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读文本 指向素养提升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ov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研读文本不是对知识内容的深度挖掘,而是强调知识背后的学习价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运用。深度研读强调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深入文本、研析情感、适度整合、深度对话,是一种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在文本、学生、作者之间建立有效联系的一种教学方式。以《白雪歌送武判官》为例,探讨在古诗教学中深度研读的基本策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低效。
  [关键词]中学语文;深度研读;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经典名篇,作为送别诗在教材中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朗诵诗歌、想象画面、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的思路展开教学,课堂教学组织的热热闹闹,教学流程也行云流水般顺畅,但学生的理解却总是不能切中要害,说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诗歌。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面面俱到,却又是蜻蜓点水,不能与学生的学习产生共鸣,导致学生对诗歌阅读产生隔阂。要想比较彻底地扭转这种局面,理想的出路是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能力,深度研读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研判送别对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歌行,题材是送别诗,送别诗首先就要分析送别要素,包括送别主体、送别客体、送别原因等。研读送别对象对于理解诗歌作者情感、离别情感等,有很大的作用。一般说来,送别客体可以分为诗歌创作者、互相送别的人和送别的友人三类。
  一种是友人为作者送别,李白《赠汪伦》一诗中,友人汪伦在李白游览泾县的时候,热情款待了他,等到李白要离开时,汪伦又为他送行。李白感受到汪伦深深的情谊,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汪伦是谁,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初中学生没有必要过分纠结这个问题。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李白乘舟将欲行”时,李白要离开这个地方时,竟然只有汪伦一个人来送他。由此可知,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
  一种是互相道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王勃与友人杜少府同为“宦游人”,他们都将从长安出发,到外地去赴任。友人杜少府是谁,与汪伦一样,也是没有定论。但我们也可以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中,了解杜少府与王勃的友谊深厚,最终读出王勃的旷达之情。
  一种是送别友人,这一类诗歌在送别诗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诗歌的数量和成就也最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本诗的送别对象是“武判官”,武判官是谁?有学生以为是一个“武判官”(相对于“文判官”而言)。通过查找资料,终于知道“武(判官),安西四镇节度使判官”,“判官”一职是唐代执行事务的官员,有较大的升迁机会。搞清楚这一点之后,学生就对送别对象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有人或许会问,有没有必要对送别对象深入了解,没有其他参考资料怎么办。其实,学生只要借助注释、标题、诗歌关键语句等,就能深入了解作者和送别对象的关系。至于研读送别对象是否偏离了诗歌教学的指向,笔者以为,不仅不会偏离方向,更有助于理解诗人的真实情感,架构起诗人内心情感沟通的桥梁,让我们不再只是凭借想象来揣摩人物。
  二、研读送别意象
  意象是诗歌教学的灵魂,传递了诗歌无穷的魅力。但一些课堂上,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记忆意象的含义,而没有细致分析每一个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深度研读文本就要从整体上调动学生的审美感觉,沉浸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以送别诗为例,诗歌意象主要集中在空间、时间、环境三个方面。从空间来看,包括灞桥、长亭、塞上、阳关、古道、南浦等;从时间来看,包括秋、夕阳、落日等;从环境来看,包括柳、酒、月、水,孤舟、孤帆、马、扬花、春草等。绝大多数诗人在创作诗歌时,都不是单一使用,而是综合选取意象。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积累,往往会忽视这些特定的具有较深意蕴的事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综合选取了多种意象。一是空间意象:瀚海,是中国历史上屡屡被提及的边塞地名。具体的地理位置,因时代变迁而有差异,故此语文书的解释为沙漠。轮台,同样是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是唐代边塞地区重要的屯垦区,轮台东门的不远处是天山支脉,是回中原的必经之路。“轮台东门送君去”也就照应了“武判官归京”。天山,唐朝在天山南北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天山以南称为西域。天山、轮台这些地名在诗歌中出现时,往往强调路途遥远。二是时间意象:“胡天八月即飞雪”,交待了送别的时间,李白诗句“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胡天即北方的天气,这是北方的秋天。三是环境意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也就是主帅宴请武判官,邀请了很多人一起送别,胡琴琵琶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征,符合边塞的特点。雪是大自然界中的景象,但也正是雪使得离别的愁绪更加的浓郁,审美意蕴更加丰厚,无法想象没有雪的离别场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分析意象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握丰富的情感。岑参所选用的这些意象,都来自于自己边塞的生活,是他自由的表达,浑然天成的。诗人不仅将离愁别绪与客观事物进行了很好的审美结合,更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三、研析离别情感
  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徙、行旅、別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但如何感动激发人意,感动激发怎样的人意,需要我们认真的审思。送别时的情感与离别原因,对送别诗的感情基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浅层思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他们与作者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老师有时候也会忽视送别诗中的丰富情感,导致学生只能从离别忧愁这一个角度欣赏诗歌,读到任何一首送别诗的时候,不会联系背景,具体分析作者在诗歌中的情感。深度研读强调要教会学生处理和分析不同的情感,能够借助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送别的是友人,岑参并不是主要的送别主体,送别主体是主帅,主帅隆重组织了一场欢送盛宴。主帅为什么要隆重的送别帐下的幕僚?诗歌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这个判官要回京城了,回到京城很有可能会升官,或者走上更重要的岗位。此时,诗人岑参又会是怎样的情感呢?显然不仅仅是依依不舍,还有的是自己对武判官能够归京的向往吧。   比如可以将送别情感概括为五大类。一是忧伤不舍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就属于此类,王维在诗歌中再三向友人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现了王维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二是自述心志型,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属于此类,李白在无法排遣心中长期沉积郁结的悲感时,在诗歌的开端时,一下子把自己的情感迸发了出来,“对此可以酣高楼”,作者在无法排遣自己的内心苦闷时,又从梦境走到现实中,表现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由超脱。三是劝勉安慰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即属此类,王勃在送别友人时,感慨两人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他们是一对同病相怜的患难知己,但虽然是慨叹两人无所作为,同样发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希望两人就不要再悲伤了。四是乐观旷达型,最典型的代表作是高适的《别董大》,诗人也是在边塞送别友人,同样是白雪纷纷的时节,好友即将离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的情感却是豁达进取的,他对友人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五是牵挂思念型,韦庄在诗歌《送日本国僧敬龙归》中,面对敬龙要回到遥不可及的故乡,表现了对他的牵挂,所以只能对他表示祝福“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既是对敬龙法师的祝福,也是对他品行的赞美。
  四、品味留白艺术
  深度研读文本,最终指向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课堂上关注的不仅是对文章语句的理解,也有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想象力为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要学会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在文本最常见、最关键之处理解美。适度留白是最美的意境,也是文学作品最打动人心之处,送别诗作者往往会在诗歌结尾点明主旨,无论是具有官场应酬气味的送别,还是与友人真情流露的送别。深度研读就要关注容易疏忽的地方和学生读不懂的地方。
  送别诗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诗歌的结尾,诗歌结尾是表现情感最突出的地方。学者许智银将唐代送别诗的结尾模式分为:“盼见问归”“伫立怅望”“长忆相思”“想象追随”“劝慰勉励”“祝福规劝”等六种表现形式。岑参在诗歌结尾写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一直把好友送到轮台东门外,还是依依不舍地看着好友离去的背影,描写了岑参在送武判官归京后自己的情态。一起欢送武判官的军人们在哪里?作者没有交待,更无从交待,因为这些人不再岑参的视线中。岑参的心并未随归武判官而去,他的心神仿佛在友人离开后的空旷苍茫中飘荡而无所归依。岑参在凝视着雪上留下的马蹄印时,思绪也随着好友的归去,心情也更加显得复杂。
  阅读教学要做的是提升理解运用能力,深度研读还可以进行延伸教学。教学中,可以选择卢纶《送万巨》(2017年盐城市中考题)一诗来对比阅读。诗歌只有一条簡单的注释“万巨,人名”,但这条注释却非常关键,一是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二是告诉我们可以从送别友人的几种情感中去分析。结合考题,“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哪些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留恋不舍的情感。还有学生分析,诗歌结尾“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呆呆地看着友人留下的马蹄印迹,陷入自我的冥想中,既有对友人路途艰难的担忧,更有自己复杂的心情交融其间。
  深度研读文本不是对知识内容的深度挖掘,而是强调知识背后的学习价值,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运用。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真正教会学生研读文本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打通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从而活学活用,也就实现了“从学教材”走向“用教材学”。
  [参 考 文 献]
  [1]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赖瑞河.唐代中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结尾模式纵论[J].中州学刊,2007(4).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均有重要的影响。高中英语新课标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给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英语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以《牛津英语》8B Unit 3 Fishing with birds一课为例,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分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初、高中教学的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无意间的一个动作,也许能让一个不理想的班级“扭转乾坤”。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班级管理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一、干部任命——体验价值责任  刚带班时,笔者看哪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就直接任命为班干部,或者是通过民主选举让得票最多的学生担任班长。经过摸索和总结,后来笔者主要采取下面几个步骤来选拔和任
摘 要: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主要途径有:根据语法规范,适度改编文本;根据知识体系,适当整合练习;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拓展阅读;根据课程标准,编著校本教材。  关键词:校本化;改编文本;整合练习;拓展阅读;编写教材  众所周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课程能
摘要:平移、旋转和对称是《图形的运动》部分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能给学生一种数学的眼光,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积累几何活动经验。结合《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的两次教学设计及其反思,探寻《图形的运动》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图形;运动;核心价值;教学策略  一、初步感知,《图形的旋转》的案例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
[摘 要]  “音乐联觉”是“音乐”和“联觉”的复合词,既可以理解为联觉在儿童音乐学习中的运用,也可以指儿童音乐学习中产生的联觉现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联觉”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音乐学习的方法论。《巴鲁瓦》一课中,尝试借助“联觉”,让儿童不只是走“近”了音乐,更是走“进”了“音乐世界”。  [關键词]  小学音乐;联觉;通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和体验音乐
[摘 要] 利用学生常见错误资源,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巧用“错误”来优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建立起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算法与程序;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错误总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所以,必须抓住
[摘 要]  以金属材料的发展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理性思维、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  发展核心素养;金属材料;实验探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围绕“全面
[摘 要]  在必修阶段对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元素周期律(表)的已有认识基础上,基于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和化学核心观念的结构化,建构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律(表)模型,深化学生对微观结构和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认知,深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认知模型;构建;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是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模块2“物质
[摘 要] 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有机实现了古诗词深度教学,将诵读鉴赏和写作表达结合、共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精神。以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春中田园作》一诗为例,探讨这种读写相济、美美共生的诗词教学范式,事理结合,针对性强,富于借鉴模仿意义。  [关键词] 古诗词;深度;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古诗词教学,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机实现了深度学习,
[摘 要] “慢”教育与“快”教育相对而生,慢教育的本质是用“过程”来刻画的。叩问其“有效性”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长远的关键。实践证明,慢教育能在过程中改善学生的“数学现实”、助推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在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育;慢的价值;有效教学  “你在桥上看风景,楼上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卞之琳  “慢教育”在“快教育”被置于“顶层”的哲学时代“破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