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岩石有限应变的图解表示方法

来源 :地质与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w0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变形岩石的有限应变分析用于构造地质学研究以来,如何表示有限应变是构造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讨论研究的问题之一。国外已经研究出了一整套表示方法。在国内这项研究工作还刚刚开始,部分构造地质工作者对于有限应变分析和图解的表示方法还不十分熟悉。为了使大家对有限应变图解表示法有一个较清楚的了解,本人谈一谈我们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以希起抛砖引玉之用。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乞望读者指正。归纳起来,有限应变的表示法有两类:一类是数字表示法,一类是图解表示法。如一个单位立方体受均匀有限变形后成为一个长柱体,其有限应变为: 三个主应变为ex,er和ez(ex≥er≥ez),用自然(或对数)应变表示则为: Since finite strain analysis of self-deformed rocks was used to construct geology studies, how to express finite strain is one of the issues that structural geologists have been discussing. A set of representation methods has been researched abroad. In China, this research work has just begun. Some structural geologists are not very familiar with finite strain analysis and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In order to make everyone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limited-strain, I talk about our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 and use it as a reference. Due to our limited level, the text will inevitably have errors, hope readers correct me. To sum up, there are two types of finite strain representations: one is a digit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other is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If a unit cube is subjected to uniform finite deformation and becomes a long cylinder, its finite strain is: The three principal strains are ex, er, and ez (ex≥er≥ez), and the natural (or logarithmic) strain is:
其他文献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开始,通过局部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整体的认识。这比从局部——局部——整体效果要好得多。基于上述认识,我对“小
随着智能设备的兴起,高科技数码产品早已不仅限于人类,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专为狗狗所设计的科技产品。有了这些高大上的新装备,不仅可以对狗狗进行远程监控、实时互动,就连
S=12+(13+23)+(14+24+34)+…+(199+299+…+9799+9899)+)S=12+(23+13)+(34+24+14)+…+(9899+9799+…+299+199)2S=1+(1+1)+(1+1+1)+…+(1+1+…+1+1) =1+2+3+……+98 =12
在简要回顾工伤纠纷处理适用法律原则的发展历史后,一方面着重对《安全生产法》在工作纠纷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对《安全生产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在工伤纠纷
根据建国50多年来不同时期国情的特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7年;第二阶段为文化大革命的10年;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的25年。在过去
前不久,班级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首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客观公正、平等待人,不偏袒,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而最不 喜欢的教师 则是:偏 爱、不 公正,带着有色眼镜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中国山水园林的妙处全在“曲径通幽”。中国的文学也素来讲究曲折。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 “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由此而知, “曲”是使文章结构精巧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在情節的展开和场面的刻画上有些变化,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而这种一波三折、跌宕
用计算机——试验机联机系统进行结构拟动力试验的方法是七十年代末出现的新型试验方法,它能较真实地反映地震过程中结构的性能,又能适用于大尺寸模型以至足尺建筑物,因而受
本文通过对赤铁精矿粉流态化预还原试验,探讨了矿粉附碳中与附碳后的还原综合动力学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宏观速率方程和动力学模型,为流态化预还原工艺提供了重要的操作依据. In
数学课堂教学紧凑而跳跃,思维发散性极强,学生常常处于紧张的听课状态,在不良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因此,需要适当的调剂,令课堂更加活力积极。课堂互动在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