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受体在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内毒素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M3受体在盐酸戊乙奎醚(PHC)减轻内毒素(LPS)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正常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M3 shRNA转染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以1×105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2 ml/孔)或培养瓶(4 ml/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5):对照组(C组)、LPS组、PHC+LPS组(P+LPS组)、LPS+M3 shRNA转染组(LPS+shRNA组)和PHC+LPS+M3 shRNA转染组(P+LPS+shRNA组)。C组不给予药物处理;余各组均加入终浓度为0.1 μg/ml LPS;P+LPS组和P+LPS+shRNA组于加入LPS前1 h加入PHC 2 μg/ml;LPS+shRNA组和P+LPS+shRNA组以含2.5 nmol/L M3受体shRNA的质粒转染细胞。加入LPS后1 h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细胞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和IκB的表达;ELISA法测定TNF-α和IL-6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加入LPS后10、30和60 min时M3受体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和P+LPS组F-actin含量降低,VE-cadherin和IκB表达下调,TNF-α和IL-6含量升高,MLCK和NF-κB p65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LPS组M3受体mRNA表达上调(P<0.05),P+L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P+LPS组和LPS+shRNA组F-actin含量升高,VE-cadherin和IκB表达上调,TNF-α和IL-6浓度降低,MLCK、NF-κB p65和M3受体mRNA表达下调(P<0.05);与P+LPS组比较,P+LPS+shRNA组F-actin含量升高,VE-cadherin和IκB表达上调,TNF-α和IL-6浓度降低,MLCK、NF-κB p65和M3受体mRNA表达下调(P<0.05)。

结论

PHC可通过干扰M3受体,抑制NF-κB介导炎性反应,减轻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78例,年龄18~95岁,ASA分级Ⅰ-Ⅳ级,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n=197)、外周神经阻滞组(PNB组,n=147)和外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PNB+GA组,n=134)。记录术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用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组织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7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0):对照组(C组)、VILI组(V组)和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组(M1-M3组)。C组不行机械通气,自主呼吸空气4 h;V组机械通气(潮气量40 ml/kg,
目的评价胸腔镜直视下经胸腔入路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胸腔镜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84例,年龄44~64岁,BMI 19.7~24.9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2):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P组)和对照组(C组)。关胸前TP组胸腔镜直视下胸腔入路患侧胸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随后2组均行PCI
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20~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3):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PVB+GA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TPVB+GA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胸4和胸7椎旁神经阻滞,两点分别注入0.5
目的评价羟考酮联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2例,年龄60~75岁,体重50~8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6):吗啡+TPVB组(MT组)和羟考酮+TPVB组(OT组)。麻醉诱导前经T4,5间隙行左侧胸椎旁间隙穿刺并置管,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然后持续输注0.3
目的比较半月神经节阿霉素化学损毁术与射频热凝术对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头面部上颌和下颌神经支配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5例,年龄55~90岁,病程6个月至3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阿霉素化学损毁术组(ADM组,n=48)和射频热凝术组(RFT组,n=47)。2组均在CT引导下行Hartel前入路经卵圆孔穿刺,ADM组卵圆孔内口注射0.5%阿霉素2.5 mg(0.5 ml),R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诱发大鼠肠屏障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与肠神经胶质细胞的关系。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400~5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4):假手术组(S组)和CPB组。于CPB开始时(T0)、CPB 60 min(T1)、CPB结束后2 h(T2)和CPB结束后6 h(T3)时处死大鼠,取肠组织,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结果;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颈椎手术运动诱发电位(MEPs)监测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颈椎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1岁,体重51~78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2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丙泊
目的评价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监测心输出量(CO)和校正流动时间(FTc)指导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对照组(C组)和USCOM监测补液组(U组)。C组采用传统补液法维持MAP 60~100 mmHg, CVP
目的评价电针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20只,10~12周龄,体重20~25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无关穴位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组(S+I/R组)和电针百会穴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组(E+I/R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