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yz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的高速发展也让德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对小学生的培养不能仅满足于知识文化,而是需要融入更多的文化素养,在思想品德的建设中适应新时代的进步。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实际上,德育可以从傳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09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围绕考试为中心展开教学,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得不偿失。因而,教师需要担德育的职责,努力在数学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用趣味性的传统文化类数学学习素材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
  一、引入数学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史观
  数学学科在我国有着非常长的发展历史,许多数学定理、结论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前人在不断探究、推导与验证中总结而成的。学习数学不能绕过这些历史成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我国源远流长的数学发展史有所了解,理解我国数学文化在历史上的先进性。而在数学人文史观的培养中,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在数学历史的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更为全面,能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探索前人的路,从而对知识形成更深的理解,将数学与历史、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如,在学习“圆”这一知识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讲解他是如何在极限思想的引导下推导圆的周长,刘徽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出发,逐步得到近似的圆的周长。同时,还可以介绍南北朝的祖冲之在刘徽的基础上做出的努力,他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在历史知识的影响下,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周率的概念极其推导过程,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努力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与不懈的探索精神。
  二、融合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有更多选择,数学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案。通过游戏这一载体,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趣味化的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寓教于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河图、洛书、九宫格、鲁班锁、立体几何、九连环与排列组合等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大家一起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更为深入地了解对应的数学规律,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教师可以七巧板作为引入,讲解七巧板的历史:从公元前一世纪到现在,七巧板一直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许多古籍文献中对此都有所记载。这样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所具有的娱乐性。而在平面几何图形的拼接与组合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学会从图形的边长、形状上进行判断,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或者在填九宫格、数独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调动大脑,在简单的加减中找到合适的数字,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说,小学生更加喜欢游戏中的传统文化,通过游戏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内容,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合来看,渗透传统文化是有效性、契合度都非常高的教学方式,通过传统文化渗透,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摆正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助力。教师需要重视文化教育,顺应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塑造,在文化渗透下对学生展开积极引导,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苏万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科教导刊》2020年。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虽有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糟粕,但是传承下的更多的是精华。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引入实际教学中,促使学生在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本文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特点,分析如何高效地将之结合在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1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地了解它的魅力之处,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不断地给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做出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中华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015  让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人们对美术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身份,不仅要做知识的拥有者,还要做知识的传授者。在中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美术教学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美术课堂中。本文就中学美术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 传统文化元素 教学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39  教
摘 要:在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今天,数学学科的人文性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加入数学文化建设,让小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十分有必要,因为深厚的数学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文化建设 思考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13  教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文化建设,让学生认识到数学
摘 要: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包含非常多的生物知识和传统文化,教师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程中的知识点渗透传统文化,通过讲解知识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营造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学到更多文化知识。  關键词:高中生物 渗透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34  高中生物教师除了在教学中注重讲解知识,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为了使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振兴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初中英语是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30  初中英语是初中教学体系
摘 要:英语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但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更多的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本文将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的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融合 DOI:10.12278/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和源头,引导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忽略了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领域的渗透存在缺失。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英语单元写作教学方式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入手,对具体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单元写作教学 传统文化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27  传统文化在当今
摘 要:中华优秀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更是有着珍贵的精神文明,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导致学生群体接触到了更多外来文化,减弱了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所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现在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方面。对此,如何有效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学生学习音乐,不能是被动的,而要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效传承中华文化。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初中学习阶段,注重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便于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我国民族认同感和自尊心,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和策略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