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召开

来源 :法制与社会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5日到6日.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东亚法哲学会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北京召开。
其他文献
2018年10月27日,中国法治现代化2018年智库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主办,江苏方德法律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约120人参加了论坛。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2018年10月21日,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法学院承办,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中国知网协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法学期刊在依法治国40年进程中对法学事业的服务与引领”、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的会员、理事及相关专家学者、编辑和数据单位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第六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承办,《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协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法理与司法文明”.
2018年7月20日至21日,“法学范畴与法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共同指导,由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法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当代法学》杂志社共同主办。
2018年7月7日至8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第二十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承办,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吉大律师事务所、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吉林省法学会企业法治研究会协办。年会开幕式由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立东教授主持,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主持。
2018年7月8日,以“新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主持论坛开幕式并作总结讲话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景汉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伟,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振宇,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尹冬梅,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鲍绍坤、张文显、王其江、徐显明、郎胜、朱孝清、任海泉,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员会书记陈寅,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曹文泽、校长叶青等出席论坛。
2018年8月4日至5日,由南开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法理研究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法理的理论想象”暨第三届“法理研究行动计划”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是张文显教授倡议发起的“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的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2018年7月21日,2018年中国反腐败法治高端论坛暨中国法学会反腐败法治研究方阵第三次论坛会议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东北亚法律研究会、吉林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承办。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教授,吉林省法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韩起祥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选聘结果公布。2015年6月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报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选聘结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的专家组织,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指导、审核、监督、研究和咨询等工作。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如何保证法典的透明度是重要的问题之一。保持法典的“易于理解性”是各国民法典修改或再法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口号之一。特别法的泛滥、司法解释的庞杂、案例和学说的发展、民法典本身的体系性构造等使得民法陷入了“解释之迷雾”,有必要让法典变得让人易于了解。但法典透明度目标的实现面临诸多难题,定义和例示规定并未能充分实现法典的透明度,法律用语的非专业性无法保证法律规范的准确性,特别法的纳入会冲击法典的价值序列.判例法理则面临流动性的障碍。编纂民法典,应注重不同层面的透明度问题。首先应从裁判规范的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