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口译员的角色困境:如何应对话语双方的权利地位失衡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i80488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口译员职业道德的角度,以医疗对话口译及警察审讯口译为对象,探讨了在对话口译背景中,口译员在话语双方权利地位极度失衡的状况下面临的困境、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功能。
  关键词:医疗口译;警局口译;功能;失衡
  对话口译员的角色是什么?是“黑匣子”(black box),“喉舌”(voice box),“渠道”(conduit),还是对话过程的“积极参与者”(an active participator)? 不同于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在对话口译情境中,话语双方通常在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身份地位等方面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使得对话口译由单纯的语言层面(metalinguistic),上升到社会语言学范畴(sociolinguistic),这直接导致了译员身份、义务界定的困境。
  笔者认为,鉴于对话口译的特殊性,译员的角色应根据不同的口译情境来进行定位。本文将以医疗口译以及司法口译情境中的警局口译为主,从口译员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这两种情境中,尤其是在话语双方权利地位失衡的背景下,口译员应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
  一、医疗口译
  在医疗体系的背景中,医生和患者的身份地位通常是不平等的——医生占据绝对的主动权,是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而相比之下,患者属于弱势群体,大部分患者没有受过医疗培训,对于医学知之甚少,他们在文化、地位、权利、精神层面都屈居于医生之下。在这种地位权利失衡的状况下,口译员是否应该起到弥补地位差异的作用,化身为弱势群体的协助者,以确保整个交流过程的流畅和高效?或者仍然“隐形”(invisibility)、“中立”(impartiality),避免日后卷入医患纠纷?AMITAS(American Medical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Association,美国医疗口译及笔译协会)(1997)对口译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如下(摘录):第一,非评判的态度 (Non-judgemental attitude):译员的功能是辅助医患双方交流。译员不应省略译文,也不应加入译员个人的看法、意见或者判断。第二,患者自主意识 (Client self-determination):患者可能寻求译员的意见……译员不能影响患者或其家人的主张,不能告诉患者或其家人应该怎么做。显而易见,根据医疗体系的道德准则,译员只能作为一个翻译机器。而口译员做到绝对的中立,是否能够实现其社会语言学的功能(sociolinguistic function),使患者与医疗系统进行有效的交流,避免漏诊、误诊的状况?但这样做是否会带来职业风险?以下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讨论。
  案例一:“点头综合征”(Nodding syndrome)
  Diaz-Duque (1989)提到了西班牙语病人的“点头综合征”(Nodding syndrome):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病人由于不懂英语,出于害怕、尴尬等原因对医生的提问一律点头的状况。医生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往往不能分辨“点头综合征”,此时译员若完全遵守职业道德,就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而译员如果主动核实病人病症——或者直接提醒医生核实真相,或者自己进行询问,又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此时译员处在两难的境地。
  案例二:提供帮助有风险
  一位老年俄国女性患者告诉译员,她的健康保险到期了,“我怎么支付我的医疗费呢?”译员于是陆续向她的主治医师、护士以及诊所职员转达了该患者的问题,没有人做出回答或提供建议。于是,译员就主动引导患者来到诊所的财务处,商议给该患者提供打折服务。有人向诊所的管理部门举报了译员的行为,诊所终止了与该译员的合同,认为他违反了职业道德 (Kaufert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关键词句,并以这一词句出发,对文章通篇进行有效理解。
教师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遵循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和特点,巧妙解
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视野和思想方式.由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所决定,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感受到的世界不同于希腊哲学家所感受的世界;中国早
以西安市大学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名校引领示范作用,开拓名师工作室在教育均衡中前沿阵地作用,实现名校和薄弱学校优质课堂教学和品牌活动资源的共享,不仅提升名校英语教学,同时
关税与厘金的复杂关系是近代中外经济关系中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从晚清到民国,一直是外交谈判中的主要议题之一。厘金产生之后,就与海关的子口税产生矛盾,从而产生了漫长的裁
兴趣,简单说就是兴致,因爱好、喜欢而产生的愉快情绪,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则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在入学之初,很多就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理想,迫不得已才选择职业学校,而选择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多是认为学旅游就是死记硬背,只要背背景点导游词就可以,本身也没什么兴趣,所以课堂上玩玩手机、绣绣十字绣,就地卧倒
摘 要:现代物流行业的崛起与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培养出更多紧缺的物流人才,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都纷纷开设物流专业,然而毕业生从事物流及相关专业的人数却较少,这严重制约了中职物流专业的办学。因此,为促使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的持续发展,时下应该将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本文针对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教学发展;思考建议  从近年来中
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是个全新挑战,如何在人机对话中让学生能听的懂,说得出,取得显著成绩,现仅就初三英语“人机对话”训练策略谈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实行人机对话测试已三年。每届学生中总有一小批学生对听力口语测试认识不够,消极训练。与之相反,部分学生常常过分紧张,对人机对话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对此要告诉学生人机对话与传统的人人对话相比性质相同,仍然是对口语听力的测试,只
寄宿式学校班级管理事物繁琐,时间长,能耗大,相关负责人心理压力大,曾为一种人人不愿做的工作。为了使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开展,将混乱的局面变得井然有序,学生能有所成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行,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方法。现在将班级管理的点滴感想总结如下,以求与大家共享。    一、立规矩  刚组建的班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时立下规矩明确地告诉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该做什么和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