不安全,可能离岩石远一点或许安全性更大。”教师就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出“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这句话,然后教师运用黑板上画出的鲸、大海、岩石等实物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并动手操作,由此一来学生就能十分容易的理解鲸鱼睡觉的特点,还能充分感受鲸的智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事实后才相信知识。再加上学生的注意力较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那么引入实物情境效果就远远优于单纯的理论讲解。再如教师在讲解《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以拿出一块和课文中有着相同功能的玻璃让学生观察,并借助折射到教室中的阳光让学生观察玻璃奇妙的变化,从而感受越来越多的物体在现代化经济中创造出不一样的奇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以及为科技事业发展而不断奋斗的自觉性。
  三、创设想象情境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想象情境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新型教育方式,即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视频、图像、声音等方式展示知识内容,通过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其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谓情境即感情与环境的相统一,需指出的是,小学生的思维还以具体形象为主,无法通过阅读想象文章描述的语言场景,自然而然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但多媒体图画和影视能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环境下展开联想。
  如教师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圆明园纪录片。这部片子记录了圆明园的辉煌时期以及最后惨遭八国联军破坏的真实历程,学生看到后沉默了许久,都深深陷入这座伟大的皇家园林的遭遇当中。教师顺势让学生想象,假如圆明园没有遭到侵略,那么它今日的輝煌会是怎么样。或者让学生想象当时八国联军在抢夺完圆明园的稀奇珍宝后用一把大火烧毁这座园林,大火在北京城烧了三天三夜,红了半边天,通过想象使学生记住国耻,增强爱国情感。
  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可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之后的情节。例如在讲《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时,课文讲述西藏处于我国青藏高原,交通落后,当地人民一直想走出西藏,2001年党中央就下达命令修建西藏,建设工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铁路修成,实现了西藏人民的愿望。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想象建筑工人遇到的种种困难,感受建设者攻克难关的勇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和学习情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张皞燚,安徽濉溪县杨柳中心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湖边。近来,周边爱好钓鱼的人们掀起的一场钓鱼热深深感染了我。把鱼饵挂在鱼钩上,我想:钓鱼,这对我来说不是小菜一碟嘛!把鱼饵扔下去,只要盯着水面上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给各行各业都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在高中语文教学方面,通过互联网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历史文化知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功底,还能够推进翻转课堂的应用和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意识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姨夫是一个钓鱼高手,前年夏天,一次垂钓就勾回二十多条鱼儿,可把我羡慕坏了。姨夫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钓到不足一斤的鱼都要放生。这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钓鱼的愿望更
周益民老师《无法预约的惊喜》一文在人民教育发表后激起教学的千层浪,探寻课堂的动态生成成为诸多教学研究的课题。文中小常的一问:“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学生“无中生有”的问题改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动向,启动了全班同学的思维机车。课堂中我常“遭遇”学
期刊
这一端,还是初晨的氤氲,那一岸,已是如雾的暮霭沉沉。生活的河水,轻描淡写之间,逝去多少散落的年月。水光荡漾里,我们的船舱狭小,而这不息的水流,仿佛一位知心朋友,竭力带我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新课程教材对七年级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理论之外,还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真情感,领悟作品中所包含的内涵,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过程本身是审美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本身包含具有情感和审美的散文内容,在文学作品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以下方面注
期刊
国家重视对学生的教育,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故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继承。教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探索提高小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对策,彰显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  一、强化语言的运用能力  语言的交际能力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国
期刊
天色渐渐暗了。月兰坐在屋门前的小椅子上,双手托着下巴,默默看着家对门的山路,眼睛睁得大大的。月兰今年6岁,明年就上小学了。前几天,外婆接了一个电话, The sky is gettin
每次发新课本,语文书总是我最先翻开的一本,因为那里面有许许多多新奇的故事,带领我进入一个又一个我无法企及的远方。在遥远的沧州草料场,有一个威武的大汉,他手持长枪,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