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战争隐喻的使用已经深入政治、经济等领域,并且也深入到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中,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就充分体现出了战争隐喻这一重要特征。近年来,隐喻研究方兴未艾,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研究。本项研究试图从认知和语用角度,借鉴概念隐喻理论,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汉语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进行分析和探讨。
本研究选取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的2012年伦敦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作为研究对象,新闻报道语料全部来自《体坛周报》(中国期发量最大、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体育新闻报纸)2012年7月27日至2012年8月13日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专题报道。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在“体育比赛就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框架下,对汉语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从四个概念映射的过程进行探讨,即战争的参与者、战争的准备、战争的过程和战争的结果分别被映射到体育比赛的参与者、体育比赛的准备、体育比赛的过程和体育比赛的结果中去。
本文旨在通过对战争隐喻的研究在理论上揭示此语言现象在汉语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存在理据,即人类的攻击本能,战争与体育的相似性以及媒体吸引读者的需要。此外,本文分析了汉语体育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的三大功能: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文章最后对汉语体育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大量存在的弊端加以揭示,以期在理论上探讨合理利用战争隐喻之于体育新闻报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