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与认知损害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 SVD)是指累及颅内小动脉、微动脉、前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疾病,影像学分型主要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梗死和脑微出血,被认为是认知功能损害或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SVD病变部位、数量和体积均会影响认知损害的程度和表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后脑皮质神经元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氧调节蛋白150(oxygen regulate protein 150, ORP150)、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 XBP1)和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接受开颅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SAH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术后6个月时的转归。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危险因素。结
期刊
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单链非编码小RNA,通过对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翻译参与对目标基因的调控。作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miRNA, miR-124近来受到普遍关注。最近的研究表明,miR-124与缺血性脑损伤密切相关,但其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对miR-124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期刊
期刊
期刊
脑小血管病很常见并逐渐被认识,但在体内很难直接观察。视网膜血管与脑小血管具有相似的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特征,其改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小血管改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视网膜血管异常与腔隙性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相关。文章对视网膜血管异常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证据进行了总结。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 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2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病例组)和11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PON1 Q192R基因型分布(χ2=18. 727,P< 0.001)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χ2=16. 427,P<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并降低院内病死率。文章对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