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应用,政治效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处于心理叛逆的青春期,政治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因此优化初中的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政治素质
  一、 初中政治教育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一)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当遵守针对性的原则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是需要教师重点思考的。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应当与教学知识点有很大的关联性,遵守针对性的原则,使得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增长自己的生活见闻,丰富自己的实践技能。例如:在学习《防患于未然》的知识时,列举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让学生杜绝生活中的不良行为,防微杜渐,日常生活中锻炼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青年。
  (二)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当遵守实践性的原则
  初中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及价值观。因此教師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选择的案例应当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珍惜现有学习机会》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当前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不足,制订学习计划优化当前的学习方案,认识到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
  (三)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当遵守方向性的原则
  初中的政治教育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这一教学方向是教师需要始终贯彻执行的,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在政治案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可以学习的榜样,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正面教材的案例,也可以是反面教材的案例,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杜绝社会上存在的不良诱惑,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当遵守时效性的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成长的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于很多事情都秉持着十分好奇的心态,主观意识不强,对于社会上的事物秉持着很强的好奇心,为了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初中政治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教导学生,选择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案例,尤其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引用最新的案例教导引导学生的素质。例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时候,教师应用的案例要符合当下的时代,重点关注最近刚刚结束的三一五晚会,从中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二、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 在课堂上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政治案例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案例有所联想。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引用的案例要符合教材中的内容,当下初中政治教材中列举的案例十分丰富,多数的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忽视了教学案例的使用,政治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深入剖析教材中的案例,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十分贴合。例如:在学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教师应用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知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从“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的角度切入,让学生认识到日常课堂学习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是对教师基本的尊重,对于自己的学习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政治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教学案例,搜集资料的形式可以是网络浏览、读书看报甚至是听闻到的一件小事,教师引用社会上的著名案例让学生对于课堂十分投入,教师引用的案例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及了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 在课堂上把握时机引用教学案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政治教育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选择适当的时机应用教学案例,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流转到案例的核心思想中。教师在课堂上引用教学案例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在正式的知识讲解完成之后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政治案例的学习分析中。例如: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学习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自我搜集案例在政治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如此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知识,多读书、多看报、多关注新闻事件,丰富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经历,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案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分享案例后,教师可以在政治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思考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进而完善自身的政治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总结
  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教学案例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使得初中政治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自然,教学案例的引用充分锻炼了初中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得初中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的完整,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也变得丰富,对于生活中蕴含的知识也有更多自我的感悟,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应芬.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6):3-3.
  [2] 孙守坤.浅议初中思想政治中的案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44-44.
其他文献
摘 要:硕士学位论文从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然而如何进行创新性地选题,获得创新性成果,仍是硕士研究生一大困惑。本文以中国知网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数据库为参考,选取2010~2016年中国知网收录的翻译研究类优秀毕业论文为语料,从论文选题、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等方面探索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概况。  关键词:隐喻;隐喻翻译;论文写作  一、 引
摘 要:目前高中课内外英语阅读孤立隔离,表现为课内外阅读目标不协调,阅读材料不匹配,阅读方法不灵活,阅读评价不一致,最终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提升缓慢。基于英语课内外阅读孤立隔离的现状,本文尝试剖析英语课内外阅读孤立隔离的成因,并努力提出建议以期解决高中英语阅读存在的课内外孤立隔离的现状。  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互动互补  一、 高中课内外英语阅读现状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七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可
摘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一所新成立的普通民办艺术类本科院校,学校仿效西方多数国家先进的艺术院校,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按照3:7的比例配置师资队伍,兼职教师聘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行业大师执教,教学效果、成果显著。本文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介绍兼职教师管理的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经验。学校在兼职教师管理方面的经验就是全员参与兼职教师管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给兼职教师配备助教;采用单科独进方式进行排
摘要:“让学引思”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让学引思;分子空间结构;杂化轨道  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4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中,教材先介绍杂化轨道理论,再运用杂化轨道理论来分析分子化合物的成键特点以及判别分子的空间构型,
摘要:手语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聋人与健听人沟通的工具。为了解决聋人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间的矛盾,本研究采用聋人与健听人协同教学的学校为研究切入点,探索协同教学下与由健听人教师单独教学下,两组学生的手语使用水平。发现协同教学下的学生在手语词汇量、准确度以及翻译能力都显著高于单独由健听人教师教学的那一组。  关键词:手语教学;协同教学;特殊教育专业  手语是高师院校中特殊教育专业学生
摘要:纵观古今中外,战争作为一种统治阶级维护利益的斗争手段,最重要的并非是战争胜利带来的快感,而是执著地追求战争中能否获得荣誉,无论是西方民主的雅典,还是中国儒雅的君子。修希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中国的《左传》中描写战争的场景能体现出中外古人对于战争荣誉的追求远胜于战争胜利带来的愉悦。  关键词:战争;战争荣誉;戰争场景  一直以来,对于古代史的看法,无论是中国古代史还是西方古代史,笔者都抱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力量,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体会  当一位老师也许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当老师而终生不悔。当一位好老师不难,而当一名让学生一辈子尊敬的班主任更难。很多时候,学校老师大多数都不爱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什么呢?当班主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语文课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见解,重视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因此,教学时教师注意优化学习过程,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学习;例谈  笔者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学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领悟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教学是灵性的教学。随着教育形态的快速转变,我国教育重点从传统教育逐渐向教育现代化转型,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审视和解答当代教育问题,特别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种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在语言交际中获得开拓和丰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而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则是阅读教学之灵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倾听、呵护;找准文本的想象点;在想象中让学生学会自我
摘要: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三维教学目标,就必须以学生为本构建主体性课堂,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说课的基本功能,结合第四章《环境问题》说课案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五个方面阐述说课在设计思路和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引导性。  关键词:说课;主体性;引导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