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科目基本知识上,更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课改落实过程中,众多教育工作者都围绕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探究新时期先进教学技术和理念下的教育工作,从高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基准,围绕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进行了教学实践与分析,详细探讨了创新多元教学环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多元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032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必须要从科目的基本内涵出发,深入挖掘不同课程的教学精髓,以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为教学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指导,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为学生营造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以多元教学模式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1]。核心素养作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点关注内容,围绕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教学实践。
  一、当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弊端
  高中阶段作为关系到学生高考与升学的重要时期,由于面临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使得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模式依然较为单一,影响了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培养效果。尽管有关教育部门在改革教学工作中,一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并没有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首先,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仅仅是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部分,缺乏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思考,使得相关工作更多地停留在文件上,并没有落到实处。
  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优化对策
  1.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加现代化、便捷的辅助工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此外,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符合新时代学生的思想理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沉浸在教学环境中,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托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空间模型演示等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二(A版)中《構成空间几何的结构》这部分教学时,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空间几何体点、线、面的关系,并探究基本的平行、垂直与距离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动态展现了线段或射线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形成不同的平面或空间几何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2.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推理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单方面输出知识为主,影响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由于缺乏互动环节,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也很难融入教学环境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在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时,为了将核心素养更好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法对相关知识展开推理与探讨,不仅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中,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开展模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必须要建立数形结合的习惯。同样,数形结合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为了引导学生形成通过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模型实验的教学内容,将数形结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二(A版)中《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在授课前提前准备了教学中涉及的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和球的实物模型,在正式授课时,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每个模型的名称,使得学生对模型的基本知识点有了系统的了解;随后,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形、圆柱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如果现在让你计算刚刚展示的模型的表面积,你们想过如何计算吗?”然后,教师将模型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模型进行了实践研究。在模型实验辅助教学下,学生通过对模型进行观察、裁剪与分析,最终得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了一般计算通式。通过利用模型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数形结合的解析习惯,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趣味活动,锤炼学生运算能力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在最快、最准确的情况下完成计算解答,而运算能力作为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传统教学中,仅仅是通过日常的习题作业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不能使学生足够重视运算能力,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解题准确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运算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趣味运算游戏的环节,每节课预留5~10分钟的时间,引导班级学生参与到游戏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学生能否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完善的数学思维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产生了影响。本文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内涵,通过分析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弊端,从信息技术应用、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模型实验辅导、趣味游戏活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对策,希望能够对新时期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和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志坚,曹海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0(16):109-110.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528100)
其他文献
极简主义设计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重要设计流派之一,主张“少即是多”“去繁从简”的设计思想,顺应了当代社会的需求.极简主义设计思想与我国传统的“大道至简”美学思想
在教育改革进入全新时期之后,各个学科的教育要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学又是这一时期的基础学科,所以有着很高的教育要求,尤其重视数学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是高中教育课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与自主学习素养,还能够最大化地提升化学实验的良好教学效果。文章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3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学模式也随之展开教学改革。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知,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育教学中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展开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
摘要: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起着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班级建设与管理主要负责人,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必要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强化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关系,同时有效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效率,让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此,本文也就初中班级管理中沟通的有效性措施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沟通;有效性  中图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使用漆的过程中,中国人发明了漆画这种艺术表达方式.从广义上讲,漆画就是以漆作画,中国古代和现代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舞台演出条件、艺术造型手段也日益完善,舞美设计在舞台剧表演艺术中的价值和品位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成为戏剧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
原始岩画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散发出璀璨绚烂的光芒,它不仅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社会生活,还彰显了原始先民独特的审美心理及精神世界,甚至对现代艺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影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进阶式“四有”微课程开发的研究》科研成果,立项编号:2018YQJK293  摘要:进入初中后,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将微课融入分层教学,可以弥补传统分层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
摘要:高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难,单靠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掌握地理知识的精髓和内涵,往往只能学习到表面的地理知识,不能进行深化理解。而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图形形式把地理知识进行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展示,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网络系统,促进掌握知識的系统性,拓展思维能力。本文主要讲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