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合修公路,印度急得要跳脚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缅甸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当天表示,缅甸政府已经提议将计划修建的缅甸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公路延长到中国,从而使三国公路互相连接。
  
  这名官员表示,这一提议是缅甸外长吴年温在接待来访的孟加拉国外长迪布·莫尼时提出的,双方还讨论了飞机直航以及铺设通信光缆的问题。吴年温对孟加拉国外长莫尼说:“缅甸和中国对于建设三国公路的方案都感兴趣。”
  尽管缅甸和孟加拉国在320公里的边境线上有两个中转站,但两国之间并没有直通的公路相连。2007年7月,孟加拉国和缅甸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准备建设一条长约25公里的公路连接两国,并将在不久后开工。
  孟加拉国将为这条公路的建设提供资金。公路的大部分将位于缅甸境内,孟加拉国境内只有2公里。两国都认为,这条公路的开通将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两国贸易额仅为6000万美元。
  路透社说,缅孟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去年10月,缅甸政府开发孟加拉湾一块存在争议的油气田引来孟加拉国的抗议,两国均部署了军舰。但在缅甸停止开采之后,两国均撤回了海军部队。
  
  中国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冷战以后,西方一直以支持昂山素姬为借口,企图扶植缅甸亲西方势力上台,推翻现在亲华的军政府。但由于缅甸现政府获得来自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上的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努力也就是在联合国或者国际会议上嚷嚷,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上的进展。“9·11”后,形势突变,美国以反恐为由,乘机把临近中缅边界的部分地区列入黑名单,其特种部队也频频到泰国演习,以熟悉地形,等待时机配合缅甸国内反政府势力,一举推翻缅甸现政府,既在中国南面下一个钉子,又可以阻击中国正在经营的东南亚经济圈形成。
  2008年5月初,缅甸遭受了强热带风暴袭击,损失惨重。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于5月3日向缅甸提供1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又于5月8日再次提供3000万人民币的援助。5月24日,中国又一次出手,向缅甸援助抗灾款项1000万美元。此时中国也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损失非常大,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中国政府如此慷慨,国内的事都忙不过来,还劳神去管什么缅甸的事务呢?是为展现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大国”,还是要“勒紧裤带,援助世界”?
  其实中国政府的行为,已明显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要加强与缅甸的全面合作,使两国的关系更加亲密。国内的灾是要救的,而且要尽力而为,但促进与缅甸的关系、加大中国对缅甸的影响力也是很急迫的事情,它对中国的战略利益,尤其是未来的利益,影响深远。
  
  中国的大战略思维
  
  想必大家都知道缅甸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修建缅甸和孟加拉国之间这条公路在经济上肯定有帮助,军事上一旦发生战争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将是中国直通印度洋的动脉。最主要的是战略牵制,印度看见中国这样做肯定会急得跳脚。
  
  缅甸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可行的能源通道。由于中国进口的原油有80%来自中东地区,而原油运输现在基本上是通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的航线运抵东南沿海港口。这条能源生命线日益受到来自美国及其仆从国家的威胁,一旦发生战争,这条海上运输通道会被轻易切断,中国的能源供应将陷入短缺的困境。几年前,中国就开始考虑从印度洋的港口输入石油的方案。
  从印度洋运油有两个方案,一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新疆喀什输油管线方案。瓜达尔港距伊朗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海运距离最短。而目的地喀什有炼油的传统基础,在此进行原油加工,再投入的资金量比较少。但这一方案的弱点在于:输油管线投资较大,初步预算为60亿美元;另外喀什远离内地,国内运输距离太长。
  二是缅甸的实兑港—云南昆明的输油管线方案。该方案的海上运输距离比方案一要远了很多,但仍比传统的运输航线短1800多海里,输油管线的造价只需35亿美元,且目的地昆明离国内经济核心区的距离要近很多。此方案除了海上航线偏长的弱点外,还有云南当地炼油工业基础薄弱,需大规模投资的短处。
  当然,缅甸对于中国最大的战略意义在于钳制印度的野心。印度一直对1962年边境冲突的战败耿耿于怀,一直想通过西藏问题牵制中国,它甚至一直把中国当做最大的假想敌。印度现在还侵占着中国藏南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在那儿成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就不要了吗?如果我们通过多年经营,把缅甸拿下,那么缅甸将成为中国军队出击的重要战略方向。再次发生冲突时,我国将形成锡金方向和缅甸方向两个重兵出击点,对印度实施钳形打击,印度国土的东向突出部内的军队将会被合围歼灭。
  中国一定要通过缅甸获得印度洋方向的出海口,彻底突破“马六甲困局”。印度洋连接着亚、欧、非三大洲,石油的主要产地中东就在沿岸,未来对印度洋制海权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中国目前的口号是要和平崛起,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比较低调,但和平崛起离不开军事准备,如果自己没有另外一手准备,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我们应该比较隐蔽地瞄准一些战略要点,耐心经营,为将来的利益争夺埋好伏笔,否则到你经济做大时,战略要地都丢光了。缅甸的公路建设大概就是中国下的一着妙棋。
其他文献
胡亮金,对越自卫还击战二等功臣,隶属广州军区第41军侦察大队。下面是这位越战老兵的生死经历。  1978年12月,我奉命抽调到边境参加战斗,接到通知,我被分配到师侦察连去当侦察兵。这个决定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个子偏矮,又没功夫。“上级是否把名单搞错了?”我专门去给领导提醒。一个参谋却说:“没错,人家侦察连看中你有高中学历,又是党员,还是‘特等射手’,他们正需要一个狙击手。”    我只好服从命令,
一位平凡的日本上班族,用300万日元资本,让18世纪天才数学家的发明,变身流行全球的娱乐。    2004年11月12日起,英国《泰晤士报》刊出一种9×9方格、名为“数独”的填字游戏,方格中零星散布的数字,仿佛散发着神奇魔力。《泰晤士报》宣称,数独为该报带来许多新读者,并刺激报纸销售,打破纪录。  不到半年,除了财经专业报《金融时报》,八家英国全国性报纸,相继臣服于数独的魅力,纷纷打着数独旗号来吸
自古“佛手”一物,因其谐音“福寿”深获文人百姓的喜爱。夏末初秋,佛手瓜上市,碧绿清香;深秋之后,市售佛手,金黃可人,香溢满屋。佛手瓜与佛手是同一种植物吗?哪个才是古人所说“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呢?疏肝理气香佛手  自古文人雅客所谓“沁入诗脾清流环抱,香分佛果曲径通幽”的佛手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的果实,因果实顶端分叉,张开如手指状,故称“佛手”。因其口感较苦,多作药用;又因香气十足,古时常作闻
标题  包皮是生长在男性阴茎及龟头外面的一层皮肤。同其他皮肤一样,它是一道天然屏障,身负保护尿道开口、分泌各种免疫球蛋白、避免细菌与病毒轻易侵入尿道及膀胱的重要职责。因此,相较于保护屏障较少的女孩而言,男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当包皮包绕超过阴茎头部,难以在外力作用下后翻以显露阴茎头时,称“包茎”。若包皮虽覆盖尿道口,但能被轻松上翻并显露阴茎头,则为“包皮过长”。包茎易藏
两岸几十年来谍对谍,除了各种情报资讯的收集,如何破解密码,也成为是否能掌握精确情报的关键。两岸一年多来交流持续增温,双方也低调转攻为守。台湾情报部门高层就坦言, “现在两岸情势这样,大家都不愿意碰这个”。据透露,甚至连台“国安局长”蔡得胜都曾在内部坦言,如有需要未来也“不排斥”到大陆访问。    台湾间谍多次被领导“出卖”  2003年11月,大陆安全机关破获一批台湾间谍案件,抓获了一大批潜伏在
疏肝“中药花”,侧重各不同  ● 绿萼梅 味酸、涩,性平,归肝、肺、胃经,有平肝和胃、调畅气机、和中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胀痛、胃痛、消化不良。《本草纲目拾遗》曰:“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陽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在心情烦郁且食欲不佳、胃部胀满不适时,取绿萼梅点茶、煮粥,不仅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增进食欲,还能疏解情绪、条达肝气。其性质平和,不苦寒,也不温燥,无论体质寒热皆可使用
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塑造自己的国际形象。在当前的微博热时代,利用微博宣传国家形象成了不可或缺的方式。在拉近与中国民众的距离上,哪个国家没在中国开通微博,似乎就显得OUT了。瑞士国家形象委员会主席尼古拉斯·比多曾说:“一个国家的形象宣传包括两种手段,一是向外国民众发起公共外交,二是推广国家品牌。”毫无疑问,微博的运用便属于前者。当微博和外交结合在一起,“微博外交”的时代便开始了。  外国驻华机构开通微
阿琳·图尔在中国不红,人们甚至不知道她在《美食、祈祷和恋爱》里客串过;在美国,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电视剧版《撞车》。她从小在迈阿密的农场里长大,大部分时间“在鳄梨树下看书”。一次大学的业余沙滩排球比赛中,阿琳意外被星探发掘,从此踏上了T台。在此之前,她熟练掌握了英语和西班牙语,而在环球走秀期间,她还顺带学会了用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与人交谈。图为2011年11月9日,她在拉斯维加斯出席拉丁格莱美年度人
马口磁铁从17岁的骨灰中吸出了76块弹片,他是一个独子。    他叫马明,真不知道他是怎么长的,湖北的水土竟然会养出这么棒的小伙子,集天地灵性与红尘秉性于一身,1.78米魁梧的身材准是一个侦察兵的好料,尤其是他相当勤快,在战斗的间隙总是帮负伤的战友包扎伤口,把冲锋枪弹夹压得满满的,把手榴弹整齐地摆在掩体内,谁都说他好。难怪连部一定要留他当通讯员,是他在请战的时候这样说:“我不需要连长、排长、班长及
以明和我是十几年的朋友,他是个诗人。“诗人”身份在20世纪80年代是进入精英客厅的胸牌和妇女卧室的特别通行证,如今几乎成“无业游民”的委婉语了。但以明十几年没变,张口闭口还是“自然精神”、“陶渊明”什么的。说他诗人,不在于他在诗歌的“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诗作,而在于他为人处事的大处和小处都洋溢着诗意,在于他为这诗意付出了应付的人生代价:都年过半百了,还是那么漂泊、那么落拓。我一直认为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