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对体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并让学生实现体育运动技巧的突破。在具体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突破体育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体育;兴趣;能力;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100-02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个领域都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等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体育教学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策略。
   一、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其具有数据化,传播速度快,共享信息资源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目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能积极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
   二、 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部分教师的体育项目教学和训练都紧紧围绕中考进行。不可否认的是,体育中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体育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能。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部分学生完成中考涉及的体育课程和项目之后,就不再进行体育锻炼,而这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相关人士对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只有25%左右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对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产生积极影响,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锻炼的过程只是占用了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并使每一位学生都接受基本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1.兴趣提升价值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让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体育技巧和体育技能等相关问题。信息技术还能提供图片、音视频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其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能力发展价值
   部分体育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教师可先简单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借助信息技术讲解体育运动技巧,最后再播放标准的动作示范视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运动能力。
   3.技术突破价值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运动技术很复杂,而且需要学生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等。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把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采取慢放、重放等方式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将这些技巧与学生的平时训练充分融合。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细节,从而让学生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學习效率,并缩短教师的教学过程。
   四、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动机水平,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例如,运球是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简单、有趣、实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行进间变向——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的技能,突破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的技术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播放一段NBA赛场上有关这部分运动技术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相关技术动作,这期间可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暂停、重放,让学生真正掌握动作要领。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赛,让学生在运动中发展技能,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2.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部分教师、学生错误地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即可。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就不会获得技术上的快速提升。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进行充分融合,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主要渠道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并以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体育理论知识包括运动技巧、方法以及运动类型、比赛规则等。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但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热情并不高,因此,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跑弯道的技巧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跑弯道涉及的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传授。再如,在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林黛玉体弱多病不仅因为其从小失情心情压抑,还因为其缺乏体育锻炼,心血管系统机能不强。另外,教师还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与学生共同借助网络收集相关体育理论知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3.突破体育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辅助教学的手段较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引导之下,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学生充满积极性和好奇心,但是反复的训练会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厌倦感,而这不利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例如,单杠单腿蹬地翻上成支撑,支撑后摆挺身下动作是体操项目中单杠的基本动作之一,该动作改变了人的正常体位,对学生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力量素质和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分解动作,让学生感知动作要领,然后做示范,并详细讲解重难点动作要求,之后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的视频进行分解动作的训练。这样就可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并将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进行整理、归类,方便日后查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网络上还有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最新的体育学术交流活动,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五、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其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突破体育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平.试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0(04).
  [2]陈伟.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J].体育风尚,2019(12).
  [3]任延文.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融合[J].广西教育,2018(29).
  [4]钱荣华.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9(03)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教师,上好初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大势所趋。文章分析初中生职业规划意识的现状,指出思政课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对策:摆正观念,立足长远;立足教材,用好教材;以生为本,投其所好;与时俱进,探索新生;活动体验,实践感知。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素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弱,理解英语文本有障碍,就是因为词汇量不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同类记忆法、规律构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找到学习词汇的好方法,丰富词汇积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能力;基础;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间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二者有效结合实现兼容并蓄,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还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学生道德共识、情感共识的形成并向着社会共识推进,其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文章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质量;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高职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讓部分学生感觉晦涩难懂。因此,改革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方法,探索新型有效、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文章探究创新单片机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专业兴趣的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方法;专业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
摘 要:中职数学课程是中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在具体教学中,中职院校可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将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协同发展。文章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探究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课程;学习需求;校本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高效。其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辅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运用策略有:简化历史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强化历史复习效果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联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的文本内容,而要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延伸时,要立足文本,把握延伸的时机、维度,遵循以本为本的原则、必要性原则、适度原则、充分融于课堂教学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文本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幼儿歌唱活动是音乐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表明,抽象的歌谱、歌词不利于幼儿理解、记忆,而直观、形象、生动的图谱则利于幼儿理解、吸收。因此,在幼儿歌唱活动中,教师可适时、恰当地引入图谱教学法,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歌唱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图谱;歌唱活动;幼儿教育;美育;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线测试平台具有资源丰富性、测试评价实时性、互动性、数据统计完整性等特点。其应用于中职混合式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夯实学生的C语言编程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应用策略有:课前线上导学,实现知识储备;课中线下助学,实现知识内化;课后线上辅学,实现知识强化。   关键词:在线测评平台;混合式教学;策略;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标,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在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内外衔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习惯;方法;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