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旅游景点牌示英译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借用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对黔南旅游景区牌示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译例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景区牌示英译质量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英译
  【作者简介】郭飞燕(1979-),女,汉族,浙江东阳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黔南州理论创新课题“黔南旅游景点牌示英译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理论”(项目编号:Qnzskl-202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旅游景区牌示是外国游客获取景区信息的一個主要途径,也是我州对外宣传的窗口,所以牌示英译不仅关系到黔南州景区的服务质量,也关系到黔南州的外宣形象。本论文主要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对我州旅游景区牌示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译例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景区牌示英译质量的对策和方法。
  二、概述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国内有关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和论述日益增多,相关的术语和概念渐成体系,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在不同领域里展开。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研究正在国内蓬勃发展,贵州省外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相比之下,贵州省内对生态翻译学关注的学者不多,研究相对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论文建议相关学者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以提高贵州省内景点牌示英译的质量,从而使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贵州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
  三、“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翻译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等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译者在适应生态翻译环境的过程中,要对译文进行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
  四、“三维”理论视角下的黔南旅游景点英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际活动。生态翻译学能够为牌示汉英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本论文中,笔者借用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对黔南旅游景点牌示英译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力求创造出正确表达原文语义、灵活处理文化差异、成功传递原文交际意图的译文。
  1.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主要包括遣词造句、句子结构、语法形式、修辞风格等。语言是翻译的媒介和基础在对牌示进行翻译时,译者应尽量避免拼写、语法、用词、大小写等错误,力求准确忠实地再现原文语言信息。目前黔南景点牌示英译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较为明显,需要及时纠正。如下所示:
  例1:栈道前行,绿柳迎人,桃花夹道,山环水绕,山重水复,可以穿观湖、探幽道、觅黔南星,移步换景,山回路转,一山一天地,一湖一境界,人生种种困顿,刹那间豁然开朗。
  Plank road,green liu ying,peach blossom,mountain ring around the water,well, you can wear view lake,windings,find trait star,walk change scene,ShanHuiLuZhuan, mountain in one day,one lake,a level,a variety of difficult life,suddenly enlightened.
  该文本选自黔南都匀杉木湖景点,原文主要向游客介绍仿船步道带来的种种好处。从语言维看此译文,我们可以发现该英译文存在很多问题,在句子结构、行文规范、语法、遣词造句等方面没有对源语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原文总共只有一句较长的汉语,为使译文语义清晰明了,翻译时需要进行断句。然而,该译文并没有这样处理,使得句子主谓语不清楚,英语行文不规范,逻辑层次混乱。此外,译者对有些词和短语不知如何翻译,竟采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来代替,如liu ying,ShanHuiLuZhuan。用词不当的现象较为突出,如wear,ring,level等等。中式英语现象也较为普遍,如wear view lake,walk change scene, mountain in one day等。这些错误会影响外国游客对译文的阅读与理解,跨文化交流及黔南自然景观文化的输出就会受到阻碍。只从语言的维度来看,该译文没有适应原文及英语语言的翻译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译者没有对译文进行优化选择。
  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传递。要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译者需要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例2:小七孔景区是因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6)的小七孔古桥而得名。集山、水、洞、林、瀑、湖、石多种景观于一体,融雄、奇、险、秀、美为一炉,玲珑秀丽、美轮美奂,令游客目不暇接,耳目常新。
  The Xiaoqikong Scenic Spot got its name from an old seven-arch bridge built in the fifteenth year of daoguang(1836). Integrating mountains, rivers, caves, forests, waterfalls, lakes and rocks, it manifests magnificence, spectacularity, dangerousness, elegance and beauty, offering so many for visitors to delight in.   该材料选自黔南荔波小七孔景区,主要介绍了小七孔漂亮的风景及迷人的自然风光。在该译文中,“建于清朝道光15年(1836)”被译为“built in the fifteenth year of daoguang(1836)”,这样译会让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游客困惑不解,不知道道光是谁、道光十五年是啥意思。在此种情况下,为使概念清晰明确,译者可以采取直译加增补的译法,把译文改为“built in the fifteenth year of the Qing Emperor Daoguang’s reign(1836)”。从文化的維度来看,译者还未具有敏锐的文化意识,没有关注汉英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因此该译文既不能较好地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也不能较好地适应英语语言的翻译生态环境。
  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任何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还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
  例3:黔南利用现有良好的山林、坡田、河流、山谷景观,以“山水秀黔南”为主题,打造三生三卷,幸福黔南。采用多种传统造景手法,营造出黔南自然特色、人文内涵的众多景点,通过贵山贵水、溶洞天坑、峡谷岩画、山影仙池、水雾龙潭、石境松园、彩坡梯田、多彩黔南、绿韵城墙、绿博云居、水上森林,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黔南立体山水画卷。
  Qiannan makes full use of its existing good mountain forests,sloping fields,rivers and valleys.With the theme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Showcase the Beauty of Qiannan”,the planners used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landscaping techniques to create many scenic spots with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values. The famed Guizhou mountains,rivers,karst caves,sinkholes(Sinkhole),gorges,rocks,ponds,mists,stone forests,pine groves,terraced rice paddies,natural colors,traditional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在各个方面不断深入,并逐步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初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保证教学质量,分层教学一种适应教育新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陈建山,福建省尤溪县第二中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摘要】英语学科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实践性,本身就饱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初中阶段又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新时代的德育要求下,英语课堂被赋予了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根据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及相关例证。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德育渗透常态化;具体措施;紧密联系生活  【作者简介】王建智,张静,张
【摘要】将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实施英语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英语课教师要力图精选和提炼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高与思想熏陶、价值引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英语教学;教书育人  【作者简介】阿勒腾,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
【摘要】本文就“空中课堂”线上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线上教学;小学英语  【作者简介】董竞,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广场路小学。  一、 “空中课堂”线上教学的应用  1. 操作性。  (1)备课有不同。线上教学,要求小学英语一节课时长不超过20分钟,备课时就特别要注意一个量的问题。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问题,还要注意,在上课时,给孩子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突出重难点之外,还
【摘要】在低年级开展自然拼读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形成良好的语音意识和拼读能力。本文通过课题实验,探索出了自然拼读与主教材有机融合的四个实践路径,充分发挥了自然拼读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然拼读;主教材;有机融合  【作者简介】闫磊,陕西省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英语
【摘要】 英语学习对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中职学生大多数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突出。中职学生的年龄不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爱上英语教师的教学形式,从而爱上英语学科。本文提出了游戏化教学的基本策略,希望对中职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生;游戏化教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黎洁瑜,江西省 萍乡市工业学校。 
【摘要】随着“互联网 ”计划在世界推出,中国与国际间的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大高校利用互联网展示自身优势,以此吸引更多国外专家学者与其进行学术交流,进行友好合作。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新闻翻译策略,提出依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以达到对外宣介的目的。  【关键词】昆明理工大学;目的论三原则;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程运颖,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8级翻译硕士;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任务型(TBI)教学法的定义、缘起,特点,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商务英语专业课外贸单证制作实务的课程中的可行性。通过课堂中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利用先前已学的知识在外贸单证操作系统中动手制作单证,老师对学生的这一产出即制作的单证进行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节课的技能。所以,本文利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对外贸单证制作实务课的教学进行分析,为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提供了教学法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领域十分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位置。通过分析对比,笔者发现终结性评价重视教学结果,而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提高教学方法。新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形成性评价可以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便及时追踪教学过程、记录教学信息、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点,所以高校英语教学应当有针对性的融入形成性评价环节,切实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与
【摘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中依托文本阅读素材,可以通过提炼主题意义、读后写作迁移创新、评价培养思辨能力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策略;反思  【作者简介】张庆柳,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