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教材内涵 提升中职生职业语文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与现代职场素养有着密切联系,这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具有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高教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构建了“模块组合、弹性选择”的模式。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应以《大纲》为指导,深挖“教材”资源来提升中职生职业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材;职业语文能力;课堂阅读;口头表达
  中职语文课应“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综合职业能力“是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其核心能力之一就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是应具备的现代职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个体具备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多种职业语文能力。
  较髙的职业语文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专业课、培养职业能力的基本保证,更是为他们以后职场能力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语文与今后职场能力提升有着密切联系,这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具有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任务不能仅仅是教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我们更要着眼于如何深挖现有教材内涵,把中职语文课堂与学生学习专业、未来职场应具有的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现代职业素质的合格劳动者。
  “高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思想站的高远,内容讲究体系,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等特点,彰显了“提升中职生语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教特色。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在内容的选择和编制上充分考虑到了中职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专业化的实际状况,构建了“模块组合、弹性选择”的模式:即整体分“基础(上、下)”“职业”“拓展”四册;每册每单元又以“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块编制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化整体为模块,由浅到深、先易后难,相互渗入、有机综合,既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吸引学生扩大视野与发展兴趣。可以说,身为一线的教师,能充分深挖这套教材资源内涵,不仅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他们语文职业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突出的。下面就如何合理深挖“教材”资源,多方面提升学生职业语文能力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第一、要有敏锐嗅觉把握文本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先天优势。教材中编选了大量深具美感的文章,蕴藏着大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如:《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合欢树》《善良》等等。这些都是作者价值观的真情体现,是“情动于衷”的名篇。它们无论是从职场上的“执着敬业”到“吃苦耐劳”,还是从生活中的“亲情友善”到“责任与使命”等等方面都诠释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赏析这些文本时,通过对文字的品味、语言的体悟、主题的讨论和自我的反思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形成应具备的品质,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形成现代职场所需要的职业素质。
  第二、要用职场意识来规整“口语交际”知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大部分中职生在毕业后就会直接步入不同的职场,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他们打开就业之门的必需能力。从《自我介绍》到《辩论》,教材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需求共安排了21篇“口语交际”。中职学校具有较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为“口语训练”创造了许多十分可贵的职场情境,教师要善于规整教材,灵活地把“口语交际”训练与丰富的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技巧和能力。如:在学校举办的科技节活动中,让机电专业学生做讲解员;外出春游时,则让旅游专业学生作景点的实习解说员……
  第三、要有“大课堂”的视角审视教材,把“写作训练”融入学习生活中去,提升职业语文能力。写作能力可以说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高低的体现,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创新精神的体现,这方面,教材更突显职业教学的特点。“实用文”方面安排了15次训练;“应用文”更是着眼于校园生活和未来的职场,设置竞选活动、庆典活动、旅游活动等多个场景,为学生写作教学提供大量的范例与相关写作知识。毎学期,中职生都会有一段时间走出课堂,到企业生产车间观摩,到酒店商城实训,到医院社区学习……这实际上为他们走进生活提供了绝好的条件。生活即语文课堂,能把“写作训练”与专业实习适时结合,不仅使他们可以在真实的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关注身边鲜活的人和事,更使他们能直观地感悟职业素质,形成职业能力。
  第四、要放眼未来,明确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方向,精心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这套教材编写的最大特色之一,教材每单元均安排了翔實的活动主题、目的、流程及指导。丰富的活动给老师组织教学时提供了灵活的选择,依据专业特点安排与学生未来就业职场相似或相关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不同角色进入模拟情景中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例如:机电专业可以模拟车间生产及产品检测的场景,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指定的或突发的任务——“签订合约”“设计产品”“填写生产单”“撰写质量检测报告”……因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让他们在克服紧张的同时,不仅能学到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技巧,还能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今后步入职场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语文能力,从而反思自我,对自身职业素质的养成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中教师要深挖、整合教材丰富的资源,把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语文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
  [2]黄惠勤.中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方法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10期.
  [3]张志赠.对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的探究[J].教学与研究,2005.2.
  [4]高教版语文教材前序“《说明》”.2015.
  作者简介:李春照,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思品》学科理论性较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提高实效展开讨论。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体验 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思品》学科理论性较强,学习起来较枯燥,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是思品老师共同的话题。思品教学应追求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在互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 要:以“铁三角关系的建立”一节为例,探索如何将“先动”课堂模式的五个步骤运用于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并通过实验探究、个人展示和课堂检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领略化学的魅力。  关键词:“先动”课堂;主体作用;化学;核心素养;高效  一、 “先动”课堂的基本内容  “先动”课堂模式是我校学习和对比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后,结合学校实际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对情感教育的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同,并将情感教育理念引入到实际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塑造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学激情,有效发挥启智益能作用;通过朗读,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音乐氛围,引发情感共鸣;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情感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摘 要: 所谓点评式教学,即教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活动成效进行有效评判的活动方式。采用点评式教学,教师应充分体现该教学模式的激励、指导与及时性等方面特点,才能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引导者,两者都是点评式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参与者,缺一不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取点评与引导方式,能让学生逐步形成知识分辨能力,促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本文
摘要:随着教育的普及,上大学已非难以触及,很多人追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高效的学习,于是第二学历在各大院校中十分火爆。能在本科阶段获得双学位证书,其时间和金钱投入的确物有所值。本文立足于双学位的学习过程,以辅修对外汉语对英语师范专业为例,浅谈本科教育中第二学历对大学生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本科教育;双学位;促进意义  一、 前言  现如今各大高校开展针对本科生的第二学历学习工程,对发挥综合性大学
摘 要:小学生习作的目的是为了抒发其真实的心理情感,表达其内在诉求和期待。同时,小学生习作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人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及表达的逻辑性。笔者认为,依托成功的习作设计策略作为有效的前提,给予小学生习作以正确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小学生习作的主要目标,进而提高学生们整体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习作作业;设计策略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摘要:高中地理的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恰当融入乡土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创设身边情境,贯穿课堂主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感受家乡魅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产生巨大的意义,在融入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乡土地理;主动学习;情感态度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越来越重视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越是基本、核心的道德要求,越要从小就养成。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只有基础性品德的根基夯实了,才能派生出多种相关的道德品质,才能不断提升其品德发展水平。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顺应教育的规律,我校开展了《小学生六大基础性品德培养》的实践研究。将“爱国、明理、诚信、文明、友爱、感恩、自律、尊重、创新”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德育紧密结合
摘 要:“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数学教师对于植树问题的教学各出新意,其中不乏创新之作,但是大多基于模型的识别、记忆和套用,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现通过一节“植树问题”的课堂观课另辟蹊径——学在“段”上用在“点”上,分析该节课的本质及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植树问题;学在“段”上;用在“点”
摘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舞蹈系专业建设5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案例分析,分析广东舞蹈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舞蹈;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一、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舞蹈教育现状  (一) 近些年取得的成绩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舞蹈系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系音乐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