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006,小泉要“抢夺”中东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刚过,日本首相小泉于1月7日到13日开始了他的首次中东之行(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土耳其),这也是冷战后自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大规模访问中东后,日本政府对中东地区施展的又一次规格不小的外交活动。小泉为什么对东亚外交的僵局视而不见,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急匆匆地跑到中东呢?
  
  冷战前日本的中东政策
  
  长期以来,日本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印象是并不怎么重视中东地区。碍于日美同盟的束缚,日本一般是随着美国的中东战略走,不过,日本为了切身的利益也会找寻符合日本自身的中东政策。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油气等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而油气资源又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战后日本能一跃而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确保原油源源不断地流向日本也是其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石油是日本经济的命脉,是日本走向大国的战略保障。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深知确保海外能源的稳定供应对日本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既要与美国的中东战略保持大体一致,又要平衡照顾中东地区各国的不同反应、顺利获取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彰显日本的大国形象就成为日本的既定国策。
  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大危机后,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日本吸取教训,开始同等重视中东地区的各国,尤其在涉及阿以等敏感问题上不再偏袒一方而忽视另一方,这一战略的调整也为日本挣得了不少好处,巩固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但日本潜在的政治大国意识又使日本急欲在中东地区这一大国争相纵横捭阖的舞台寻找突破口。
  1973年11月,日本政府以内阁官房长官发言的方式宣布对中东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支持巴勒斯坦的民族自决权,要求以色列从所占领土撤出,日本首次亮出了自己的对中东政策。为进一步巩固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本运用政治和经济两种手段多头并进,竭尽全力讨好阿拉伯国家。1977年,日本同意让巴解组织在东京设立办事处,开了西方国家的先河。1978年9月,日本首相福田赳夫作为第一位出访中东的日本首相对伊朗、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四国进行了穿梭式访问。1981年,日本又成为西方国家成员中第一个以准国宾身份邀请巴解主席阿拉法特访日。同时,这段时期,日本加速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往来以及向一些国家提供贷款。这些措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扭转了因石油危机造成的被动局面。
  
  冷战后日本赋予中东政策以新的内容
  
  1991年、2003年美国发动的两次对伊战争给日本的大国战略提供了绝好的平台,挣脱国内宪法的羁绊,积极向海外派遣自卫队,恢复昔日的帝国荣耀,这是日本的政治梦。日本政界认为,为了确保本国的安全与繁荣,日本必须“积极努力地参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日本深知,随着全球石油消费格局的变化,亚太地区对海湾石油的需求逐渐增多,这将会导致国家间为争夺油源而关系紧张,为了应付不测局面,抓住伊战后局势不稳的时机,趁机扩大在伊拉克的战略利益,在这个世界第二油库站稳脚跟,以获取便捷的能源供应地。
  由于中东地区是全球的热点集中地,因此,近年来实现石油来源渠道多元化战略,降低石油进口地过度集中的风险,已成为日本今后的战略选择,同时石油进口渠道和实现手段多元化本身就能拓展日本的政治大国空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形势迫使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石油来源的战略安全。日本清楚,要想成为政治大国必须具备充分的内外条件,而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对日本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日本认为中国是其海外石油供应的最大竞争者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也成为对境外石油依存度很高的国家,日本认为中国是其海外石油供应的最大竞争者,从维护日本自身石油安全和遏制中国的双重考虑出发,日本加快了在海外尤其是中东地区围堵中国原油进口渠道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对石油这一特殊的能源赋予了更多的政治色彩。日本注重对石油生产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合作,大力推行“日元外交”。日本在石油进口上已不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产油国的出口,而是积极主动地利用日本自身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走出国门,与石油生产国合作开发石油,甚至争取获得石油的优先开采权。
  日本是一个岛国,因而特别看重海洋战略航线的安全,从目前日本增强军事实力的动向来看,日本重点发展海空自卫队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保护日本原油运输的咽喉线路——日本本土到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中东及欧洲的西南航线的安全畅通不会受阻。
  而从此次小泉出访的国家也可见一斑,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首站到访以色列显示日本一贯重视日美同盟,没有悖逆美国的意向,同时对巴勒斯坦的访问,又显示了日本对巴以双方的一视同仁,在其他阿拉伯国家面前也有个好交待。在2005年精心准备的“争常”计划受挫后,日本绝对是心有不甘,中东地区是世界伊斯兰教的中心地区,博取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好感,就能赢得这一地区的选票,这也是日本在冷战后为何不断加大对中东地区投资与经济援助力度的重要原因,本质上说,就是为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继而迈向政治大国铺平道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其他文献
最近,缅甸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当天表示,缅甸政府已经提议将计划修建的缅甸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公路延长到中国,从而使三国公路互相连接。    这名官员表示,这一提议是缅甸外长吴年温在接待来访的孟加拉国外长迪布·莫尼时提出的,双方还讨论了飞机直航以及铺设通信光缆的问题。吴年温对孟加拉国外长莫尼说:“缅甸和中国对于建设三国公路的方案都感兴趣。”  尽管缅甸和孟加拉国在320公里的边境线上有两个中转站,但两国之
绿色GDP无限期推迟发布      7月,被外界苦等数月之久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数据终于等来了最终命运——主要参与机构之一的国家统计局正式表态,基于技术因素,目前尚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是在今年7月12日举行的2006年单位GDP能耗公报发布会上作此表示的。他说:“现在只能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  香港
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外交搞得有声有色,与西方大国有竞有合,可谓长袖善舞,但在大国关系基本底定的情况下,中国周边的局势反而日趋复杂:在朝鲜半岛,朝鲜在退出“六方会谈”后,正在加紧准备进行新的核试验和远程导弹试验,这一地区的动荡短期内难以消失,前景也令人堪忧;在东海和南海,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有所加剧,相关国家的纷争明显升级;在西南地区,中印领土争端再度凸显,印度领导人公然前往争议地区达旺视察,印度军队
中国人知道他们的国家有不少问题:上扬的物价、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空气污染和失业问题——但总体看来他们对未来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乐观态度。在他们眼里,情况已经足够好了。  上述结论与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人看来对近年国家经济的发展感到满意时,西方观察家只关注到中国国内的颓势。中国被描述成一个“流淌着黑色河流、迅速前行的反面烏托邦”。中国人广泛使用一种“最脏的燃料”——煤炭,从而使地球“快速
大学生支教,不但是个体面对就业困境时的权宜之计,也是政府同时解决就业和农村教育问题的“双效”之举。深入体验与了解过中国农村的人,才是最了解中国的人。而近乎“体验游”与“履历镀金”般的短期支教并不能解决以上的问题。只有在户籍、收入等方面得到保障,支教大学生才能在乡村三尺讲台上找到一展自我才华的可靠空间。  师范生必须支教半年    去年末的某一天,西南大学樟树林论坛差点炸开了锅,学校强制要求2006
潜艇在发射导弹时,一般处在离海面几十米的水深中,导弹出筒时,海水会像猛兽般涌进发射筒内。    潜艇具有隐蔽性好、突击力强的特点,在战争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一直被誉为“水下杀手”。而作为杀手“利刃”的潜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以及新近发展的潜射防空导弹等备受青睐,由于发射技术的复杂和特殊性,一直是世界各国致力攻关的关键。    光有潜艇还差得远    1945年的一个星期天早晨,雾气弥漫。纳粹德国海军
[注]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Hawking) ,1942年出生。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此教席曾由伟大的牛顿和狄拉克担任。霍金教授是当代引力物理的最大权威,其主要贡献是黑洞的霍金辐射机制和宇宙创生的无边界设想。他的《时间简史》是当今世界最知名的科普著作。霍金教授因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被禁锢于轮椅上达40多年,他可以听,但是无法说话。    他像一个孩子,一个好奇的孩子,喜欢问
演讲:信力建    1999年,北大林毅夫教授针对当时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形势第一次提出了“新农村运动”概念。当时他指出,走出当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的突破口,仍然在农村。林毅夫的建议今年终于被列入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中央把农村教育列入优先地位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
中国今年上半年失业率可能上升到11%  分析人士近日表示,中国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内外需求疲软导致企业新增投资冻结,令失业人数迅速增加,2009年上半年失业率预计升至11%。中国国务院参事陈全生日前指出,中国真正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数字。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今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的就业岗位“蒸发”。    经济寒风吹“病”美国医院   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除了让美国
這是一家“年轻”的幼儿园,在其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幼儿和教师的安全、健康始终被放在第一位。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该园针对幼儿视力保护、肥胖防治和员工不良生活方式进行有效干预,被评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  上海市青浦区思源幼儿园于2018年9月建成开园,现有幼儿300多名, 教师30多名。该园将健康促进教学、健康环境创设、健康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