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办高校:世袭还是“收编”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1984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3岁的西安翻译学院(下称“西翻”)创始人、院长丁祖诒,在2012年植树节当天因病去世。对于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这个节日辞世当有美好寓意告慰自己- - -中国人向来视教书育人如植树,习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而在民办教育界,尤其是陕西民办高教领域,丁祖诒的去世被赋予更多意义。
  丁祖诒上世纪80年代创办了现在的“西翻”,并在20多年中把学院规模推到中国民办高教最高点。学院官网显示:有4万名全日制住校生,毕业8万余名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拥有70万平方米自有校舍,校园占地3000亩,自有校产12亿元。
  丁祖诒的办学梦想是要把“西翻”办成“东方哈佛”。“东方哈佛”在2011年底就开始遴选继任者。身为董事长的丁祖诒提议,并经院董事会研究决定,由在“西翻”工作多年的沈久福教授出任院长。这一任命于2012年1月16日获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批复。
  丁祖诒离世后,董事长职位正式由女儿丁晶接任。公开资料显示,丁晶身影已频繁出现在“西翻”的行政、外联事务中,并在新的招生季开始之际,像他父亲那样代表“西翻”接受报纸、网络访谈。她在访谈中致力于推介“丁氏六大教育理念”,并积极展望“西翻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如何做到‘继往’和‘开来’”。
  “家族世袭”渐成治校模式
  在西安民办高校中,“家族世袭”的治校风气并非自“西翻”而起,2007年,西安培华学院就有成例在先。
  西安培华学院是一所与“西翻”规模相当的民办高校,老校长姜维之被视为陕西民办高校第一人。学校坐拥西安高新区、长安区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各类在校生逾33000名。
  在民办高校动辄上万学生、学校基础设施甚或远超同类公办院校的西安,“培华”引以为傲的,并非规模和“硬件”,而是它的历史渊源和近年先人一步的“政策”争取。
  西安培华学院在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学校,由此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市区首所民办本科院校。2007年6月21日,经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它再次成为西部十二省市区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本科高校。
  “培华”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创立的“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1935年,邵力子及夫人傅学文女士、杨虎城将军夫人谢葆真女士,以及宋美龄等社会名流,再次捐资建校于西安市后宰门,并更名为“陕西省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
  建国后逾半个世纪的“培华”发展进程中,姜维之是学校灵魂人物之一。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西安军管会派员进入“培华”,同年8月姜维之即在此任教。3年后,他被任命为“培华”常务副校长。1983年重振“培华”时,姜正式任校长。
  姜维之带领“培华”走到2007年,以82岁高龄阖然长逝。培华官网“大事记”显示,姜维之辞世8天前,其孙姜波被学院理事会任命为理事长、法人,兼任院长。
  就在丁祖诒辞世前1月,2012年2月17日,西安培华学院在长安校区维之图书馆前落成了姜维之铜像。
  2012年6月25日,即丁祖诒逝后百天,“西翻”亦在学校落成“丁祖诒教授铜像”。
  继承愿望
  西京学院是西安又一所在校学生人数超过3万的民办高校。它创办于1994年,是国家批准的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主考院校。2011年10月,经教育部审批,西京学院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
  西京学院重要开创者之一任万钧,现任学院院长,1941年出生的他已届71岁高龄。任万钧女儿任芳,生于1972年,30岁时即被任命为西京职业学院(西京学院前身)副院长,3年后任西京学院第一副院长,2008年3月至今,正式出任西京学院执行院长。
  西安外事学院与“西翻”、“西京”齐名,在校学生人数将近4万。学院创始人黄藤,曾经集董事长、院长职务于一身,现专任董事长一职。学院官网“学校领导”信息显示,现任学院执行董事长为黄詹媛,乃黄藤之女。
  “培华是最早遇上接班人问题的,培华任命姜波为理事长、院长时,报到省里。结果省里、教育厅都十分纠结。如果同意,意味着陕西的民办教育是可以继承的。”熟悉这一情况的西安某民办院校一位副院长告诉
  《瞭望东方周刊》,“但如果不同意,对陕西民办教育整个行业将是个致命打击。现在的举办者就要考虑,我百年之后,咋办。”
  事实上,就在姜维之去世当年,陕西另一所知名烹饪旅游专修学院创办人、院长去世,陕西省教育厅同样面临该学院创办人职务是否交由其女儿来继承的难题。
  “省里搞政策研究的一帮人,研究半天,觉得同意不合适,可是,不同意的理由又是啥?有次吃饭,大家就向他们提出来一个问题,如果姜波不是姜维之的孙子,他个人条件能不能担任这个院长。”前述副院长说,“这才一语点醒梦中人,最后两个都批了。”
  十数年浸淫在陕西民办教育界,该副院长的观察是:“此次批复后,后面即照搬照抄,大家照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对院长、董事长、理事长的任职资格,看儿女哪条不够,赶紧补就是了。”
  “西安一位民办高校老校长,看培华批下来后,领着自家女儿到教育厅,把各个处室门敲开,见人就给介绍,这是我女儿,现在是执行院长,下一步就是院长了。”
  办学者思想高度不够
  陕西民办高校“家族世袭”的治校风气渐露头角,对此,陕西省教育厅并非无动于衷。尽管至截稿时该厅对本刊的采访申请尚未答复,但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其对省内民办高校的治理或正暗中发力。
  陕西省政府于2012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
  《意见》第二条显示,陕西省试图给民办高校建立一套分类管理体制。第1款意见为:“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分为非营利和营利性两类,由举办者自愿申报,省级有关部门审核确定。其中非营利性包括捐资举办的学校、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以及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
  该条第3款进一步要求“改进法人登记办法”:“非营利性学校经省教育厅审核后,由省民政厅依法登记。其中捐资举办、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营利性学校由省教育厅审核后,省工商行政部管理局依法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
  截至目前,该《意见》发布已届半年,陕西省尚未正式向外界发布民办高校申报数据。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陕西民办高教业界人士普遍理解为,《意见》第二条就是要把陕西民办高校“收编”成“事业单位法人”,“政府难道打算要回去?”
  “看起来给了你权利,让你把学校申办成自己的企业,但实际上恐怕没有人敢这样做。”一位西安民办高校负责人向本刊记者摆出了现实问题,“政府不给你招生计划,不给教育用地优惠政策,不给免税,你一个民营企业办教育,能办得起来吗?”
  在业内人士看来,实际操作中,民办高校很难走通纯企业化路子,而这个现实问题似乎也为行政部门所看穿,于是才针对性出台了《意见》第二条。
  陕西民办高校“家族世袭”治校将走向何方,陕西省政府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又将把辖区内的民办高教带往何处,现时尚难断言。就此两种情形,《瞭望东方周刊》采访了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朱清时说:“这两个情况都说明,我们国家民办高校的思路起点太低。”
  朱清时以力主大学“去行政化”而知名,南方科技大学的每一步进展都吸引众人瞩目。
  朱清时认为,无论家族世袭,还是政府“收编”,都有违教育规律,是从权力的归属上、从抓住权力这个出发点去办学。
  “我们国家民办高校之所以还出现不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其根源就在于办学者的思想高度不够。麻省理工学院创校的校长历经千辛万苦,把学校建立起来,他是追求教育规律,想把学校办成一流大学。他并没有追求子女去继承校长位置,政府也没有意图把它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加州理工学院也是一样,几位创办元老一心一意追求卓越,高质量办学,根本没想到要让自己的家族去接管,因为这和追求卓越是不一致的。”
其他文献
平均超过2%的高费率已在国内基金业顽固维持了整整15年。  无论牛市抑或熊市,数千万基民以2倍以上的国际场平均费率,日复一日地为基金公司、银行等维持高额利润作出巨大贡献。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与基金业应把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背道而驰。  僵化、落后的基金费率难以为继,浮动费率基金应运而生。2013年5月底以来,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纯债基金、诺安稳固收益一年期定期债基、中欧成长优选混合、方正互
一份美资撤离中国的报告,触到了那根原本紧绷的中国经济琴弦,弹出脆利的声响。“世界工厂”走向何方?    在“世界工厂”珠三角,一边是一些中小企业成本加大、融资艰难,经营困境甚于2008年;一边是政府想方设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每个环节的波动,都是对企业和政府的考验。  伴随着“倒闭潮”和“跑路潮”的传闻,一个关于“中国制造”正在变贵、美资撤离中国的报告,发出了“外资回流”的
我们经常用“能吃苦”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苦”当然不是它的本意。苦的本意是一种味道,一种令人不愉悦的味道。进化学家认为,人类对苦味的感知是一种保护机制。因为自然界中苦的那些物质,比如植物中的生物碱,往往是有毒的。对苦味敏感的人,就更容易发现有毒的食物,从而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1931年,一位名叫福克斯(Fox)的化学家报道了一项发现:同样的苦味物质苯硫脲(PTC),有大约28%的人尝
11月18日,一个让A股千万股民心神为之一振的日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利好的刺激下,沪深股市大幅上涨,沪深300指数单日涨幅高达3.33%。  该日,银行股板块一扫往日颓势,整体表现不俗。其中,招商银行以9.57%的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银行股。活跃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以真金白银,短期做多招商银行。  对于招商银行来说,这是一个久违的表现。在2009年之前,招商银行曾以其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备受赞誉
现任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遗传了父亲的艺术细胞  诺罗敦·西哈努克走了。  一年前的10月3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办着一场隆重的集会,庆祝太皇、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寿辰。当天约有4万名柬埔寨各界人士和民众代表在场,人们挥舞国旗和鲜花,手举西哈努克和太后莫尼列的肖像。电视台现场直播庆典,金边洋溢节日氛围。诺罗敦·西哈莫尼国王、参议院代理主席西索瓦·希万莫尼拉亲王、国会议会主席韩桑林、首相洪森、王室
电视机里,身材火辣的女郎正在跳着钢管舞。  在这个刚刚庆祝过独立两周年的国家,商店里已经开始公开卖酒,姑娘们也穿上了超短热裤;作为公共传播工具的电视,也已经开始名正言顺地播着那些开放的话题- - -这一切,在伊斯兰律法制度下的原苏丹,是难以想象的事。  这里就是南苏丹。2011年7月,南苏丹在经过全民投票以后,决定从苏丹分离出来,独立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南苏丹人,自此从政体上
2012年5月22日上午八点多,安宁笼罩在浙江丽水市云和县政府大院内,这是一个开放的大院,晨起锻炼的老人和上班公务人员擦肩而过。  在县政府大院最后的集体宿舍内,凤凰山街道河坑村村民张小伟持刀走上五楼,云和县女副县长李一波正准备从宿舍出门,他们不期而遇,李一波被堵在门内。  经过九个多小时的谈判和僵持,张小伟提出见新闻记者,并要求拆除他家旁边的公厕,警方一一满足他的要求,但是人质并未被释放,直至下
不久前,我们在北京郊区的延庆永宁参加活动时,吃到了一种名叫“炒傀儡”的菜。  当时,旁边的人告诉我们这道菜名叫“炒傀儡”,我当时就晕了。我查了手机上所有的翻译软件,得到的解释都是:“炒木偶或丑角”。没有一个翻译软件能够告诉我,为什么它的意思其实是土豆、面饼加调料炒成的一种饭食。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真正的“方言”,或者叫“土话”。  好奇之下,我问了一位生活在延庆的外国朋友,才知道, 这道菜并
令投资者备感悲凄的2011年终于过去了,大盘经过一个轮回之后,又回到了10年前的2200点附近。虽行情低迷,但对投资者来说也不都是坏事,现在入市肯定比3000点时入市风险低得多。  多年来,我一直采用AGVT选股法,虽未成为巨富,但已安居乐业,生活过得乐滋滋。现在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选股原则,希望朋友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的交易法则。  一是熟悉(Acquaintance):
美国电影《127小时》中,登山爱好者拉斯顿在一次峡谷攀岩中不慎坠落,右臂卡在岩石间,他动用了所有户外专业救援方法都无济于事,最终靠断臂自救,独自步行出峡谷。  本世纪初,户外运动在中国迅速发展,节假日和“驴友”结伴攀山探幽,成了许多时尚青年的新生活方式,但其中的大部分参与者缺乏户外生存和自救经验,造成的事故经常见诸报端。“民间的专业户外救援组织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山岳救援队创立者刘萍告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