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在全球化的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手段非微课莫属。如今的社会已成为数字化“微”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将被微课所代替。就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对在计算机课程上微课的应用做出了研究和探讨,并且把微课的定义和内涵详细的进行了介绍及在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有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学生入学前的平均成绩有差异正是此差别造成的,这些学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基础差、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重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从而在基本上造就了档次不一致。学生在计算机实训室中实训时,因为教学组织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分配方式为人手一台电脑。如果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出适当的指导,即使学生明确了上机前的内容和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还是会很弱。同时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差别,再加上辅导教师也不可能负责的面面俱到,这样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教学方式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为主,最好是把知识转化的越简单越好,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的小故事或者小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可以轻松的将学习任务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计划、组织和指导的角色。
2微课的概念和内涵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几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他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理论作为它的依据,主要载体为音频或者视频,要想对教学课程进行全覆盖性的指导,就要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进行信息化设计,并且以多媒体网络为主要表现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顾名思义,“微”是微课的中心,它既然能在瞬间把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简短的视頻,显而易见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精炼的内容和明确教学目标等优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学习重要知识点的时候,最适合的就是微课,因为它补充了传统教学的所有缺点。虽然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创新意义和特殊性,但是采用这种发式并不是为所有的教学活动带来方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课堂内容全部转化为重要知识点,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增添了几分趣味性,而且可以活跃烦躁的课堂气氛。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教学活动。为了丰富教学形式,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几段微课穿插进来,这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二来为缓解课堂氛围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做出巨大贡献。
3计算机课程应用微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特点
大多数的微课只放在后台进行,实际上微课只需要一个网络或者视频终端就能播放,而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家自主学习,所以在课堂上运用微课就很有优势。在计算机课堂上,学生由在家自主学习转变为上机学习,即使这样,在上课时间内仍然还有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这就是在学习时间和学习硬件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操作技能性的学习与微课非常适合,而操作技能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来学习。在上课期间,教師并不是手把手教学,而是以广播式教学为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会对着电脑屏幕进行练习,从而错过了大量的细节问题。
4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4.1选择适合计算机课堂的微课类型
现在出现了一种既新型又有效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制约着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那就是在什么时候应用微课最合适。通过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得知微课分为很多种类,微课在教学环节上可以分为课前复习类、导入新课类、理解知识类、课后巩固类和小结拓展类。
4.2微课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上的具体应用
4.2.1实践性课程的新授课。新授课具体应用于对新知识的构建,在这之前,学生必须要去主动的探究新知识,而教师的任务则是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到户外实践。运用微课的方式授课,虽然此种方法授课速度快,讲述知识点很直观,但是如果反反复复大量的使用微课,一是会造成学习兴趣的缺失,二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会消失,从而学生会过分的依赖于微课。由于学生们的基础层次不一致,所以对于相对简单的知识可以普遍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然而对于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同学来说,教师应给他们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题目,他们才会顺着题目的方向去探索解题的新方法,从而全体同学会受他们的影响去探索新知。
4.2.2实践性课程的操作课。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知识点任务,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于不同的同学制定多种方法,并且要逐一的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方法性指导,正是因为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微课的作用。接下来教师把学生们实践练习做成微课,通过网络用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当学生遇到问题是,就可以直接看微课视频,从而快速的解决问题。
4.2.3作品制作课程。通过参加作品制作这一课程,可以使学生的构建知识、提高知识技能和巩固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这一过程也属于自由创作过程。即使各种各样的问题将会出现在每个学生的知识构建中,所应用的知识点并不会对学生的日常授课内容有所偏离,因此,要想让学生不依靠教师给他们技术方面的支持,那在此之前就要做好充足准备,准备好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拥有巨大的创作空间。
5结语
把课程制作成视频传到网上并不是微课的主要功能,它主要是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目前我们急需要探究的是在中职院校中如何更好地去推广微课形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坚信,以后重要的教学方式非微课莫属。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化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杨许亮.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4):40-41.
[3]都书博.谈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讲授策略[J].科技展望,2014,(20):50-51.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有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学生入学前的平均成绩有差异正是此差别造成的,这些学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基础差、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重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从而在基本上造就了档次不一致。学生在计算机实训室中实训时,因为教学组织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分配方式为人手一台电脑。如果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出适当的指导,即使学生明确了上机前的内容和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还是会很弱。同时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差别,再加上辅导教师也不可能负责的面面俱到,这样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教学方式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为主,最好是把知识转化的越简单越好,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的小故事或者小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可以轻松的将学习任务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计划、组织和指导的角色。
2微课的概念和内涵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几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他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理论作为它的依据,主要载体为音频或者视频,要想对教学课程进行全覆盖性的指导,就要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进行信息化设计,并且以多媒体网络为主要表现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顾名思义,“微”是微课的中心,它既然能在瞬间把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简短的视頻,显而易见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精炼的内容和明确教学目标等优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学习重要知识点的时候,最适合的就是微课,因为它补充了传统教学的所有缺点。虽然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创新意义和特殊性,但是采用这种发式并不是为所有的教学活动带来方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课堂内容全部转化为重要知识点,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增添了几分趣味性,而且可以活跃烦躁的课堂气氛。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教学活动。为了丰富教学形式,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几段微课穿插进来,这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二来为缓解课堂氛围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做出巨大贡献。
3计算机课程应用微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特点
大多数的微课只放在后台进行,实际上微课只需要一个网络或者视频终端就能播放,而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家自主学习,所以在课堂上运用微课就很有优势。在计算机课堂上,学生由在家自主学习转变为上机学习,即使这样,在上课时间内仍然还有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这就是在学习时间和学习硬件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操作技能性的学习与微课非常适合,而操作技能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来学习。在上课期间,教師并不是手把手教学,而是以广播式教学为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会对着电脑屏幕进行练习,从而错过了大量的细节问题。
4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4.1选择适合计算机课堂的微课类型
现在出现了一种既新型又有效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制约着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那就是在什么时候应用微课最合适。通过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得知微课分为很多种类,微课在教学环节上可以分为课前复习类、导入新课类、理解知识类、课后巩固类和小结拓展类。
4.2微课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上的具体应用
4.2.1实践性课程的新授课。新授课具体应用于对新知识的构建,在这之前,学生必须要去主动的探究新知识,而教师的任务则是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到户外实践。运用微课的方式授课,虽然此种方法授课速度快,讲述知识点很直观,但是如果反反复复大量的使用微课,一是会造成学习兴趣的缺失,二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会消失,从而学生会过分的依赖于微课。由于学生们的基础层次不一致,所以对于相对简单的知识可以普遍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然而对于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同学来说,教师应给他们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题目,他们才会顺着题目的方向去探索解题的新方法,从而全体同学会受他们的影响去探索新知。
4.2.2实践性课程的操作课。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知识点任务,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于不同的同学制定多种方法,并且要逐一的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方法性指导,正是因为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微课的作用。接下来教师把学生们实践练习做成微课,通过网络用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当学生遇到问题是,就可以直接看微课视频,从而快速的解决问题。
4.2.3作品制作课程。通过参加作品制作这一课程,可以使学生的构建知识、提高知识技能和巩固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这一过程也属于自由创作过程。即使各种各样的问题将会出现在每个学生的知识构建中,所应用的知识点并不会对学生的日常授课内容有所偏离,因此,要想让学生不依靠教师给他们技术方面的支持,那在此之前就要做好充足准备,准备好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拥有巨大的创作空间。
5结语
把课程制作成视频传到网上并不是微课的主要功能,它主要是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目前我们急需要探究的是在中职院校中如何更好地去推广微课形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坚信,以后重要的教学方式非微课莫属。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化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杨许亮.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4):40-41.
[3]都书博.谈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讲授策略[J].科技展望,2014,(2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