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技术新论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取了四种常见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技术,通过实验比较研究了它们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并得出结论:对于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TOC分析仪法和550℃烧失量法较为适用,不建议使用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和950℃烧失量法。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测定;技术
  1.测定方法介绍
  1.1 TOC分析仪法
  此方法是灼烧法的一种,通过1100℃高温烧灼土样,使土壤中有机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测定总有机碳值(TOC),再乘以总有机碳与有机质换算系数1.724,得到最终结果。
  1.2 烧失量法
  烧失量法也是灼烧法的一种,原理是虽然高温灼烧下,土壤烧失量包含有除土壤有机质之外的碳酸盐、硫化物等物质含量,并不等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烧失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常用烧失量法有550℃和950℃两种。
  1.3 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此方法是通过重铬酸钾将有机质中的碳元素氧化,同时6 价铬还原成可降解的3 价铬,通过比色法测定被还原3价铬的含量,再计算出有机质含量。
  2 对比实验及结果分析
  2.1 取样
  在哈尔滨松花江5 个采样点(兰河村、东岗村、杨生屯、老山头和张松海沟) 采集松花江沉积物泥样, 采集后立即-80℃超低温冷冻24小时,再冻干,粉碎,过120目筛。
  2.2 实验方法
  对以上土样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分别测定3次,取平均值,以长江底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429)为参照样品, 测定3次,取平均值。分析比较各方法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2.2.1 TOC分析仪法
  选用杭州启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U-600型号TOC分析仪测定样品,按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定。
  2.2.2 烧失量法
  使用马福炉98℃下烧灼空坩埚30分钟,取出充分冷却后称重。重复上述操作至恒重。
  (1)550℃烧失量法。称取大约0.5g土壤干样于坩埚,105℃下中烘干12h,转入干燥器冷却后称量,再移至马福炉550℃,灼烧5h,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计算烧失量。
  (2)950℃烧失量法。称取大约0.5g土壤干样于坩埚,置于马福炉中,950℃灼烧1h,冷却,称量,重复950℃灼烧30min,冷却,称量直至恒重,计算烧失量。
  烧失量的计算公式为W=(M3-M2)/(M3-M1)×100%。
  式中:W——土壤烧失质量分数;M1——灼烧后空坩埚质量;M2——灼烧后样品加坩埚质量;M3——灼烧前坩埚加干样质量。
  2.2.3 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取土壤干样1000mg至于烧杯,加入3mL水、10mL浓度为0.8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缓慢加入10mL浓硫酸,放置至室温后,加入10mL水,摇匀静置。吸取上清液3mL于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有机质含量计算公式为W=(1000×m1×1.724×1.32)/m×100%。
  式中:W——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m1——由标准曲线查得土样含碳量;m——土样质量。
  2.3 實验结果分析
  已知长江底沉积物标准物质有机质质量分数真值为3.20 %,上述不同方法对长江底沉积物标准物质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
  由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按相对误差排序分析以上四种方式准确度,按结果从优到劣排序为TOC分析仪法(相对误差-3.75),550℃烧失量法(相对误差10.94),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相对误差-14.37),990℃烧失量法(相对误差127.1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四种方法的精密度都还尚可,但950 ℃烧失量法的相对误差过大,精确度较差。
  为进一步分析比较上述四种方法,对哈尔滨松花江五个采样点采集的泥土干样采用以上四种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
  根据表2数据,按结果从优到劣排序为:TOC分析仪法、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550℃烧失量法、950℃烧失量法。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TOC分析仪法测定的结果最好,准确度最高。其次是550℃烧失量法,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的误差也比较大,而950℃烧失量法测得的误差过大,测定结果已经到了不能采用的程度。
  3 结论
  TOC分析仪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都比较高,因此在条件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首选TOC分析仪法来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550℃烧失量法误差较小,操作简便,对仪器设备要求低,也可以作为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备选方法。不建议使用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和950℃烧失量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姜翠玲,章亦兵,范晓秋.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618-621.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其他文献
摘要:工业锅炉水的处理工作的合理一方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保证锅炉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工业锅炉水; 处理工作 ;问题及对策  引言:  当前,一些企业的工业锅炉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既会增加相关企业的使用成本,还会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并且对环境造
期刊
摘要:现代火电厂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在发电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各种仪表装置会对系统工作状态和参数作出反馈,从而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转。所以务必要首先确保相关仪表装置的正常工作,这就需要对各类仪表定期展开维护和调试,以保证其发挥正常性能。本文将重点探讨热控仪表及自动装置的维护与调试,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火电廠;热控仪表;自动装置;维护;调试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电能已经成为人
期刊
摘要:GIS在运输、安装等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影响因素产生绝缘性能故障,所以针对各项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措施的分析非常关键。本文针对GIS交流耐压试验盆式绝缘子闪络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做出了进一步探究,详细分析了GIS交流耐压试验过程、现场检查、GIS交流耐压试验盆式绝缘子闪络的原因、防范措施,有益于避免GIS交流耐压试验盆式绝缘子闪络问题的出現。  关键词:GIS交流耐压试验;盆式绝缘子;闪络  GIS是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相较于以往,当前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个领域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如今,机械产品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机械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机械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针对于机械产品质量所进行的检测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机械检验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与检测技术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各个领域对于机械制造的效率与质量都提出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机械加工行业也而言,数控加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其在机械加工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是整个机械加工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该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以及质量,减小机械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该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高度
期刊
摘要:想要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我们不仅要不断的探究怎样进行教学,还需要深入研究学生们如何学习,我们不但要做英语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启发者。众所周知,英语作为在国际交流当中的主要语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奠定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但对于学困生来说,英语的学习却是举步维艰。所以,对于当代教师来说,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个教育现状,对于学困生要多进行
期刊
摘要:根据对送料机器人动作需求分析结合自由度分析法确定机器人的综合构型;借助solidworks软件对送料机人进行三维虚拟样机设计并绘制其装配图以及关键零部件的二维零件图;提出将机器人手臂装载在桁架上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增强送料机人的工作空间,并借助伺服电机提高其完成相应配送动作的响应速度。  关键词:机器人;机械手;配送;桁架;伺服电机  0 引言  对中央厨房而言,自动配料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难点;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广电媒体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媒体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电视广播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娱乐需求,传统广播电视在发展的同时受到了更多的挑战。而在新媒体时代,广电技术的发展更应该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互联网平台有很大的传播能力,比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有更多的优势,更大的潜在观众群体。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媒体时代广电技术的发展进行探析,并且结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越来越重视学校和老师的创新精神,要求各中小学引进多媒体技术教学来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对老师也提出要求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创新。小学语文是开启人生认知的开始,认识拼音、学会拼读然后再认识汉字,最后才是理解汉字的意思并运用,所以小学语文启蒙阶段非常关键,这个阶段没有把基础打好,对后续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障碍。那么如何才能把小学语文学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琢磨琢磨了,
期刊
摘要:在本论文中讨论当前我国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显要问题、介绍体态律动在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用“卡门序曲”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来填补体态律动对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的不足。文章介绍了原本性音乐教育的体态律动、达尔克罗兹及他的教学法、《卡门序曲》的律动教学,并阐述总结了体态律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本篇论文的目的在于让音乐教师更加具体的了解体态律动的具体运用,提高音乐鉴赏课程中体态律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