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直秉承“棍棒下出孝子”的我国古代,“狼爹鹰爸”这样的人物更可谓层出不穷。然而,把孩子当小狼崽一样养,扔雪地里跑、往泥堆里推,时不时拿根鞭子鞭策一下,这样的孩子就一定好吗?
古人的经历告诉咱们,那可说不准,这样的孩子也许能成为翱翔的雄鹰,也许也能堕落成歪嘴的八哥。从很多事例来看,打得太过头了,孩子就容易心理扭曲。因此,当家里有了个虎狼老爸时,家里还得有个比较温柔的兔妈。
古人很讲究平衡,不论是太极图案还是家庭关系,除了极端家庭,一般父母总会有一个扮演着鹰爸、一个扮演着兔妈,这就是动态平衡。严父慈母或者严母慈父,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
岳飞是名将,也是“鹰爸”
岳云有个名垂千古的爹——岳飞。岳飞对待敌人如同寒冬一样冷冽,对待自己的儿子也绝不是春天般温暖。岳云从小就被编进了岳家军里,当了一名童子兵,天天勤学苦练,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可赞赏没得到,掉脑袋的威胁却受了不少。
有一次,小岳云兴致勃勃进行骑马练习,翻过一道道坡儿,动作做得相当矫健,可谁知一高兴就昏了头,马失前蹄自己也翻了下来。恰好这一幕被岳飞看见了,岳飞勃然大怒,狠狠说道:“这都是你平时练习不认真造成的!若今天的你身在战场上,你的小命早没了! ”
岳云瞧着老爹鹰一般的眼睛,嘴唇上下一磕,刚想辩解,就听到老爹大吼一声:“拉出去砍了!”还辩解啥呀,小岳云又羞又怕,眼泪汪汪。旁边的将士们也赶紧劝,岳飞也舍不得斩自己儿子,于是改口说,去去,打一百军棍再回来!岳云就这么生生挨了100下军棍,皮开肉绽。从此,小小年纪的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子骨儿炼成钢筋铁骨,说大了去抗击敌人,说小了那可不得应付老爹时不时的100军棍吗?
当然了,岳云成长得非常健康,主要是岳飞自己以身作则,给儿子树立了榜样,岳云的心理素质也非常强大,又有母亲和祖母温柔的关心,这孩子终于没辱没了他爹的名声。
康熙帝不是好父亲
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位爹是喜剧与悲剧集于一体的,估计很多人会说是康熙。老人家年幼登基,铸成了一世功名。然而,到晚年时,却忍受着九子夺嫡的痛苦。然而康熙和别的皇帝不同,他对儿子的教育可是很上心的。
康熙的儿子们其实也都是苦孩子,每天都生活在起早摸黑的读书生活中。早上5点以前,天还没亮,皇子们就得进入书房看书了。有的孩子年龄小,到了书房还是迷迷糊糊的。尤其是康熙最疼爱的儿子废太子胤礽,14岁的时候读书对他来说就成了一项恐怖的体力活儿。
5点多钟,满文师傅和汉文师傅跟着进入胤礽的书房。少年胤礽就迷迷糊糊开始背书,背完后还得汉文师傅汤斌过来检查,要是一字不错,那就用红笔做个标记。除了背书,胤礽还得在早晨写几百个大字才算完。
辰时是胤礽最难熬的时刻,因为皇阿玛要来亲自检查他的学习情况了。他亲自督促儿子背书,要是背对了那还好,背不对康熙的脸立刻拉下来了。到康熙走了之后,胤礽总算能喘口气,可他的任务还没完,他得写作文一直写到中午,连饭都是在书房直接吃的。
吃过饭后,等着他的还有背诵120遍新课文的重任。好容易下午有节射箭课,可这也不是结束,射完箭,胤礽还得回去学习。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恐怖的父亲又会带着自己的弟弟们来观摩自己读书,顺带抽查。要说胤礽后来很讨厌弟弟们呢,成天地盯着自己看书,还得做父亲口中的为人兄长的表率,胤礽的精神压力很大。
可以说,后来九子夺嫡,兄弟反目,亲人间的冷漠,有很大原因就是康熙的教育法造成的。
古人的经历告诉咱们,那可说不准,这样的孩子也许能成为翱翔的雄鹰,也许也能堕落成歪嘴的八哥。从很多事例来看,打得太过头了,孩子就容易心理扭曲。因此,当家里有了个虎狼老爸时,家里还得有个比较温柔的兔妈。
古人很讲究平衡,不论是太极图案还是家庭关系,除了极端家庭,一般父母总会有一个扮演着鹰爸、一个扮演着兔妈,这就是动态平衡。严父慈母或者严母慈父,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
岳飞是名将,也是“鹰爸”
岳云有个名垂千古的爹——岳飞。岳飞对待敌人如同寒冬一样冷冽,对待自己的儿子也绝不是春天般温暖。岳云从小就被编进了岳家军里,当了一名童子兵,天天勤学苦练,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可赞赏没得到,掉脑袋的威胁却受了不少。
有一次,小岳云兴致勃勃进行骑马练习,翻过一道道坡儿,动作做得相当矫健,可谁知一高兴就昏了头,马失前蹄自己也翻了下来。恰好这一幕被岳飞看见了,岳飞勃然大怒,狠狠说道:“这都是你平时练习不认真造成的!若今天的你身在战场上,你的小命早没了! ”
岳云瞧着老爹鹰一般的眼睛,嘴唇上下一磕,刚想辩解,就听到老爹大吼一声:“拉出去砍了!”还辩解啥呀,小岳云又羞又怕,眼泪汪汪。旁边的将士们也赶紧劝,岳飞也舍不得斩自己儿子,于是改口说,去去,打一百军棍再回来!岳云就这么生生挨了100下军棍,皮开肉绽。从此,小小年纪的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子骨儿炼成钢筋铁骨,说大了去抗击敌人,说小了那可不得应付老爹时不时的100军棍吗?
当然了,岳云成长得非常健康,主要是岳飞自己以身作则,给儿子树立了榜样,岳云的心理素质也非常强大,又有母亲和祖母温柔的关心,这孩子终于没辱没了他爹的名声。
康熙帝不是好父亲
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位爹是喜剧与悲剧集于一体的,估计很多人会说是康熙。老人家年幼登基,铸成了一世功名。然而,到晚年时,却忍受着九子夺嫡的痛苦。然而康熙和别的皇帝不同,他对儿子的教育可是很上心的。
康熙的儿子们其实也都是苦孩子,每天都生活在起早摸黑的读书生活中。早上5点以前,天还没亮,皇子们就得进入书房看书了。有的孩子年龄小,到了书房还是迷迷糊糊的。尤其是康熙最疼爱的儿子废太子胤礽,14岁的时候读书对他来说就成了一项恐怖的体力活儿。
5点多钟,满文师傅和汉文师傅跟着进入胤礽的书房。少年胤礽就迷迷糊糊开始背书,背完后还得汉文师傅汤斌过来检查,要是一字不错,那就用红笔做个标记。除了背书,胤礽还得在早晨写几百个大字才算完。
辰时是胤礽最难熬的时刻,因为皇阿玛要来亲自检查他的学习情况了。他亲自督促儿子背书,要是背对了那还好,背不对康熙的脸立刻拉下来了。到康熙走了之后,胤礽总算能喘口气,可他的任务还没完,他得写作文一直写到中午,连饭都是在书房直接吃的。
吃过饭后,等着他的还有背诵120遍新课文的重任。好容易下午有节射箭课,可这也不是结束,射完箭,胤礽还得回去学习。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恐怖的父亲又会带着自己的弟弟们来观摩自己读书,顺带抽查。要说胤礽后来很讨厌弟弟们呢,成天地盯着自己看书,还得做父亲口中的为人兄长的表率,胤礽的精神压力很大。
可以说,后来九子夺嫡,兄弟反目,亲人间的冷漠,有很大原因就是康熙的教育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