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造血干细胞的流式分析

来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68738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血干细胞极为稀少,约占骨髓中所有有核细胞的0.01%.几十年来,如何从骨髓中分离造血干细胞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流式细胞术在识别和分离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三十年间,有多种不同的细胞标志物和分离手段用于小鼠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析和分选.该文对所有分离策略作了分类总结,并详细介绍了现在认可度最高且应用最广泛的造血干细胞的分离方法:SLAM家族分离策略.然而,仅仅对造血干细胞进行体外的流式分析并不能完整描述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的行为特征.谱系示踪技术弥补了这一不足.该文使用α-catulinGFP和Fgd5-CreERT2;Rosa26-Tomato小鼠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流式细胞仪来分析和量化造血干细胞中的报告荧光蛋白信号.
其他文献
蓟运河断裂是天津地区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断裂,是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组成部分.由于未对蓟运河断裂的活动性进行过专门探测研究,其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一直存在争议.经广泛收集资料确定蓟运河断裂的大致展布,并布设9条人工地震测线,采用可控震源对该断裂进行探测.结果表明:蓟运河断裂不是一条南北贯通的断裂,其大致分为北西段和南东段两段.蓟运河断裂北西段主要呈断陷特征,切割深、断距大,是燕山褶皱带和沧县隆起的边界断裂,为晚更新世早期断裂;南东段错断不明显,推测以走滑运动为主,为早-中更新世断裂.
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区地处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发育多条活动断裂.礼县8级地震发生在黄土覆盖区,距今约370年,受自然侵蚀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地表破裂带和次生灾害现在已经难以分辨.为此,文章收集整理了1970年以来的地震台网和流动台网观测资料,基于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经过联合反演计算,研究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根据岷县—礼县—两当一线的小震活动分布,推测存在“岷县—礼县—两当断裂”,可能是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但仍需野外地质工作的进一步研究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21年5月22日玛多MS7.4地震序列中1434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使用TDMT矩张量反演方法求解玛多地震序列M≥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玛多地震序列震中整体走向为NWW-SEE向,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展布方向相吻合,序列总长度170 km,呈NWW向和SEE向双侧破裂,主震西北侧存在NW向条带,可能是此次地震的分支断裂活动,在南东侧存在余震稀疏段以及横穿玛多—甘德断裂的余震分布带,推测可能是地下速度结构差异所致;(2)主震附近地震序列以左旋走滑型地震为主,
使用青海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中小地震波形资料,基于Brune模型计算得到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青海北部地区ML≥3.0的视应力等震源动力学参数.研究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结合青海北部发生的5级地震探讨视应力异常与中强地震的关系并进行预测效能检验,结果显示:大部分5级地震前出现过视应力高值异常,分析认为青海北部显著的高视应力异常对中强地震有一定指示意义.
以UNAVCO公布的阿拉斯加地区GPS 1 Hz和30 s采样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分别对两种采样率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得2020年7月22日阿拉斯加MW7.8地震震时地表动态变形及同震三维形变场.结果显示,震中270 km范围内高频GPS震时波形明显,最大振幅达600 mm.根据各个GPS站的动态形变波形振幅及响应时间认为,其振幅和响应时间受地震的破裂传播方向和场地效应影响较大.静态同震位移矢量指向震中,同震位移大小基本符合随震中距离增大而减小的特征,除站点AC13外,其中距离震中最近站点的
该研究利用小鼠下肢缺血模型以及动物活体成像、H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eal time-PCR技术,探讨了病理条件下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组织修复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猪iPSC-ECs的分布范围在移植初期迅速减小,7天后仅个别小鼠能够检测到荧光示踪信号;细胞移植28天后,猪iPSC-ECs处理组的组织形态良好,总血管密度为(7.66±1.28)%,显著高于猪
为了探讨微小RNA-433-3p(miR-433-3p)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该研究在体外培养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以及肺癌细胞系H1299、Calu-3和Calu-6.采用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上述细胞的miR-433-3p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GALNT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细胞的GALNT1蛋白水平,筛选miR-433-3p和/或GALNT1 mRNA和蛋白表达相对较高的肺癌细胞系,并将筛选的细胞采
该文旨在探讨环黄芪醇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小鼠C2C12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环黄芪醇和100 μmol/L t-BHP处理C2C1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48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DCFH-DA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的ROS水平;生化法检测细胞中MDA、SOD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X7、MYOD、Keap1、Nrf2、HO-1蛋白表达量;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rf2核转位情况.结果 显示,与t-BHP组相比,环黄芪醇能提高C2C12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但是其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尚未可知.该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了雷公藤红素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且在高浓度(≥1.0 mol/L)时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雷公藤红素处理显著增加了Bax和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抑制了Bcl-2的表达以及Akt、NF-κB-p65、PDK1和PTEN的磷酸化.这些结果揭示了雷公藤红素影响食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潜在机制,同时也说明了雷公藤红素在治疗
减数分裂(meiosis)是有性生殖生物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发生的特殊分裂方式.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需要保证染色体数目精准减半,而且同源染色体的部分交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引入基因重组、实现子代个体遗传多样性的结构基础.这些减数分裂特有的事件都与减数分裂前期Ⅰ的染色体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在高校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却无法像有丝分裂观察那样,普遍开设减数分裂观察实验,原因在于取材具有较多限制,并且减数分裂前期Ⅰ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很难同时观察到.该文作者根据科研活动积累的经验,尝试利用秀丽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