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些药会引起高血压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小林13岁,最近半年发现血压很高。家长开始还不敢相信,但多次测量,血压都在150/100毫米汞柱左右。小林的父母很疑惑:高血压不是老年病吗?孩子这么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血压呢? 他祖父母都有高血压,难道是遗传?父母带小林去医院就诊。医生说,对于小林这样的孩子,首先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但经过各项检查后,医生排除了内分泌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
  小林的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医生得知,小林近半年因为患皮炎,一直在服用一种叫“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药物。医生告诉小林和他旳父母,正是这个药导致孩子血压升高,即“药源性高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小林停用了该药物,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药源性高血压是指使用某些药物导致血压显著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或者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或使本已降至正常的血压出现反跳(再度升高),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药源性高血压属于一种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因此,药源性高血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防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防止。
  导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常见的有以下8种——
  1.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大量服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美洛昔康、保泰松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钠的再吸收,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目前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体内升压系统,而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是体内降压系统,两者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机体的血压平衡。长期大量应用此类药物时,环氧化酶受到抑制,前列环素、前列腺素等合成和释放减少,血管收缩,人体血压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此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拮抗某些降压药物(如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的降压作用,导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变差。
  处理措施: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的情况主要见于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正常者影响较小。原本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突然升高,需要警惕是否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高血压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应选择对血压影响较小的种类;若出现血压升高,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进行降压治疗。
  2.糖皮质激素:包括可的松、泼尼松、氟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促进钾的排泄,激活交感神经,促进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升压效应,往往产生低血钾性高血压。
  处理措施:可选择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降压,同时密切监测血钾,预防低钾血症。
  3.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合剂,其中会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长期服用避孕药会使血压不同程度地升高,研究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可能为主要原因。雌激素可通过以下途径升高血压:①避孕药可使肝脏产生较正常高数倍的肾素底物,因而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量增加。增高的肾素既可使血管收缩,促进钠进入细胞内,又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②孕激素具有盐皮质激素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肾小血管细胞引起水钠潴留。天然的孕激素可拮抗醛固酮水钠潴留,但人工合成的促孕激素却具有盐皮质激素作用,使水钠潴留,而导致血压升高。
  处理措施:长期使用该药会发生或加重高血压,一般发生在用药数月后,血压升高为轻度或中度,偶尔发展为急进型高血压。因此,应立即停用口服避孕药,一般在停药3~6个月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4.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常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和恶性肿瘤相关贫血等难治性贫血。30%接受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与红细胞生成过快、血黏度增加,末梢循环阻力增大有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使末梢血管异常反应性收缩,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高血压,甚至出现高血压脑病或脑卒中。
  处理措施: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时,为预防升高血压,应在3~4个月内缓慢纠正贫血,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出现高血压,可选择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
  5.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常用于治疗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是环孢素。环孢素可能通过升高肾脏血管内皮素水平,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同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促进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处理措施:应用免疫抑制剂出现高血压的患者,降压治疗时应考虑降压药对环孢素的血浆分布和浓度影响。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环孢素的血浆分布和浓度影响较小,降压效果较好。
  6.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中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和5-羟色胺蓄积,引起血压升高。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丙米嗪、阿米替林和多赛平等,属于非选择性单胺摄取抑制剂,主要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二者的浓度,产生拟交感效应,使血压升高。
  处理措施:因抑郁症本身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故在服用抗抑郁药时,需要权衡利弊。明确为抗抑郁药导致高血压者,应换用其他种类抗抑郁药或加用降压药。
  7.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可引起血压升高。
  處理措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和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可优先作为VEGF单克隆抗体引起的高血压的降压药,也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扩血管药物(硝酸酯类)。
  8.甘草: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次酸可抑制糖皮质激素的生物转化,同时还具有直接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导致血压升高。甘草引起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为血压升高伴低钾血症,被称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但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水平均较低。
  处理措施:服用甘草制剂时,应监测血压和血钾水平。一般停药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若需加用降压药,宜根据血钾水平确定是否加用螺内酯。
  专家提醒:无高血压病史者应用上述8种药物时,应在用药1~2周后注意监测血压;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不得不用时,宜每天监测血压,必要时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压升高情况。
其他文献
在体育课堂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有效教学和安全教学的有利保障。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紧扣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促进学生行为规范。不但要对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还要让其他同学在以后的体育课堂中能引以为鉴。笔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举例谈谈在体育课中如何促进学生行为规范,以求共飨。  现象一  在收、发体育器材、集合队伍时,尤其是球类器材,总有学生运球、耍球,动作
那是一次开学之初,五年级一个班的一堂身体练习课,为使运动量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课前准备活动的慢跑部分开始前就强调了慢跑三圈,跑速要慢,注意全班整体队形。然而当队
2001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9年级)课程标准(试行)》,同年9月在各实验区展开了实验。从局部实验到逐步推广,再到全面普及,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历时9年有余。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反思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把体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2010年9月1日,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研究落实《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未来10年将是广东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人力
体育教学设计是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它是一个由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和教学价值实现过程构成的有机整体。"既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就应该用系统的观点去研究
福州市自2002年9月加入体育课改实验区至今已有八个年头。回顾八年课改历程,我们以理论为先导,用实践做检验。本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索,在实践中改进,在实践中提升”的宗
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关系国家民族的大事,而体育工作的开展则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石。晨光小学就是本着这~理念切实加强了体育工作,以“阳光体育”为办学特色,其中中华武术就是最亮的
一、探究学习阶段    1.教师激趣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例,进行图例启发式学练。  问题1:横队与圆阵队形变换大体有几种?  解决方法:  (1)让学生观察描述。(观看挂图,图上描述横队与圆阵变换的几种站位及方法。一是学生横队面对圆圈,二是背对圆圈,三是与圆圈交错。)  (2)对照挂图,各组互相检查纠正。  问题2:我们面对不同的站位时,如何才能将队形变换好?  解决方法:  (1)学生带着问
“粉红噪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噪音,主要分布在中低频段,包括瀑布声、小雨声等。近日,美国《人类神经科学前沿》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老年人睡前听听“粉红噪音”有助于
在排球垫球教学中手型和击球点是教材中的重点。手型:练习者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相靠,压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节上,掌根紧靠,两臂伸直相夹。击球点: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挠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  由于人的生理结构以及因球击打手臂部位的疼痛所产生的畏惧心理的共同作用,常常造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屈肘、松臂、用手指关节处击球等错误动作,垫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学习效果不理想。  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