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局部空气放电是导致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劣化的重要因素。空气放电中丰富的发射光谱信息与放电特征存在直接映射关系。采用针-板电极模拟了空气电晕放电的发展过程,并检测了放电由弱变强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在200~980 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放电初期的发射光谱主要由氮气分子N2的带状光谱组成,分别为N2第二正带系(second positive system, SPS)和N2第一正带系(fi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7203); 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YJKYYQ20200012)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局部空气放电是导致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劣化的重要因素。空气放电中丰富的发射光谱信息与放电特征存在直接映射关系。采用针-板电极模拟了空气电晕放电的发展过程,并检测了放电由弱变强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在200~980 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放电初期的发射光谱主要由氮气分子N2的带状光谱组成,分别为N2第二正带系(second positive system, SPS)和N2第一正带系(first positive system, FPS)。放电程度加深后,发生能级跃迁的粒子种类更加丰富,由此产生了带状光谱与线状光谱相互交叠的复杂谱线,光谱范围也由放电初期的280~460 nm扩展至200~980 nm。放电处于临界击穿时,发射光谱的强度急剧增加,强度最高值出现在500.715和777.202 nm处,分别对应氮离子N+和氧原子O的辐射谱线,这意味着微观放电过程再次发生改变。基于空气放电机理分析得到:放电初期、放电加深、放电临界击穿三个阶段中强度占优的谱峰或谱带分别由N2, NO与O和N+辐射跃迁所致,这由放电间隙的能量所决定,其特征光谱分别为336.907, 239.687和500.715 nm。放电初期,336.907 nm处的强度绝对占优,239.687和500.715 nm处的相对强度极小;放电程度加深时,239.687 nm处的强度占优,500.715 nm处的相对强度极小;临界击穿时,500.715 nm处的强度占优,336.907 nm处的强度最弱。空气电晕放电的200~980 nm光谱范围内,紫外波段、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数虽然都随着施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但各波段光子数的归一化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程度的加深,紫外波段的光子比例逐渐减小,可见光波段的光子比例逐渐增加,近红外波段光子比例变化相对较小。不同放电阶段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相对光子数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以反映放电的发展程度。
其他文献
在当今化石能源日益匮乏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前提下,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向汽车行业的主流迈进。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加入,用户充电时段与电网用电高峰时段产生了重叠区域。这无疑是对电网供电稳定性的一次重大考验。因此,研究如何合理解决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电动汽车换电站(battery swapping station,BSS)不仅可以为电动汽车快速补充能量,而且可以利用其储能特点增加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能源出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二轮电动车细分市场同样呈持续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骑行者充电过程中的找桩难、站点布置缺位、充电体验差、旧铅酸电池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社区、使用者各层面的关注。本课题基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理念,从校园二轮电动车充电现状分析入手,通过观察法、用户访谈、问卷法,挖掘用户出行和充电过程中各流程触点及用户核心痛点,提炼用户需求,产出设计策略。
泵站建筑物监测系统日益完善,监测点数量众多,传泵站安全监测方法主要以单测点变形量为主,不能反映泵站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态。以泵站垂直位移变形为研究对象,基于面板数据聚类理论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建立了一种融合趋势信息的泵站变形相似度指标及度量方法,以定量分析测点间监测序列的相似程度;引入空间关联矩阵,提出了考虑泵站测点空间关联性的变形分区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泵站变形测点聚类分
<正>10月18日,作为省政协“界别同心汇”聚识平台首批创建试点,“金谷产权·界别同心汇”在山东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产权集团”)举办了首场主题沙龙,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研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主题下的若干问题。
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纷纷将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能源绿色化已经成为全球多数国家共同的意识,很多国家通过制定严苛的燃油车生产标准、提高燃油车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倒逼汽车制造商来放弃燃油车的生产。越来越多的国家在限制生产燃油车的同时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很多国家例如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通过花费高额的财政补贴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为了应对节能、环保和减排,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见,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伴随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核电技术人才尤其是一线员工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前景,但就是这样,核电厂近几年来人员流失依然还潜在存在着上升的趋势,而流失的人员中绝大多数再就业都
在经济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疏浚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如今,接受过良好教育的90后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90后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崇尚自由、敢想敢做,如何更有效地激励90后员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能,助力企业发展,已经成为了疏浚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T公司是一家传统疏浚企业,C项目是T公司转型的试点项目,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依托植保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良好的实验基地、标准化实训基地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出众多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重视职业人才的技能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围绕生产选课题,围绕课题建基地,依托基地培养人”的职业人才培养思路,激发学生参加课题项目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增强自信,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就业率,学生普遍认为技术很实用。一流的职业院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