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的翻译原则试论《高句骊》韩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y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人李白在欣赏高句骊舞蹈后,从一个外族人的身份视角作诗《高句骊》,该诗不仅是中国古诗璀璨星河中的一颗,还因其丰富内涵成为韩国宝贵的历史文物资料。在翻译实践中,面对多重语境的转换,译者应尽量避免对原诗历史文化内涵的消解,坚持从“信”的翻译角度出发,对引导诗歌叙事内容、情感方向的关键字词——复合名词“金花”、专有名词“海东”和拟态词“翩翩”进行翻译。
  关键词:信;高句骊;金花;海东;翩翩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93-01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这是李白在欣赏异国风俗文化后所作的《高句骊》一诗。在对原诗的翻译过程中,为尽可能避免文化失真情况的出现,译者需遵循严复提出的“信”的翻译原则,对引导诗歌叙事内容、情感方向的关键字词进行准确翻译。因此,本文将从“信”的翻译原则出发,在梳理原诗内涵的基础上,谈韩译《高句骊》对以“金花”为代表的复合名词、“海东”为代表的专有名词和以“翩翩”为代表的拟态词的翻译。
  一、复合名词“金花”
  “金花折风帽”是高句骊舞者所戴的民族帽饰:有着金花装饰的折风帽,作为修饰折风帽的定语,对“金花”一词的翻译需基于对折风帽历史内涵的理解。
  “折风”在高句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三国志·高句骊传》中便有相关记载,但根据《李太白集注》中借《北史·高句骊传》所作注解:“人皆头著折风,形如弁,士人加插二鸟羽。贵者,其冠日苏骨,多用紫罗为之,饰以金银”[1]可知,时至隋唐,“折风”已普及国民,但根据其冠饰依然可以判断出阶级地位。然而到了本诗创作的天宝元年,高句骊早已被时光湮没,礼崩乐坏之下,高句骊后裔虽不忘传统习俗但早已不受等级约束,所以舞者身份低微却戴着嵌有金花的折风帽。因此在对本诗的翻译中,不能将“金花”曲解为“金色的花”从而产生“???”这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上对花颜色的翻译,更应传达出花材质的特殊性,从而保留原诗“金花”一词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释义。
  二、专有名词“海东”
  专有名词“海东”存在以下几种解释:以《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为代表,将其理解为生物概念“海东青”;以《中韩朝唐代友好诗歌选粹》为代表,将其理解为地理概念“渤海以东”;另有《李白诗全译》等将地理概念与政治概念混合,认为“高丽在渤海以东,故云海东”[2]。然而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表明“海东青”在唐朝已得名于“海东”,“渤海以东”的解释也会产生指代日本的歧义。因此,当以《李诗选注》中的:“海东青,鸟名,似鹞而劲疾无敌,青色出海东国,故日海东青”[3]作为“海东”的翻译根据,既将其作为一个地理或政治上的概念,又保有其作为鸟类“海东青”得名源头的可能性。
  在译介过程中,虽有个别译作将“海东”译为“??? ???”,不仅忽视了特指的地理方位——渤海,还完全抹去了其潜在的生物学释义。但更多的译本选择将其译为“????”,何格助词“??”阻断了“海东”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歧义,但仍为其保留了可能性;再者,“??”在韩语辞典中解释为“渤海之东,指韩国”,地理与政治概念的混合更有助于韩国读者的阅读与理解,也为其自我体验的代入提供了便利。
  三、拟态词“翩翩”
  拟态词“翩翩”内涵丰富,以《汉语大词典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严歌苓一贯风格的一次转折,她在个人叙事与历史叙事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并通过分析文本叙事视角的内在冲突,透视这种新尝试背后的精神意义。同时这部新作也体现了她隐蔽的女性主义,以此来引导人们重点关注女性,且为广大女性给予启发。  关键词:严歌苓;女性主义;《一个女人的史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
主持人语  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达成一致;而教学的现实状况往往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即:教与学的“落差”。正确认识这种教学落差,对我们改善课程设计、改进教学行为、变革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教与学的落差是如何形成的?教学落差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从教学落差中寻找教与学的起点?有哪些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能缩小教学落差?如何利用教学落差实现有差异的教学?这些有价值
去年你们学校的毕业班有两个人进哈佛。  一位是大家早猜到的,平均分98分的全校第一名,另一个人则来自学校的游泳队。  前天,你从学校拿来“毕业班成绩和入学报告”,赫然发现那游泳队的同学学业平均分才90分。好多同学都愤愤不平,说平均95分且名列前茅的都被哈佛打回票,怎么90分的却进了?  “虽然早知道美国的大学因需要培植校队,会‘特别’招收运动员,但没想到分数差那么多的也收。怪不得好多人跑去体育社团
摘 要:本文主要以《道德经》的众多译本为例,按翻译方向进行分类,观察翻译主体,得出只要对原语言,理解准确透彻,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均有机会翻出成功的作品,关键就在于对原文的理解。就典籍而言,中外合译摒弃了前两者的缺点,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式。  关键词:翻译方向性;道德经;译本分类  作者简介:楚仁燕,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
《鱼的纹样》选自苏少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12课。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鱼,不仅因为鱼美丽,还因为鱼在人们心中就是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喜欢用鱼的纹样来装饰和美化生活,并赋予鱼丰富的文化内涵。《鱼的纹样》主要是让学生在认识前一课《海洋生物》的基础上对鱼进行描绘,通过收集资料、欣赏交流,尝试运用概括、夸张、添加等装饰方法表现出更为丰富、生动的鱼的纹样。  初次教学  第一次教学,我参考书上的流程进行:先通
[摘 要] 数学发现是体现数学学科的需要,是培養学生数学兴趣的需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需要,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需要. 文章详细记载了一道中考压轴题的讲评过程,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关注学生的数学发现:树立信心巧入题,思考实践蕴创新,勇于发现妙提升.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发现;习题讲评;创新能力
【摘 要】生活环境的影响、教育评价的束缚、展示平台的缺乏、激励引导的缺失等因素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自信心严重不足。这种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以培养全校学生的自信心为抓手,赋予自信教育以特色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自信教育体系,即“一个理念、两种指标、四条路径、五大载体”。学生学习、做事、交往、“做你自己”的过程成为一个既增长知识又培养
【摘 要】“学生发展导师制”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的基础上,各科任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全面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践中,“学生发展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教育方式得到创新,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家校育人氛围得到强化,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关键词】学生发展;导师制;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35
Angel   One day a child asked God: "They tell me you are going to send me to earth tomorrow but how am I going to live there being so small and helpless?" God replied: "Among the many angels, I have c
【摘 要】在新课标中,推理能力被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猜想具有“选择性”,为学生准备的事实性材料过于完备,忽视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等等。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推理的过程,积淀各种推理的经验,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