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艺术语境下的漆艺变涂工艺探讨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fraidw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漆艺以及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谈起,结合“彰髹”到“变涂”演变过程,探讨传统工艺作品在现当代的创作之路。强调一味的固守传统不能带来进步与发展,只有不断交流,与文化、科技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一、漆陶的起源
  中国漆艺源远流长,有着七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丽宝藏,更是传统艺术下的重要门类。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成果可以知道中国最早的漆器是来自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朱漆木碗,漆器技法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夏、商、周、春秋时期螺钿镶嵌工艺和彩绘漆器开始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的审美特征影响下,生活及日常活动被引入艺术化特点,产生了大而瑰丽的艺术特点,髹漆技法作为木器装饰工艺发展迅猛,日渐繁荣;在传统大漆匠人的不辍探寻下,唐、宋、元时期漆雕工艺达到顶峰,强盛的国力,繁荣的商业,使得漆艺产品流入亚洲其他国家,伴随着精致的漆器产品输出,漆艺技法也随之流传;在明、清时期,多种髹漆工艺创作出的漆器精品成为传世佳品。陶器从文明出现伊始就作为重要的生活器具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重要发展,是人类首次使用天然物品并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创造出的另一种产物,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看来,距今万余年前中国陶器就已经出现。初期,人们只是把泥土塑造成器皿形状后用火烧制,大部分器型均为日常生活化用具,后来随着聚落、部族的发展,原始的美学观念形成后,审美特征开始引入陶器外部装饰,开始出现绘制于陶器表面的各类纹样。
  二、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漆陶器装饰
  在低温釉尚未出现的原始社会,生漆开始作为一种性质优良的颜料涂绘于陶器表面,天然生漆具有优秀的延展性和隔水性能,阴干固化的生漆具有良好的光泽度,是一种优秀的器皿外层装饰材质。而漆陶器的出现正是原始人类审美能力出现时的产物。1960年,在江苏省吴江县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绘陶器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距今历史最久远的漆陶器。商、周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在这个时期的漆陶器造型多为模仿青铜器,而青铜器多为礼器,花纹纷繁复杂,对于大漆工艺技法的发展产生了良性的促进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位于华夏南部,气候适宜漆树生长,于是大量的漆树开始被作为工艺原料进行种植,大大推动了楚国制漆业的发展,漆器也相应得到了盛行。漆陶艺术在这样的氛围下得到了更好的应用,漆陶的类型也逐渐丰富起来,有杯、壶、罐等造型,装饰主要以云凤纹、几何纹为主。据史书记载,漆陶器在春秋战国时期相当的繁荣,但伴随着窑炉烧制技术的逐渐发展,低温釉的发现,以及技术的革新,一种全新的工艺被发掘而出,周期更短,工艺更简捷的瓷以其润泽的外表,优异的隔水性能逐渐取代了漆陶器,而工序繁复的漆器以其精良的做工和华贵的造型作为皇室用具被延续下去。
  三、变涂技法的起源
  变涂工艺古称“彰髹”,明代漆工黄成所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漆艺著作《髹饰录》中提到了“彰髹,即斑文填漆也。有叠云斑、豆斑、栗斑、蓓蕾斑、晕眼斑、花点斑、秾花斑、青苔斑、雨点斑、彣斑、彪斑、玳瑁斑、犀花斑、鱼鳞斑、雉尾斑、绉縠纹、石绺纹等,彩华瑸然可爱。”和生漆的物理特性相关,不同色漆之间可以形成叠加覆盖的层叠关系,利用这一特性,传统漆器艺人在尚未固化的大漆表面使用不同的技法形成凹凸不平的形态,随后使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生漆刷涂于表面,后经过打磨抛光,即可产生形态随机色彩丰富的美丽纹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我国漆器表面装饰纹样多蕴含自然气息,而彰髹工艺创造出的纹样名称也暗含了这一特征,例如“青苔斑、雨点斑”等。但是在明朝之后的皇室相对重視漆雕工艺,这直接导致了彰髹工艺的式微,但自汉朝开始就与中国产生贸易往来的邻邦日本却良好的保留了彰髹的工艺技法,并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与其本土文化相结合,“彰髹”演变成为了“变涂”。
  四、变涂技法的演变
  在日本的江户时期,鞘塗师渐渐将雷同我国彰髹技法的工艺使用在刀柄和印盒的制作上,然后产生了一些创新性的图案,变幻莫测,后人逐步将“鞘塗”的各类技法以及类似的各种漆艺技法归纳后,对此类富于变化又十分别致的漆艺展现形式概括为“变涂”。“变”字则代表了不拘泥于特定的纹理样式。日本漆艺装饰技法学自中国,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以及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漆器装饰工艺,交流与融合是艺术得以发展繁盛的外部促进条件,在近现代日本漆艺大盛的背景下,反哺中国现代漆艺,“变涂”一词即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由日本传入中国,且变涂技法的引入,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漆艺的丰富度,不再拘泥于传统,丰富了中国的漆艺装饰特征以及展示形态,对于我国的漆画艺术的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在现当代,苎麻、绳胎、木胎、脱胎甚至3D打印等多种胎体在漆器作品上的应用,使得漆艺家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开拓更加独到的材料与漆结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瓷闻名于世界,瓷器光滑温润的表面给人以特有的感官体验,但经过打磨抛光的漆器表面同样富有光泽感,且大漆变涂技法产生的独特纹理是釉彩难以形成的,如此,漆之美在陶瓷胎体上同样得到了展现。变涂工艺产生的随机纹理在视觉特点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与传统纹样的规则性相比较而言,随机纹理更加蕴含自然美感,给陶瓷胎的表面装饰增色添彩,同时也给漆器的器型增添了复杂多变的特性,漆器艺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创作的需求利用泥土的可塑性创造出更有视觉冲击力和更加有特色的漆器造型。而冲破了造型的局限后,漆之美不再是造型的装饰,而一跃成为艺术的主体,漆的美更成为一种独特的象征挺立于东方传统工艺美术之列。
  作者简介:孙浩琳(1992—),男,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艺术学硕士,单位: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工艺美术。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其他文献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相较于以往,当前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个领域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如今,机械产品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机械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机械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针对于机械产品质量所进行的检测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机械检验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与检测技术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各个领域对于机械制造的效率与质量都提出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机械加工行业也而言,数控加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其在机械加工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是整个机械加工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该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以及质量,减小机械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该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高度
期刊
摘要:想要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我们不仅要不断的探究怎样进行教学,还需要深入研究学生们如何学习,我们不但要做英语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启发者。众所周知,英语作为在国际交流当中的主要语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奠定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但对于学困生来说,英语的学习却是举步维艰。所以,对于当代教师来说,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个教育现状,对于学困生要多进行
期刊
摘要:根据对送料机器人动作需求分析结合自由度分析法确定机器人的综合构型;借助solidworks软件对送料机人进行三维虚拟样机设计并绘制其装配图以及关键零部件的二维零件图;提出将机器人手臂装载在桁架上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增强送料机人的工作空间,并借助伺服电机提高其完成相应配送动作的响应速度。  关键词:机器人;机械手;配送;桁架;伺服电机  0 引言  对中央厨房而言,自动配料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难点;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广电媒体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媒体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电视广播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娱乐需求,传统广播电视在发展的同时受到了更多的挑战。而在新媒体时代,广电技术的发展更应该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互联网平台有很大的传播能力,比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有更多的优势,更大的潜在观众群体。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媒体时代广电技术的发展进行探析,并且结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越来越重视学校和老师的创新精神,要求各中小学引进多媒体技术教学来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对老师也提出要求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创新。小学语文是开启人生认知的开始,认识拼音、学会拼读然后再认识汉字,最后才是理解汉字的意思并运用,所以小学语文启蒙阶段非常关键,这个阶段没有把基础打好,对后续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障碍。那么如何才能把小学语文学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琢磨琢磨了,
期刊
摘要:在本论文中讨论当前我国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显要问题、介绍体态律动在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用“卡门序曲”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来填补体态律动对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的不足。文章介绍了原本性音乐教育的体态律动、达尔克罗兹及他的教学法、《卡门序曲》的律动教学,并阐述总结了体态律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本篇论文的目的在于让音乐教师更加具体的了解体态律动的具体运用,提高音乐鉴赏课程中体态律动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了四种常见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技术,通过实验比较研究了它们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并得出结论:对于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TOC分析仪法和550℃烧失量法较为适用,不建议使用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和950℃烧失量法。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测定;技术  1.测定方法介绍  1.1 TOC分析仪法  此方法是灼烧法的一种,通过1100℃高温烧灼土样,使土壤中有机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测定总有机
期刊
摘要:青稞也被称为裸大麦,是西藏地区相对重要的粮食作物。 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为育种业提供原料,也是酿造业的重要原料。它可以用于酿造青稞酒,麦芽糖等。因此,有必要对青稞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不断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青稞;栽培;杂草防治  引言:  今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0.2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8.33万亩(青稞播种面积达到7.6万亩),经济作物
期刊
摘要:整车总布置方案的改进可以为汽车碰撞问题的全面有效应对提供有利支持。本文首先对汽车碰撞控制策略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整车总布置方案的改进策略,对提升企业碰撞问题的综合性控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整车总布置;碰撞问题;控制策略  实现汽车碰撞问题的有效控制是提升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因此,从整车总布置的角度出发,实现对碰撞控制策略的高水平设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碰撞问题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