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多元表征能力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24224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有关数概念的教育是一个基础而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怎样帮助幼儿掌握有关数概念的知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呢?其实,从幼儿的表征能力就能看出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而多元表征能力需要幼儿对数概念有深入与全面的掌握。4~6岁幼儿已基本具备初步的数的多元表征能力,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不同表征形式对数量进行表征。幼儿对于数量的认知离不开对实物的依赖,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形象、具体的实物进行表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所使用的表征形式也趋于丰富。且对于数量的表征有朝着抽象符号发展的趋势。借助案例“猜一猜”,我们来分析与探讨教师如何在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多元表征能力。
  在此活动设计中,教师根据大班幼儿数概念与表征能力的发展特点,以“猜猜乐”的游戏为基础,融入数量、图形等数学知识,引导幼儿以多种形式来表征图片信息。在活动过程中,围绕活动目标,教师在出示图片时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并采取竞赛的机制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数概念表征。
  一、了解与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了解与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与新的知识和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本活动设计中,教师很好地关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一是幼儿对游戏中出示的图片内容的认知经验,二是幼儿对游戏形式与规则的已有经验。
  首先,从图片内容的选择来说,教师选取的图片包括西瓜、长方形、正方体、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明珠塔等。从自然界幼儿喜爱的动植物到常见的生活用品,从幼儿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到幼儿可能游览过的建筑物,每一张图片的选择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幼儿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进行多元表征提供认知基础。
  其次,幼儿十分熟悉“猜一猜”的游戏形式与规则。教师曾组织过“你来描述我来猜”的类似游戏,在此基础上,教师增加了小组抢答这种幼儿熟悉的竞争环节,幼儿十分喜爱这种活动形式。不仅如此,幼儿也已经充分掌握这一游戏规则,这有效避免了幼儿因不了解规则而影响游戏进程的情况,幼儿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图片信息的多元表征上。
  二、按梯度呈现数、形结合的材料
  出示图片的先后顺序,即实物(图1)——平面图形(图2)——立体图形(图3)——建筑物(图4),显示出了由易到难的梯度。其中幼儿对熟悉的实物的特征最容易概括。表征平面图形时要涉及角、边这样的抽象概念,表征立体图形时还要涉及面的概念。随着难度的逐步增加,幼儿的已有知识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在描述的过程中,幼儿的表征能力也得到了体现与发展。例如,当出示东方明珠塔(图5)这张图片时,一个幼儿的描述是:“它是一种建筑,它是由三个球组成的。”因为教师选择的材料能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到东方明珠塔这一建筑物中所隐含的数量信息——是由三个球体组成的。因此,幼儿便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很快地概括出东方明珠塔的主要特征,其他幼儿也能马上猜出来。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材料,将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事物形象结合起来,帮助幼儿提升表征能力。
  梯度也体现在图片数量特征的差异上。在幼儿了解游戏规则的环节中,教师所出示的图片只反映事物本身,幼儿只需描述事物的具体特征。到了小组抢答环节。图片内容加入了数量上的变化,游戏的难度增加了。除了建筑物之外,不论是实物还是图形,在数量上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描述图片所呈现的事物的典型特征,还要表征事物的数量。这样的设计能够为幼儿的多元表征提供多种可能。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用拍手、跺脚、眨眼、点头、说出象声词等方式来表征数量;有的幼儿还在自己身上寻找表征数量的方式,如翻帽子、提衣角、拉拉链,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描绘性表征的方式。
  三、重视充分而积极的语言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教师应扮演好多重角色,在活动中贯彻“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帮助幼儿主动地结合已有经验,获得新的经验。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就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在与幼儿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多元表征的。例如,幼儿尝试用拉5次拉链的方式表征数量“5”,却忘记数动作次数了,教师便及时给予鼓励,说“重新来,没关系”。这不仅能让负责猜的幼儿明确表征的信息是否正确,也培养了提供信息的幼儿的表征能力。当连续几个幼儿都是通过拍手、跺脚这样的身体动作来表征数量时,教师就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表示数量吗?”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立刻伸出五个手指,用简单明了的手势表示数量5。教师也竖起大拇指,积极地给予幼儿肯定:“这个信息很准确。”有了可迁移的示范,幼儿的思维明显活跃了起来。有幼儿在表征6个长方形的数量信息时,用身体摆出数字6的样子,其他幼儿一眼就看明白了。幼儿将数量的概念与字形结合,用肢体语言对数字符号进行表征,实质上反映了幼儿思维过程的转换,同时也是对数量实际意义的理解与应用。教师通过积极的语言交流。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征数量,加深了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
  附:猜一猜(大班) 袁放/执教
  目标:
  1.根据图片信息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并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表征数量。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准备:
  PPT(演示文稿),记分牌。
  过程:
  一、了解游戏规则
  1.产生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题同是“猜一猜”。大屏幕里藏着许多秘密,要请你们来猜一猜。
  2.了解游戏规则。
  师:请一个小朋友做猜的人,这个小朋友不能看大屏幕。其他小朋发坐在座位上,要认真仔细地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但不能把看到的这样东西的名称直接说出来,每人只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它的特征,为猜的小朋友提供信息,猜的小朋友根据提示猜答案。如果猜对了,猜对的小朋友要感谢提供信息的小朋友。
  二、掌握游戏玩法
  1.一名幼儿上来背对大屏幕作为猜的人。
  2.出示PPT,画面上有向日葵(无数量关系),请猜的幼儿根据其他幼儿提供的信息说出答案。
  3.出示PPT,画面上有三只蚂蚁。猜的人不仅要猜出是什么,还要猜出它的数量;座位上的幼儿不能直接说出数量,可以用动作、声音等表示。
  4.再次游戏,强调规则:每人只能提示一句与所猜事物信息相关的话。
  5.对幼儿掌握规则情况进行小结。
  三、开展抢答游戏
  1.交代要求,体验规则。
  师:接下来要分两组进行比赛,规则是:两组从排头开始轮流排队上来猜;每组代表抢猜,先猜到的队加1分;在提示信息时直接把事物名称说出来的队算输,给对方加1分;由排头在记分牌上翻牌。
  2.游戏。
  (1)按实物-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建筑物的顺序由易到难地出示图片,鼓励幼儿可以从物体的显著特征上进行描述,在表征数量时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表征方式。例如,八个西瓜、六个长方形、五个正方体、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明珠塔等。
  (2)在游戏中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3)查看记分牌,为胜利的一队颁奖,让幼儿懂得成功是团队集体合作的结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实现“用教材教”,深入研读教材,主动挖掘梳理法治教育内容,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开发多元评价方式,将法治教育延伸至学生的家庭与社区生活。如此,才能提升低年段法治教育效果。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用教材教;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3  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
传统的幼儿戏剧表演是让幼儿根据成人选择的剧本背诵台词、练习动作、反复排练,直至呈现出成人满意的戏剧艺术效果。这种表演比较封闭,不仅压抑了幼儿主动创作的愿望,也限制了幼儿戏剧能力的发展。而我们当前倡导的开放式的幼儿戏剧表演,是指有“表演”欲望的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可多次传递的、不断丰富的舞台性戏剧作品。〔1〕这样的戏剧表演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再创作。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简称“国十条”)明确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
目标:  1.在旋转中控制身体姿势,发展平衡能力。  2.尝试多种玩法,培养协作能力。  环境创设:塑胶场地以及固定在场地上的旋转椅子,丝带、绳子、响铃圈等。  玩法1 铃儿响叮当(适合中班)  幼儿在脚踝和手腕处套上响铃圈,双手扶住旋转椅子的扶手,上体正直,以左右脚分别为轴旋转,可逐渐加快旋转速度(如图1)。当达到一定速度时,幼儿可依靠惯性旋转,响铃圈会发出响声。或者在幼儿手臂系上丝带,旋转时丝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一些幼儿园的中班开始要求小朋友用筷子吃饭,不然就挨饿。这则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且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具有科学道理,就是按照我们一般对儿童成长习惯的认知来看,似乎也有点操之过急。虽然不能得知是否出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考虑,但和现在片面的以特色取向的教改导向不无关系。  由于行政化的特色办学导向,使得不少办学机构,首先不是考虑办学的规律,而是以特色为指向办学,这种办学导向导
编者按:阅读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人格、品行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上海普陀区宜川一村幼儿园尝试对阅读材料中的审美因素进行挖掘,从情感美、童趣美、文化美、语言美等方面入手组织开展“审美性”阅读活动,关注幼儿对美的感知、理解、想象和创造,从而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活动重认知、重结果的倾向,他们的探索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阅读活动“搬过来,搬过去”中,我尝试用审美的眼光去
上一期本刊推出了汶川地震幼教援助活动十周年纪念专辑,本期继续刊登上海、重庆、青岛团队的志愿者工作回顾以及关于今年的志愿者团队回访活动的报道。汶川地震灾区“流动幼儿园”项目结束于2008年9月,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从那时起,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组织和带领下,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开启了志愿者生涯,他们参与了由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其他一些公益组织举办的幼教公益活动,赴欠发达地区支教,助力那些地
这样的挑战合适吗  读者观点  正确理解“从高处往下跳”的含义  跳跃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双脚跳、单脚跳、纵跳、行进向前跳、侧跳、立定跳远、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等。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包含准备、蹬地、跃起、落地等几个阶段。幼儿跳跃动作的基本要领是:蹬地动作要有力,落地动作要有缓冲;轻轻落地,动作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幼儿腿部的肌肉力量。发展弹跳力、爆发力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对2235名在职中小学教师开展的一项学习力测评显示,教师有良好的自我发展愿景、教学发展愿景以及学生发展愿景,但教师的发展需求更多的是源于上级教育部门要求、晋升加薪、减轻工作压力等外部期待,缺乏与内在自我发展一致的需求,学习内在动力与直接兴趣不足。有56.04% 表示能够清晰地概括出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有60.74%表示为了成为理想的教师,制定了详细的自我提升与发展规划;有58
我们为什么要解放儿童  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因为儿童身上有人的天性资源,它们是一切人力资源、人文资源的源头。从孟子的赤子之心到李贽的童心,从耶稣所宣称的“进入天国的都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人”,到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无一不有孩童般的心。古今中外不少人士发现,儿童自身的天性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人的天性是天之予人者。人的天性资源遭受抑制、破坏和浪费,是最大的暴殄天物,是个人、民族、国家、人类最宝贵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