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元化早期阅读教学提高幼儿阅读效果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幼儿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早期教育时教师要重视早期阅读教学。但是,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采用单一且枯燥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早期阅读教学,导致没有达到早期阅读教学的目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将早期阅读教学多元化。文章从阅读素材、阅读情境、阅读渠道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借助多元化早期阅读教学提高幼儿阅读效果。
  关键词:早期阅读;多元化;阅读效果
  早期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意义和快乐,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技能,还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当前的早期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优化,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早期阅读教学。
  一、阅读素材多元化
  幼儿年龄较小,对全新的事物是充满好奇与新鲜感的。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时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幼儿渴望探索新事物的需求,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不同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完《蚂蚁和大象》后,教师要想让幼儿深刻地感受、了解文章中描写的形象,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动漫这种形式利用起来,播放蚂蚁和大象的视频。播放完视频后,教师可以呈现有关蚂蚁和大象的儿歌、寓言故事、幼儿散文等。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多样化的形式中感受到蚂蚁和大象的不同描写方式,丰富幼儿的知识,激活的想象力,让幼儿体验不同形式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从而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做好铺垫。由此可见,让幼儿多接触一些多元化的阅读素材,可以对幼儿写作进行启蒙,为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言创编故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阅读情境多样化
  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环境可以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多元化阅读的目的是创设一个崇尚阅读、热爱阅读的情境,从而可以让幼儿接受语言文字的熏陶,让幼儿感悟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谛感。在开展早期阅读教学前,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阅读情境,让幼儿的认知思维受到形象化语言的“沐浴”,并产生一种满足的愉悦感,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知识营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选出一块儿角落,将其设置成“读书角”,并在这个区域中放置大量的、多种多样的书籍,如童话故事、幼儿文学作品。设置好读书角后,教师需要给予幼儿鼓励,让其每天都主动地在读书角借阅书籍进行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坚持阅读的幼儿每天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这样可以让幼儿意识到阅读是充满乐趣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阅读比赛,让幼儿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中挑选出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包括: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中最打动自己的一句话是什么,自己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等。演讲结束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投票,评选出“阅读小能手”。在这样的多元化阅读情境中,幼儿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深化幼儿的阅读意识。
  三、阅读渠道多维化
  教师要意识到凭借单一的阅读途径是没办法真正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因此,教师要想办法将阅读渠道多元化。这样既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又可以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新的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让家长帮助幼儿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样不仅可以为提高阅读质量提供保障,还能拉近幼儿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加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要对是否完成了亲子阅读任务进行检查,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了解幼儿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幼儿解决。由此可见,多元化的閱读渠道可以锻炼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可以让幼儿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阅读知识,并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多元化早期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调动幼儿的阅读热情,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让幼儿体验到阅读的意义,学会、掌握阅读技巧,并在学习中灵活运用。上述提供了三种多元化早期阅读教学的方法,即阅读素材多元化、阅读情境多样化、阅读渠道多维化,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给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添加乐趣,让幼儿不断地进行阅读,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张萍. 早期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与发展幼儿的“经验”[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10).
  [2]曾宪莉. 实施多元化早期阅读教学提升幼儿阅读效果研究[J]. 成才之路,2019(23).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展现一个城市的规划质量和精神风貌,也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之间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城市的特点无法得到正确表达。鉴于此,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方法研究在探究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基于地域文化进行城市形象设计的必要性,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
行政服务工作又称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是党委办公厅(室)的基础职能之一.这项工作虽不像文稿起草、文件办理、公文编发、信息采集、督查调研等工作那般“显山露水”,但就像润滑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构建高效课堂。鉴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更全面的角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改变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摘 要:探讨醴陵釉下五彩瓷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利陶艺作品的艺术特色,为研究醴陵釉下五彩瓷代表性工艺“薄施淡染”打下学术理论基础。通过到醴陵实地走访陈利老师,研究其40多件陶艺作品和相关的文献,总结归纳出陈利作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题材出新、不拘古法”“画面营造、取舍有度”“用色考究、虚实相生”和“画物之形、表物之情”。陈利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其作品在题材、构图、用色以及抒情四方面
摘 要:高中历史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有关家国情怀的教育素材,高中历史课堂也是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文章基于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分析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策略,一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
摘 要:当今时代教育的主题已经从基础理论教学向多元化、综合能力方向发展,尤其面对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要需要教师注重从小学阶段进行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目的的教学。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解题技巧被很多教师作为授课主要内容,忽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和问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合作解决问题
摘 要:中国连环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发展时期,曾一度形成“七亿人民七亿连迷”的盛况。在今天,连环画的出版面临读者断层、作者锐减的情况。通过分析连环画的内容特色、形式特色,探究连环画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同质化、定位不清晰、整体设计缺乏美感、创意性不足、改编作品居多、新创作的经典作品不足等。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注重连环画的产品线开发,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关心目标读者的真实需求,注重作品改编与创新的
摘 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开始逐渐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家国情怀恰好是初中生应当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章探索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古语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其实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增强
摘 要:“成绩论”的不断渗透,使很多家长都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幼儿智力的提升上,以至于幼儿的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教师应当主动建立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在形成家园合力中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家园合力;热爱劳动;良好品质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两大主阵地。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需要家长和教师做好配合工作,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