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著华章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写作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带着情感,带着思考来观察事物,有助于启发思路,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多感官体验,使文学形象更加丰满、写作更加细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指导;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都有种感觉,很多学生作文中也有写景习惯,不过,通常状况下,都是写景归写景,抒情归抒情,很少能完美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情与景交融得自然流畅。而情景交融是古今名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景物具体生动的描绘,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样,文章的意境就浓郁深长,更有审美情趣。
  本课的设计以徐渭题画入手。有人画了一幅《柳亭送别图》。请他赋诗一首,徐渭一口气写了四句:“东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南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大家见了好生奇怪?但见徐渭从容续出两句:“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绾得行人住?”这时大家拍案叫绝。这一写作技法就是“情景交融法”,画龙点睛,将离别之“情”融入“景”中,借柳亭之景,抒送别之情,意境新奇。以这个故事为导语,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由于本课设计针对的是高一第一学期的学生,因此我在选择教学材料时都是学生们见过学过的几篇典型作品。
  第一,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天净沙·秋》对比,描绘同样季节的景色,但字面表达不一样,内含的情也不一样了。马致远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表达的都是长期飘落在外的羁旅之人孤苦、哀愁的心情。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第二,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中有一段感伤衰退的景物描写,前半段环境描写,下文“满园的创伤”几个字点出了这园中景物的特点。作者虽然仍是这里的主人,而且在这里又住了十三年零五个月,但是眼前的景物却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它是凄惨的、荒凉的,而且还改变并增添了新主人。物非人也非,一切都昭示着大劫过后的创伤。后半部分是心理描写,抒写自己对已经失去的爱人和爱犬的思念。作者把对包弟的思念和对萧珊的思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说明了包弟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在人情殆尽的年代,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保全自己而抛弃一只小狗,又算什么!但作者却没有为此而宽恕自己,而是“感到羞耻”“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作者处世又是多么严肃!
  第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很耐人寻味。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第四,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大,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美好乐园,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悅心情。这正如他自己所歌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教材中的例子给学生们解析过之后,接着我选取了平时学生们习作中的一些例子:“痛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这节班会课将会出现成绩,坐在班会里的我坐立不安,因为我的政治成绩很烂,烂到看不成,这一点我心知肚明,其他几门也凶多吉少,真是学霸着急,学渣也着急啊!不会比上次还低吧,这可是九门课啊,上帝保佑不要太差。那张宣判着死刑的通知书贴在了墙上,我颤颤巍巍,一步三晃地跑去瞟了一眼。咦?貌似比上次进步了四名,我心中闪过一丝侥幸,虽然很差,但也不至于挨父母的骂了。
  以上两个学生作文中的例子显而易见,只是单纯地叙述考试过后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如果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现这种心理感受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紧接着就让学生们进行课堂练笔,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写一写考试过后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们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意图,妙笔生花,精彩连连。以下是学生的展示:
  期中考试后的那个晚上,我独自游荡在繁华而又空旷的大街上,天空灰蒙蒙的,没有平时深邃而宁静的深蓝色。那轮明月仿佛老照片上的陈年旧事,蒙了尘,划了痕,又如一盏昏暗的路灯散发着暗淡的光。街道上虽已是深夜,却仍旧人来人往。人潮涌动,闪烁的霓虹灯照亮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浓妆艳抹,神色疲惫……本段可见该生的功力深厚,将考试后的心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细致入微,让人心旷神怡的明月此时此刻也如同蒙尘划痕的老照片,看似照片划痕,其实是自己的内心蒙尘划痕,长短句表达,错落有致,着实精彩。
  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写作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带着情感,带着思考来观察事物,有助于启发思路,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多感官体验,使文学形象更加丰满、写作更加细腻。同样情景交融只是写作这项浩大工程中的沧海一粟,本节课只是利用学生们学过的作品,总结其中情景交融的规律,启发学生在写文章时多运用情景交融这一技法,多学习多思考,假以时日,我相信学生们的文章必定会有所进步。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E时代,儿童文学阅读还是被挤在一个非常逼仄的角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笔者用自己的阅读、实践与思考点亮一盏盏灯。教师先做读书人,打造师生共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我读故事给你 听”——阅读是件快乐的事;(2)“今天,你读书了吗”——阅读像呼吸那么自然;(3)“我们一起来聊聊”——步入阅读吧学园。师生共读,亲近文学,守护童年。  【关键词】师
【摘要】随着就业压力的上升,民族预科急需从转型中寻求发展,力求为各大高校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语文课程作为民族预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整个预科教育中又占据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南昌工学院民族预科的转型过程中,语文教育必须首先寻找到转型的办法。  【关键词】预科;语文;转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不容小视,对此,作为民族预科培
【摘要】何兆熊(2000)提到拒绝言语行为是交际者在面对请求、邀请等语言行为时,直接或间接性地否定对方意愿的言语行为。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距离、权势关系等因素也会影响各国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  【关键词】跨文化;汉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尽管两国在文化习俗上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运用的理念以及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都存在很大
【摘要】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朝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藝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去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  【关键词】语文课艺术;导语;质疑;讨论;学生;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龄时的我,不太喜欢老龄的语文教师,因为我害怕上课不是背课文、背词语解释,就是背课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正确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中活动激趣、思维引领、拓展延伸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活动;思维;拓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但很多初中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摘要】每种方言都有它特定的形成过程,都能找到它的源流。长沙——岳阳方言作为湘方言中代表性的一支,成为中国诸多方言中的“活化石”。时代不断变迁,语言不断融合,长岳方言却保持相当强的稳定性,依旧“古色古香”,较好地保存了中古时期传入的大量入声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长岳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联系中古移民的特点,从地形、气候、人文三个方面可以对其这一特色的形成做出新的阐释。  【关键词】长沙——岳阳方言
【摘要】儿童阶段是人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身上有着十分宝贵的纯洁的天性和可贵的灵性,我们理应视作珍宝。正因为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所以我们要摒弃成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蹲下身来与他们倾心交流。本文主要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世界、感受童心的纯真、体验纯真的童趣等方面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作文教学;纯真;童趣;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一、展现真实世界
【摘要】随着社会开放性程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新课标施行并纵深推进以来,丰富多元的语文开放性教学活动越发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青睐和推崇,而且形成一种流行性时尚和不可逆转的发展之势,为学校教育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提供了与时俱进的良好支撑。透析其深刻内涵不难发现,其关键词在于“生本、开放、多元”,同时也揭示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内在需求、实践原则和发展走向。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开放性课程实践活动呢?本文
【摘要】语文课堂是向小学生传播正确价值观的主战场,但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虽然有很多关于价值观的话题,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侧重于价值观表面传播,却忘记了他们是否有能力这么做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价值观;正确塑造;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塑造  小学生的身心发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现代公民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之一。因此,学校教育既应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要注重各种课型资源的整合,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学校应当确立起培养学生“会倾听、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