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末推出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措施“泻火”效果已初步显现。数据显示,5月14日、5月15日共发行6只新股,其中3只执行新规。3只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分别为25.95倍、25.08倍和22.81倍,大幅低于最近一个月30.48倍的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
浙江美大是证监会4月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首只采用新规的股票,其获得近80家机构的有效报价,也说明了机构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认可。另外,机构报价也越来越理性,以浙江美大为例,78个询价对象中,有效报价14家。而在去年一季度,深市IPO平均有效报价家数在30家左右。
长时间来,A股市场的IPO都存在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现象。针对这一问题,4月28日,证监会颁布并实施了IPO新规定,不仅取消了现行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而且也调整了发行网上、网下比例,将原来的网上发行80%、网下发行20%,修改为网上、网下各发行50%。
诸多细节表明,IPO新政正在改变新股发行环节新格局。对比同时期分别按照新办法和老办法发行的新股来看,按照老办法发行的同大股份,有36家询价对象参与公司发行询价,而按照新办法发行的浙江美大收到78家询价对象的报价信息、东诚生化有37家参与询价、顺威股份有52家参与询价。
总体来看,新政后询价机构热情并未出现大幅升温,个别新股中询价机构热情略微有所上升,可能更多还与机构看重公司质地有关。
另外,机构报价也越来越理性。虽然部分新股的询价机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效报价的询价机构数量大幅减少。以浙江美大为例,78家询价对象中,有效报价14家。而在2011年一季度,深市IPO平均有效报价家数在30家左右。而今年以来,有效报价数量没有超过10家的新股已经有19只,大部分集中在3~5月。这意味着报高价的询价机构有所减少,新股询价有望回归理性。
浙江美大是证监会4月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首只采用新规的股票,其获得近80家机构的有效报价,也说明了机构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认可。另外,机构报价也越来越理性,以浙江美大为例,78个询价对象中,有效报价14家。而在去年一季度,深市IPO平均有效报价家数在30家左右。
长时间来,A股市场的IPO都存在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现象。针对这一问题,4月28日,证监会颁布并实施了IPO新规定,不仅取消了现行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而且也调整了发行网上、网下比例,将原来的网上发行80%、网下发行20%,修改为网上、网下各发行50%。
诸多细节表明,IPO新政正在改变新股发行环节新格局。对比同时期分别按照新办法和老办法发行的新股来看,按照老办法发行的同大股份,有36家询价对象参与公司发行询价,而按照新办法发行的浙江美大收到78家询价对象的报价信息、东诚生化有37家参与询价、顺威股份有52家参与询价。
总体来看,新政后询价机构热情并未出现大幅升温,个别新股中询价机构热情略微有所上升,可能更多还与机构看重公司质地有关。
另外,机构报价也越来越理性。虽然部分新股的询价机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效报价的询价机构数量大幅减少。以浙江美大为例,78家询价对象中,有效报价14家。而在2011年一季度,深市IPO平均有效报价家数在30家左右。而今年以来,有效报价数量没有超过10家的新股已经有19只,大部分集中在3~5月。这意味着报高价的询价机构有所减少,新股询价有望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