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服务器:让数据中心再热一点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T行业的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IT需求带来了数据中心行业的爆炸式增长。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不管是通讯、搜索、金融、IT、制造还是医疗、政府、贸易,各个行业都依赖于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据称google每一次搜索都会调用全球超过300台服务器的计算,耗费3瓦特的电能。而据美国斯坦福和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研究表明,2005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1230亿千瓦时,电费支出约73亿美元,在2010年进一步增长了75%。目前建设数据中心,最受限制的资源,既不是地方,也不是带宽,更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供电的问题。可以说,数据中心节能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目前,在国际电信联合会的TIA942标准中,对机房温度的要求是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而我国的GB50174-2008标准中,对机房温度的要求是A级机房23度正负1摄氏度。按照这两个标准建造的数据中心肯定可以正常运行,但这是否是数据中心最佳的运行环境呢?研究表明,由于服务器、精密空调、UPS、电池等设备的制造工艺及水平不断发展,传统的设计指标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数据中心了。在节能方面,数据中心已经有了更加细化的需求。
  降能耗 数据中心刻不容缓
  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很容易,但运营起来就似乎没那么轻松。按一台服务器功率200瓦计算,它一天将会消耗5度电,一般的数据中心至少会拥有上百台服务器,大的甚至几千台、上万台,这些“吃电”的服务器每天要消耗的电量是个惊人的数字。此外,运营数据中心除了需要消耗很多能源,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多污染。全球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相当于全球1.5%的能源总和,也就是50座大型发电厂一年的发电总量。与此同时,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高达21亿吨,这相当于4100万辆汽车的碳排放量。
  “数据中心消耗的电能中,很大一部分被应用在冷却系统上面。换句话说,冷却系统已经成为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主要源头,在技术日益进步和成熟的今天,我们的目标不是如何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内的温度,恰恰相反,应该将精力集中在——如何在确保持久可靠运行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数据中心温度。”英特尔数据中心技术专家雷科夫表示。
  众所周知,传统服务器对整体数据中心的温度环境要求非常高,一般环境温度范围在20~25摄氏度之间。数据中心在架构上表现出灵活性差、资源动态调配能力低的特点,能耗高等情况普遍存在。
  “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对数据中心进行革新,提升数据中心云计算能力、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比已经刻不容缓。而高温节能服务器解决方案,正好迎合了提高计算机正常温度、降低温控指标的需求。”天地超云高级副总裁房玉震指出。
  耐高温 服务器大势所趋
  据行业资深人士透露:国内某大型通讯公司全国的数据中心能耗中仅电费一项年支出就高达5.2亿元人民币。能源利用效率低、耗电量大,电费支出超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占据企业IT成本的第二位,成为长久以来数据中心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通过提升数据中心的运行温度,可实现能耗的大幅降低。从细化层面来讲,就需要提高服务器的工作温度,以实现其对冷量需求的减少,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服务器的要求必然会有所提高。
  “未来服务器发展将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面向事务处理的高可靠、高性能服务器继续稳步发展,另一个是面向IDC的云计算服务器,即高温节能高密度服务器将渐成主流。”房玉震表示,据相关实验表明,工作环境每提升5摄氏度,数据中心将能够降低8到10个百分点的总体能耗。
  目前,天津市和平区智慧数据中心项目采用的超云高温一体机实现了普通风冷情况下服务器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服务器自身也经过了重新设计,采用了耐高温的元器件和新的散热方式,通过电源、网络、散热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40摄氏度高温环境中稳定运行,这与在20摄氏度左右运行的传统机房相比,能耗成本实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据有关测试数据表明,每台高温节能服务器的能耗相对于1U服务器可降低9.8%,在仅仅部署10台高温节能服务器的情况下,一年可省约11142度电,约合1.3万元人民币,如果做个形象的比喻,那么节省下来的电费相当于少烧了4.5吨煤,少排放了10吨二氧化碳,少砍了150棵树。房玉震指出,借助后抽风散热墙设计,超云推出的高温服务器能够改善传统服务器内局部热点问题,避免服务器内热流乱扰现象,最大限度地将服务器内各部件的热量快速抽出,形成有效、有序、快速、高效的散热通道,这也是其可运行在35摄氏度~47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的原因之一,大幅降低了用户的制冷费用投入。
  而在去年,NEC也推出了面向高温运行环境的服务器产品,这些新服务器都采用了NEC的能源控制技术、系统管理功能,拥有高灵活性,简化系统安装和管理,可以帮助优化整体IT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它们都可以在高达40摄氏度高温环境中运行,这些服务器采用了一个调度操作功能,无需UPS不间断电源即可工作,而且也支持电源功率封顶调度,在上一代产品基础上提高了能源控制的灵活性。
  对于数据中心而言,支持更高环境温度的稳定运行,可以减少对散热制冷的需求,确保在更低功耗的情况下提供更高的计算性能。可以预见,在未来高温数据中心将变得愈发普遍起来,而这也将推动高温服务器市场的大步发展。
其他文献
视频会议系统的魅力就在于它像一块巨大的充满了魔力的磁石,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它都能跨越距离,一下子把你要见的人带到你的面前,与你面对面。  毫无疑问,在今天全球化经济的大趋势下,这种消除距离的障碍,用犹如现场般面对面的沟通形式,替代书信、传真、电子邮件以及电话交流的视频会议系统,对于一个企业、一家机构、一个组织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可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视频通信正当时  视频会议系统是实现
京东商城、苏宁电器这两个曾经在“8·15约价”中互喷对方一脸口水的“冤家”,却在时隔不到10天的时间里,心心相印般地发布了各自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计划。至此,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电器三大电商巨头全部涉足小额贷款业务。  大阿里的金融棋局  科技与商业的融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在中国十几年的电子商务历史中,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总能成为变革的引领者。“平台、金融、数据” 是马云在今年9月提出
本报综合报道 受全球经济态势持续低迷的影响,多家公司的最新财报皆不容乐观。  7月25日,LG电子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LG电子手机业务亏损567亿韩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539亿韩元。财报显示,第二季度,LG电子净利润同比增长47%,至1590亿韩元(约合1.38亿美元)。根据彭博社的调查,23名分析师平均预计LG电子该季度利润为2788亿韩元。该季度,LG电子营收为12.9万亿韩元,同样低于分
盘点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鉴于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明确提出“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并且,第二批试点名单已经出炉,因此,从总体上看,三网融合正按照总体方案及试点方案的部署前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
到今天,微信用户已经超越5亿,势头加速度不减。这两年肯定是微信发展最关键的机会窗口期。微信可谓生逢其时,幸运连连。如果早几年,处于垄断巅峰时期的运行商很可能痛下黑手,窒息于襁褓之中。好在微信崛起之际,恰逢新一届政府换了全新思路,大力倡导信息消费,频频给各行各业的垄断者开出罚单。运行商风声鹤唳,不能再逆势而动。这个机会窗口期不遭遇运营商垄断力量狙击,微信就可以顺利突破临界点,走出国门,势不可挡地走向
9月11日,苹果旧金山全球发布会的几个小时后,苹果公司首次在华召开发布会,但这“史无前例、万众瞩目、期待已久的”中国发布会及其新产品遭到了各种吐槽,自从乔布斯离开后,每次苹果发布会就如王小二过年一样,不知不觉总是骂声一片。  无独有偶,就在苹果发布会的几乎同一天时间,10日晚上,小米手机居然登上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13秒时间播报相关信息:“我国业界推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
Hyperloop超级高铁被称为第五代交通工具  8月14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创始人Elon Musk公布了Hyperloop超级高铁项目,并称其为继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之后的第五代现代交通工具。  据介绍,Hyperloop运行速度将达到每小时800英里(每小时1288公里)。其运输概念系统是将铝制的“胶囊”车厢,置于一个密闭的钢制低压管道中,通过内置的气压转换装置,将“胶囊”前方的空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以及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大量应用,病毒和木马对SCADA(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攻击事件频发,直接影响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目前国内外生产企业都十分重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建设。但由于工控网络存在着特殊性,商用的信息安全技术无法完全适用,解决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实施特殊措施。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吗  近年来的典型工业控
美伊战争中,一架美军“猛禽”无人机遭遇伊拉克米格战机后按指令与之对抗。但米格首先开炮,猛禽随之中弹坠落。美国无人机由几千英里之外的飞行员遥控操作,行动和反应约有1/4秒甚至更长时间延迟,使其无法避开敌机攻击。这场空战被认为是无人机和传统战斗机之间的第一场近距格斗。  5月27日,在日内瓦开幕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行会议要求各国宣布冻结“杀人机器人”武器的试验、生产和使用等。“杀人机器人”顿时成为媒体
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在加油站的运用日益成熟,ERP系统、加管系统、二配系统、油库管理系统等相继在中石油旗下加油站建成投运,特别是加油站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加油站进销调存管理的自动化控制,为加油站(远程)合并管理提供了充分条件。可以说,随着各类信息系统在加油站的全面应用,信息化令加油站的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加油站员工信息操作技术明显提高。但同时,发挥已有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改变传统合并站管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