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w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下,对教学目标的培养已经变成了全方位素质发展,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下,学生学习无法充分有效吸收知识。如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化为更为有效的,成为了初中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有效性
  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不单指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或是教学任务的进展,更注重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得到了知识和其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与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是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以及掌握的知识的熟练运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最优化呈现。
  一、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 班级学生学习存在差异
  初中数学的教学主体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但能够保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判标准。同一班级学生,虽然课堂学习时间相同,但每个人自身差异决定了学习能力的不同,造成了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学习知识,形成了学习效果差异。据资料显示,在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方程式的掌握度不尽相同。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因为反应较快,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完全掌握;而五分之三的学生学习效果一般,只能基本掌握;但剩余的五分之一的学生则处于完全不理解的情况。在初中数学学习初期,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度就开始呈现巨大差异,这种情况会使得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在使用数学知识时的实用效果可见一斑。
  (二) 教学密度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在初中学习中,教师总认为课堂教学的时间太少,造成了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理想值。但是在教学课堂中是否充分利用到所有时间同样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就是教学密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教学密度,即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实际合理运用的时间与整节课堂时间的比例,为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对教学密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避免多种问题情况的产生。以求在教学课堂中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二、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及方法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黄金时期,大多学习内容都与数字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等运算方法。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运算内容,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的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是指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师生情感的沟通交流,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因此要大力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加强:
  (一) 把控教材整体
  初中数学作为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要在教学时注意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把控,保障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便要求教师和学生对初中数学教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掌握,避免在课堂教学学习中因小失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控可以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全方位了解,为之后的深入学习夯实基础。数学教材体系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大致的知识构图可以使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学习中有效进行所学知识接纳,对有效教学信息进行筛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把控更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信息进行重点筛查,确定在课堂中的教学重点,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增加学生学习内容。
  (二)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概括性强的且逻辑性极高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同一种题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而类似的解法可能被应用于不同的题目。因此一味的题海式学习方法并不可取,学生只有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和问题的本质才能够更好的学习,举一反三的进行运用。在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列出公式:(a±b)2,教师将公式板书于黑板,并给出三个答案:a2±ab b2、a2±2ab b2、a2±b2,之后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研究讨论,在谈论中自主进行公式计算,最后每组学生统一答案进行回答,复述计算过程。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引导,但不可直接将答案以及计算过程板书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谈论中发挥主动学习性,计算得出的答案是学生的心血结果,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给予一定的鼓励。
  (三) 加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彼此间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不停叙述教学知识,学生在下方被迫听,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加强数学课堂的有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与学生的沟通多加重视。平等的交流沟通,并非是提问式对话,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与学生及时的交流沟通,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通过对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适时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 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掌握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师都需要对教学任务有明确的把控,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帮助同学建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将“上课时间不够”“学生学习压力大”“数学太难学”等情况进行有效规避,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更为清晰明了,在课堂讲学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将重要的学习信息传递给学生,将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效结合,对于教学内容的明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极致。
  三、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育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结合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科学合理地建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加以促进。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综合能力,全方位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晓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7):158-159,175.
  [2]孟立可.浅析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6(33):42-43.
  [3]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3(03):141.
  [4]陈勇胜.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124-125.
  作者简介:
  刘军,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市广安区悦来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对情感教育的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同,并将情感教育理念引入到实际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塑造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学激情,有效发挥启智益能作用;通过朗读,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音乐氛围,引发情感共鸣;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情感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摘 要: 所谓点评式教学,即教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活动成效进行有效评判的活动方式。采用点评式教学,教师应充分体现该教学模式的激励、指导与及时性等方面特点,才能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引导者,两者都是点评式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参与者,缺一不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取点评与引导方式,能让学生逐步形成知识分辨能力,促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本文
摘要:随着教育的普及,上大学已非难以触及,很多人追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高效的学习,于是第二学历在各大院校中十分火爆。能在本科阶段获得双学位证书,其时间和金钱投入的确物有所值。本文立足于双学位的学习过程,以辅修对外汉语对英语师范专业为例,浅谈本科教育中第二学历对大学生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本科教育;双学位;促进意义  一、 前言  现如今各大高校开展针对本科生的第二学历学习工程,对发挥综合性大学
摘 要:小学生习作的目的是为了抒发其真实的心理情感,表达其内在诉求和期待。同时,小学生习作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人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及表达的逻辑性。笔者认为,依托成功的习作设计策略作为有效的前提,给予小学生习作以正确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小学生习作的主要目标,进而提高学生们整体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习作作业;设计策略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摘要:高中地理的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恰当融入乡土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创设身边情境,贯穿课堂主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感受家乡魅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产生巨大的意义,在融入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乡土地理;主动学习;情感态度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越来越重视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越是基本、核心的道德要求,越要从小就养成。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只有基础性品德的根基夯实了,才能派生出多种相关的道德品质,才能不断提升其品德发展水平。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顺应教育的规律,我校开展了《小学生六大基础性品德培养》的实践研究。将“爱国、明理、诚信、文明、友爱、感恩、自律、尊重、创新”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德育紧密结合
摘 要:“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数学教师对于植树问题的教学各出新意,其中不乏创新之作,但是大多基于模型的识别、记忆和套用,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现通过一节“植树问题”的课堂观课另辟蹊径——学在“段”上用在“点”上,分析该节课的本质及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植树问题;学在“段”上;用在“点”
摘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舞蹈系专业建设5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案例分析,分析广东舞蹈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舞蹈;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一、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舞蹈教育现状  (一) 近些年取得的成绩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舞蹈系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系音乐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第一
摘 要:语文与现代职场素养有着密切联系,这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具有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高教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构建了“模块组合、弹性选择”的模式。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应以《大纲》为指导,深挖“教材”资源来提升中职生职业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材;职业语文能力;课堂阅读;口头表达  中职语文课应“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
摘 要:微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它可以轻松解决孩子个体差异的矛盾,有效实施分层次教学。并且它具有内容精简、使用方便的优势。“借形想象”是以想象为基础的儿童智慧创意想象美术活动,《指南》中也提到“大班幼儿能用多种材料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当橘子丰收的季节,吃完橘子剩下的橘子皮形态各异,给孩子们的借形想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所以我选择了橘子皮作为本次活动的材料。在活动过程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