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阶段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动教学的发展。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来讲,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侧重信息技术与听力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听力技巧,进一步推动听力教学的发展。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看法,以期提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听力;融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85
  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结合教学实践以及相关调查资料,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的听力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整个听力环节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依据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新课改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听力教学方法。此外,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甚至认为信息技术与听力教学毫无关联点,仍旧坚持以往的听力教学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更多的听力技巧,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为改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重视为信息技术与听力教学的有效结合,并将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促进听力教学的发展。
  1.结合信息技术整合听力材料
  (1)听力材料的筛选整合。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内容有效筛选并整合听力材料。在教学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认知视角,充分考虑学生的听力能力,筛选难易适中的听力材料。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完《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一文后,结合我班学生学习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筛选听力材料。本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掌握重点单词以及短语:Fracn、Europe、place of interest、be famous for等;学习连词and、but、so的意义和用法。基于此,笔者借助网络信息资源,依据教学目标筛选合理的听力素材,其中包括重点词汇、短语以及句子,还有连词and、but、so的正确运用。
  (2)借助信息技术解读听力材料。在信息化听力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媒介,引导学生浏览一些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提示关键词,结合听力材料提出启发性问题,进一步扫清学生的听力障碍。以《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一文听力为例,本文以“环游世界”为主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想自己的旅游经历,列举出曾经游览过的全国乃至世界的名胜古迹,使其对听力材料有初步感知,并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图片。随后,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Where was the writer? What did they do? Which city is your favourite place to visit and why?等,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播放的听力内容使其了解文化背景,以听促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2.结合信息技術优化听前准备活动
  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听力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是开展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但在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直入主题,为学生播放英语听力材料让学生完成听力任务。殊不知,学生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以及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主动参与到听力练习,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为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重视听前准备活动环节的优化,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声、形等内容来引导学生加入听力练习,从而使学生对接下来的练习内容有一定掌握,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听力问题。除此以外,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此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不成熟,思考问题大多结合想象,导致其难以理解一些抽象、带有逻辑性的英语知识,并不必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在趣味的引导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在《Save the trees》一单元的听前预热中,笔者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完善课前预热环节:首先,为学生播放《地球脉动》这一纪录片,再对比以及树木被砍伐后环境的变化的《一人森林》的视频,将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声、形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其次,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Why are trees important for us?”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各小组对探究内容进行整合,总结出问题答案,并由学生代表完成思维导图。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信息技术的丰富内容呈现可以改善听力活动的问题,为接下来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做好充分准备。
  3.依托信息技术,完善课中引导
  听力过程是一个使学生获取文本信息、对信息理解并且进行预测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利用播放软件的重复播放、再现情境的方式完善引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听力技巧培养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使其可以准确获取信息,并依据信息选择正确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帮助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如词汇、短语等,特别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理解,进而有质量地完成听力测试。
  以《From hobby to career》为例,笔者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各种爱好活动后,结合信息资源,筛选合适的听力材料。笔者使用的材料是几名学生共同摄制的对话视频,该视频通过以几名学生分别叙述自己的爱好为主题,在对话中以反复使用本课学习的重点单词以及短语的方式制作,使得该听力材料能够引起听课学生的高度关注,从而进行高效的听力训练。首先,笔者将听力材料播放一遍,学生则笔头记录下重要信息。其次,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在这个材料中,你收集了哪些重要信息呢?他们的对话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最后,结合信息技术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并展示情境视频,让学生进行对比。
  结语: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进行融合,有利于推动教学的发展。为此,英语教师要重视听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将其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听力技巧,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有效推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军.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149-150.
  [2]张睿翔.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51):148.
  [3]朱召杰.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轻松学习初中英语听力[J].中学生英语,2014(20):126.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中学 518035)
其他文献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进阶式“四有”微课程开发的研究》科研成果,立项编号:2018YQJK293  摘要:进入初中后,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将微课融入分层教学,可以弥补传统分层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
摘要:高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难,单靠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掌握地理知识的精髓和内涵,往往只能学习到表面的地理知识,不能进行深化理解。而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图形形式把地理知识进行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展示,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网络系统,促进掌握知識的系统性,拓展思维能力。本文主要讲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旨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科目基本知识上,更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课改落实过程中,众多教育工作者都围绕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探究新时期先进教学技术和理念下的教育工作,从高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数学教
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部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彩陶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彩陶中的鱼形纹样更是最具意蕴的早期纹饰.本文通过对半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阶段的教学工作均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学实践工作证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升华语文教学的主题,使学生学以致用。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希望以
摘要: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迎来了严峻的新挑战。语文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更是要加强对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深入研究。对于语文作文教学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使学生能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实现思维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作文;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