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时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转归的影响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el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转归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接受开颅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SAH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术后6个月时的转归。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98例aSAH患者,118例转归良好(mRS评分0~2分),80例转归不良(mRS评分> 2分;其中20例死亡);32例为早期手术(发病后2d内手术),166例为晚期手术。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良好组高血压(29.66%对52.50%;χ2=10.464,P=0.001)、脑梗死(11.86%对35.00%;χ2=15.269,P< 0.001)、脑出血(9.32%对31.25%;χ2=15.410,P< 0.001)、Fisher分级3~4级(22.88%对47.50%;χ2=13.104,P< 0.001)、Hunt-Hess分级Ⅳ~Ⅴ级(19.49%对52.50%;χ2=23.557,P< 0.001)、脑血管痉挛(5.93%对25.00%;χ2=14.719,P< 0.001)、脑积水(5.08%对17.50%;χ2=8.093,P=0.004)和晚期手术(78.81%对91.25%;χ2=5.442,P=0.020)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转归不良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 3~4级[优势比(odds ratio, OR)9.1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98~13.45;P< 0.001]、Hunt-HessⅣ~Ⅴ级(OR 6.86,95% CI 1.57~12.34;P< 0.001)、伴发脑积水(OR 2.59,95% CI 1.17~4.31;P=0.024)以及晚期手术(OR2.17,95%CI1.12~3.95;P=0.029)是患者临床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进行的单变量分析显示,早期手术组仅转归良好率显著性高于晚期手术组(78.13%对56.02%;χ2=5.442,P=0.020),而再出血(6.25%对13.25%;χ2=1.235,P=0.266)、脑血管痉挛(12.50%对19.28%;χ2=0.042,P=0.834)和脑积水(12.50%对9.64%;χ2=0.242,P=0.623)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早期手术可显著改善aSAH患者的转归。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汉黄芩素干预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 PBS)对照组。采用二血管闭塞法制作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模型制作后6周,汉黄芩素干预组和PBS对照组分别给予汉黄芩素(50μmol/L,10ml/kg,1次/d)和等体积PBS灌胃,共14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空间学习
期刊
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指所有与血管性疾病有关的认知损害综合征,包括从轻度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在内的重度认知损害。胞磷胆碱是神经元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的必需中间体。实验研究显示,胞磷胆碱在脑缺血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作用。临床研究显示,胞磷胆碱有可能改善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
脑小血管病是指主要累及颅内小动脉和微动脉的一组疾病。脑小血管病在MRI上的主要特征性改变为弥漫性白质高信号、腔隙性梗死、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这些改变可能与认知损害存在相关性。目前,已有多种量表可用于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损害的评价。
期刊
期刊
颈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许多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可能会导致认知损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能解除颈动脉狭窄,提高脑灌注量,进而可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干预后的并发症和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比较窦内尿激酶溶栓与单纯肝素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CVST住院患者。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其中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窦内尿激酶溶栓和单纯肝素抗凝。根据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转归,mRS评分< 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 VEGF)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分裂原。研究表明,VEGF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这使得从VEGF及其受体水平干预缺血性卒中成为可能。文章对VEGF及其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参与缺血性卒中各阶段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前景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后脑皮质神经元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氧调节蛋白150(oxygen regulate protein 150, ORP150)、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 XBP1)和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