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教学工作的核心,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正是在这样理念指导下要求以学生为根本,把学生学习模式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主張将课堂的进程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根本,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以生为本
中学英语教学有没有效益主要是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要切实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该从目标定位与教学模式的设计、教材资源的开发、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使用、师生的交流与评价、练习和测试的有效性等方面加以考虑。要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内容太多,课时不够,教师急功近利,学生缺乏创新思维
新课改实施这些年来,有一些老师常常抱怨教材越改越难教,课时内容越来越多而课时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要在学期内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很难。比如说,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每学期都包含两本教材,每本教材含有三个单元,确实内容不算少。很多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自顾自地一味对着学生“倾囊相授”,拼命往前赶课时,以图完成教学内容,很难做到与学生充分互动,基本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而在这样的课堂中的学生只能紧紧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低头如同沉默的收听者,根本不能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多感觉“老牛拉破车”,而学生也多数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必定不高。
2.活动练习,表象热烈,实质空洞
有些教师自认为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境,却把新课改错误地理解为“翻新”和“耍花招”,不顾及学生实际,盲目追求课堂上变换“新花样”,一会小组竞赛,一会正反方辩论,一会小老师授课,这些各种各样活动中的课堂看似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反应热烈,气氛异常活跃,但是真正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呢?恐怕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吧。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掌控能力有限,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往往真正参加到活动中来的只是极少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过是跟着戏班子唱戏。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烈,实质却是喧闹和低效,这样随意性极强的课堂对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根本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生本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1)练习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和梯度性
布置练习时我们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练习。练习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做必做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再做选做题,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我所任教的理科班,学生的写作基础较差,在布置作文时,我是这样做的:基础较差的布置一些连词成句的题给他们做,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尽量完成英语周报中的基础写作;基础稍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英语周报基础写作的基础上再选做任务型写作作文。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对不同学生成绩的提升的确起到不小的作用。
(2)设计的练习要多安排在课堂上做,限时完成。设计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这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的措施之一。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课堂所学得到及时的反馈,以利于他们在课后更好地查漏补缺。
2.课堂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教学互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与赞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起自信,从“被老师逼着学”到“自己想要学”,让学生“敢于说,有话说,能说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回答会是参差不齐的,老师的评价也应该体现不同。课堂评价应该要照顾到每一个层次学生的情况,通过表扬、鼓励、启发、安慰,甚至可以有批评,让参与课堂的学生觉得老师认真听取了自己发言,表达了对自己的重视与尊重。多样的课堂评价使得课堂精彩纷呈,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融入课堂。课堂的互动性也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共同提高,以实现有效的互动,使课堂上充满智慧的碰撞,让学生主动加入到活泼的课堂中来,也只有通过学生之间智慧和情感的交流,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和精彩。
3.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考试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而且成绩与排名可能会削弱某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甚至使其产生厌倦和害怕学习。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任课教师。所以,教师不能单从一次考试中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英语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方面的主题演讲、词汇竞赛、课堂辩论、写作比赛等活动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还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体会情感的感悟,才是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是我们追求有效课堂的关键。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才能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尚凤祥.现代教学评价体系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中英语;以生为本
中学英语教学有没有效益主要是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要切实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该从目标定位与教学模式的设计、教材资源的开发、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使用、师生的交流与评价、练习和测试的有效性等方面加以考虑。要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内容太多,课时不够,教师急功近利,学生缺乏创新思维
新课改实施这些年来,有一些老师常常抱怨教材越改越难教,课时内容越来越多而课时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要在学期内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很难。比如说,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每学期都包含两本教材,每本教材含有三个单元,确实内容不算少。很多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自顾自地一味对着学生“倾囊相授”,拼命往前赶课时,以图完成教学内容,很难做到与学生充分互动,基本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而在这样的课堂中的学生只能紧紧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低头如同沉默的收听者,根本不能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多感觉“老牛拉破车”,而学生也多数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必定不高。
2.活动练习,表象热烈,实质空洞
有些教师自认为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境,却把新课改错误地理解为“翻新”和“耍花招”,不顾及学生实际,盲目追求课堂上变换“新花样”,一会小组竞赛,一会正反方辩论,一会小老师授课,这些各种各样活动中的课堂看似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反应热烈,气氛异常活跃,但是真正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呢?恐怕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吧。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掌控能力有限,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往往真正参加到活动中来的只是极少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过是跟着戏班子唱戏。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烈,实质却是喧闹和低效,这样随意性极强的课堂对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根本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生本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1)练习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和梯度性
布置练习时我们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练习。练习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做必做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再做选做题,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我所任教的理科班,学生的写作基础较差,在布置作文时,我是这样做的:基础较差的布置一些连词成句的题给他们做,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尽量完成英语周报中的基础写作;基础稍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英语周报基础写作的基础上再选做任务型写作作文。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对不同学生成绩的提升的确起到不小的作用。
(2)设计的练习要多安排在课堂上做,限时完成。设计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这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的措施之一。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课堂所学得到及时的反馈,以利于他们在课后更好地查漏补缺。
2.课堂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教学互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与赞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起自信,从“被老师逼着学”到“自己想要学”,让学生“敢于说,有话说,能说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回答会是参差不齐的,老师的评价也应该体现不同。课堂评价应该要照顾到每一个层次学生的情况,通过表扬、鼓励、启发、安慰,甚至可以有批评,让参与课堂的学生觉得老师认真听取了自己发言,表达了对自己的重视与尊重。多样的课堂评价使得课堂精彩纷呈,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融入课堂。课堂的互动性也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共同提高,以实现有效的互动,使课堂上充满智慧的碰撞,让学生主动加入到活泼的课堂中来,也只有通过学生之间智慧和情感的交流,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和精彩。
3.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考试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而且成绩与排名可能会削弱某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甚至使其产生厌倦和害怕学习。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任课教师。所以,教师不能单从一次考试中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英语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方面的主题演讲、词汇竞赛、课堂辩论、写作比赛等活动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还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体会情感的感悟,才是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是我们追求有效课堂的关键。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才能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尚凤祥.现代教学评价体系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