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

来源 :经济研究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务农走向务工经商,创造了劳务经济,不仅开辟了增加收入新渠道,而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新的亮点。准确把握当前劳务经济的内在特征,积极解决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问题,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对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计算机的时代,可以说计算机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将社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将整个人类联系了起
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要有新思路、新办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都要适应形势的要求,不断创新.
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信息社会的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主要讨论第二十一个世纪的医学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分析医疗信息和医疗科技创
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需要,对PLC技术应用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建成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材、一体化评价
1.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努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农"转"非"迁移政策,简化手续,让农村户口不再是输出劳务的"紧箍咒".深化就业制
高职院校的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要找准学生的文化基础,寻找适合高职生特点的建设途径,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企业活力明显提高,国有企业由计划体制下的生产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经营的市场微观主体,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总
于丹以大众传媒为平台,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的个人魅力,而这种魅力又主要通过演讲,或者说是演讲式的授课形式来表达的.本文就此从审美层面、文化层面、心理
日本KITANO公司于2006年10月开工建设的挠性覆铜板生产新厂,于2007年春已基本完工,近期将投入使用。该建设工程投资20亿日元。新工厂设在德岛县小松市,占地面积1848m^2,计划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