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宿式学校班级管理事物繁琐,时间长,能耗大,相关负责人心理压力大,曾为一种人人不愿做的工作。为了使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开展,将混乱的局面变得井然有序,学生能有所成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行,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方法。现在将班级管理的点滴感想总结如下,以求与大家共享。
一、立规矩
刚组建的班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时立下规矩明确地告诉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是非常必要的。立规矩就是定班规,班规是在不违反学校大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的,需要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班规的认可度也就越高。我的做法是先粗定,拿出来让学生讨论,补充完善后再打印成文。如在班规的讨论中,学生提出减分太多加分太少。我根据提议增添了不少加分项目,如宿舍得满分就加1分;学校常规检查没扣分的就全体加2分;好人好事加3分/人次,等等。当班级出现吵架斗殴现象时,我立即在班规上增了一条:言语粗鲁者扣2分/人次,吵架者扣3分/人次,打架者扣5分/人次。别看每项扣分不多,但一次打架中必定有吵架和不文明用语,累计起来至少扣10分。
二、监督执行
好的班规需要执行,班主任抓管理抓教学得将职权下移建立班委,施行中央集权分部分层管理。
(1)建立班委。班干部的选拔不是由老师定,而是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产生,为肯定其工作,每周班干部是有加分的。这样产生的班干部他们愿意干且肯干,工作热情高,工作有方法,其效率也高,如我班的语文、英语课代表将早读抓得很好,每天的听写背诵弄得有声有色。不可否认也有个别投机且爱出风头又不怎么踏实工作的班干部,但辩证地看那是他自己将紧箍咒放在头上,我借此可多提要求束缚他了。
(2)班干部培养。选好班干部后就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对每一项工作要求要具体、细致,奖惩分明。某些同学已具备一定能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有些则不然,需要老师教会以下办法:第一步作计划;第二步准备材料;第三步招集同学;第四步分工实施,然后放手让学生做,做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和不足。我班的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几次尝试下来同学们还弄得有板有眼的了。
(3)记分制考评。老师在工作中很容易被少数学生牵扯而被某些现象所迷惑,很难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这时可借助考评表,从班级管理、参与活动、学习情况、课堂纪律、考勤、宿舍情况、两操、常规检查、好人好事、获奖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每周公示一次,学期末总结记入家庭报告书,也将其作为学期末评优评先的依据。
三、学着向他人求助
“君子性非易也,善假于物矣”。当自己遇到难处或棘手的问题时,向他人求助,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晚修纪律,我向资深的老教师求教抓细节:晚修禁止说话讨论;不断在学生面前贯彻一个理念:晚修不好,成绩好不了;铃响进班,使安静变为一种习惯,很快班上的晚自习进入了状态。又如正式上课的第二天,宿舍就有俩男生打架,相继女生宿舍出现集体排挤同学的现象。我求助于特级教师,知道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同学们自己教育自己,并组织学生自己策划主持主题班会“和睦相处”,学生通过自己讲述身边团结的事例,描叙愿望,展示前景。由于刚开学就进行了相关教育,我班一直保持和谐共进的局面。
四、冲动之前学会慢三拍
冲动是魔鬼,生气时找人倾诉也是一种有效调节自我情绪的方式。处理学生前找三个人说说具体情况,听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如班上大问题没有,但小问题一大堆:染黄头发,戴耳环、戒指,穿露脐装,披头散发,不爱卫生,生活邋遢……当我准备对这样的学生惩罚前,有人给我提几条中肯的建议:要先跟领导通气,取得领导支持再去做,一步一步地来;先让其写检讨,再提条件;若再违反,让其甘愿受罚;收集证据,说服家长;根据《学生管理规范》处罚学生。这些使我在分寸的把握上比较适度,既能达到目的,又使学生和家长能够接受。
五、管理有张有弛
死的规章制度,活的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进行人性化管理。如学校不准女生披头发,但对寄宿式学校来说学生若22:00之后回宿舍洗头,就寝之前必定干不了。我允许女生第一节晚自习披头发。又如晚自习要求18:55之前到班,但心理健康讲座从17:00~18:10,学生排队吃饭冲凉都来不及,迟到几分钟就不说了;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但班上有一半的学生离家很远,有1~2小时的回家路程,学生用手机联系家长报平安,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每晚班主任有十五分钟的谈话时间,我个人认为用不着这么多,将其改为读报时间,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展示的平台。
总之,班级管理没有定法,学生不同,方法出入很大,我们要做的是摸清学生底细,找到适合的方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一、立规矩
刚组建的班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时立下规矩明确地告诉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是非常必要的。立规矩就是定班规,班规是在不违反学校大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的,需要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班规的认可度也就越高。我的做法是先粗定,拿出来让学生讨论,补充完善后再打印成文。如在班规的讨论中,学生提出减分太多加分太少。我根据提议增添了不少加分项目,如宿舍得满分就加1分;学校常规检查没扣分的就全体加2分;好人好事加3分/人次,等等。当班级出现吵架斗殴现象时,我立即在班规上增了一条:言语粗鲁者扣2分/人次,吵架者扣3分/人次,打架者扣5分/人次。别看每项扣分不多,但一次打架中必定有吵架和不文明用语,累计起来至少扣10分。
二、监督执行
好的班规需要执行,班主任抓管理抓教学得将职权下移建立班委,施行中央集权分部分层管理。
(1)建立班委。班干部的选拔不是由老师定,而是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产生,为肯定其工作,每周班干部是有加分的。这样产生的班干部他们愿意干且肯干,工作热情高,工作有方法,其效率也高,如我班的语文、英语课代表将早读抓得很好,每天的听写背诵弄得有声有色。不可否认也有个别投机且爱出风头又不怎么踏实工作的班干部,但辩证地看那是他自己将紧箍咒放在头上,我借此可多提要求束缚他了。
(2)班干部培养。选好班干部后就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对每一项工作要求要具体、细致,奖惩分明。某些同学已具备一定能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有些则不然,需要老师教会以下办法:第一步作计划;第二步准备材料;第三步招集同学;第四步分工实施,然后放手让学生做,做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和不足。我班的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几次尝试下来同学们还弄得有板有眼的了。
(3)记分制考评。老师在工作中很容易被少数学生牵扯而被某些现象所迷惑,很难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这时可借助考评表,从班级管理、参与活动、学习情况、课堂纪律、考勤、宿舍情况、两操、常规检查、好人好事、获奖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每周公示一次,学期末总结记入家庭报告书,也将其作为学期末评优评先的依据。
三、学着向他人求助
“君子性非易也,善假于物矣”。当自己遇到难处或棘手的问题时,向他人求助,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晚修纪律,我向资深的老教师求教抓细节:晚修禁止说话讨论;不断在学生面前贯彻一个理念:晚修不好,成绩好不了;铃响进班,使安静变为一种习惯,很快班上的晚自习进入了状态。又如正式上课的第二天,宿舍就有俩男生打架,相继女生宿舍出现集体排挤同学的现象。我求助于特级教师,知道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同学们自己教育自己,并组织学生自己策划主持主题班会“和睦相处”,学生通过自己讲述身边团结的事例,描叙愿望,展示前景。由于刚开学就进行了相关教育,我班一直保持和谐共进的局面。
四、冲动之前学会慢三拍
冲动是魔鬼,生气时找人倾诉也是一种有效调节自我情绪的方式。处理学生前找三个人说说具体情况,听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如班上大问题没有,但小问题一大堆:染黄头发,戴耳环、戒指,穿露脐装,披头散发,不爱卫生,生活邋遢……当我准备对这样的学生惩罚前,有人给我提几条中肯的建议:要先跟领导通气,取得领导支持再去做,一步一步地来;先让其写检讨,再提条件;若再违反,让其甘愿受罚;收集证据,说服家长;根据《学生管理规范》处罚学生。这些使我在分寸的把握上比较适度,既能达到目的,又使学生和家长能够接受。
五、管理有张有弛
死的规章制度,活的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进行人性化管理。如学校不准女生披头发,但对寄宿式学校来说学生若22:00之后回宿舍洗头,就寝之前必定干不了。我允许女生第一节晚自习披头发。又如晚自习要求18:55之前到班,但心理健康讲座从17:00~18:10,学生排队吃饭冲凉都来不及,迟到几分钟就不说了;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但班上有一半的学生离家很远,有1~2小时的回家路程,学生用手机联系家长报平安,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每晚班主任有十五分钟的谈话时间,我个人认为用不着这么多,将其改为读报时间,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展示的平台。
总之,班级管理没有定法,学生不同,方法出入很大,我们要做的是摸清学生底细,找到适合的方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