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博物馆获2013欧洲博物馆奖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物浦博物馆获得了欧洲协会颁发的2013欧洲博物馆奖。它的获奖原因是:“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非常注意对人类权利的尊重”,并且“推动了伦理和社会方面的共同尊重,通过当代性辩论和对话,强调个体权利,在每一方面,都执行了一个开放宽容的政策。”这家去年才开幕的博物馆由此获得了Joan Miro创作的青铜像,可以在馆存放一整年。利物浦博物馆位于默西河畔,极具活力的底层建筑旨在将博物馆本身同这座教科文组织所列入遗产名录的地方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这个当下极具潮流,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区,博物馆的设计主要包含两个交叉式的结构,这一结构模仿了曾经在这一地区盛行的贸易船只的结构。欧洲博物馆奖从1977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对欧洲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发扬有着杰出贡献的机构。之前的获奖者还包括德国科隆的Rautenstrauch-Joest博物馆、葡萄牙的Portim?o博物馆以及荷兰的Zeeuws博物馆等等。
其他文献
沙伟臣·私人艺术史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于北京  为什么要有私人艺术史?  艺术家的首要任务是创作出好的作品,作品包含其思想。何谓好作品,是值得探讨的,在中国当代艺术系统下,虽然我们的语境和认知几乎无法建立客观的艺术史认知,可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史认知。在“自成一体”的前提下,艺术上的理解常常是误解。想要了解客观的真相,可是“客观”在哪?做到尽量的客观,对艺术史真理的追究成为触发我一
期刊
2012年12月29日,“归隐 · 傅旭明作品展”在北京千年时间画廊开幕。14年职业记者的经历,使傅旭明扎根于当代大众的生活百态之中,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一直坚持的认为,让笔墨深入民间、走向大众生活是当代艺术的语言方式和精神应当坚持的方向。在他的画笔下既有对他阔别已久的家乡五味陈杂“物非人非”的感慨,亦有那些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北漂”人群的特殊记忆……平日被忽视的这些临时性的场景和无价值的事物,构成
期刊
“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作为湖北美术馆“再”系列展览的第二个展览,借助水墨的名义,展开对当代艺术的讨论。再水墨的名字本身给展览基调带上了很强的后现代性色彩,策展人关注的是以水墨精神为语言,实则意图颠覆与超越水墨成就的一批艺术家,如策展人冀少峰所言:这不仅仅是观念形态和媒材样式的突破与超越,它其实是重新建构了一个新场域,这个场域颠覆的是一个关乎“中国画”的评价标准和教育体系。
期刊
对于制作版画,绝对是一直以来热衷衍生品开发的高瑀不会忽视的。Hi艺术的年度趴上,Hi小店同时推出了与高瑀联手开发制作的18件有限印刷作品,分为99版和50版两种。这也是继梁思衡之后,hi小店开发的第二个版画项目。“我的初衷就是别太贵”,高瑀说,“太贵就违背做版画的原则了。”艺术家希望大家都能消费他的创作。从最低1500元到最高不到两万的价格也正是hi小店主打的价位区间。  版画之外,高瑀的衍生品也
期刊
1月19日,“把我的世界留在这儿—张凯个展” 在艺 · 凯旋艺术空间开幕。张凯钟情于古典写实主义,这位眉眼间透露着善意的画家喜欢挪用西方经典古典主义作品中的场景,将拟人化的“猫”和“兔子”安放其中,并赋予它们丰富的情感,画面恬静细腻,同时又充满委婉的隐喻。画中的“主人公”或感伤忧郁,或孤独高雅。画面中卡通式的小动物形象与古典主义的氛围相结合,既调动了观者的视觉欲望,又形成了一场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在
期刊
作为中国八大美院中唯一一所开设水彩画专业的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试图在水彩画创作与教学上寻找新的突破。2012年12月,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的《水性材料制作与表现》课程作品展为我们带来一些水彩画新方向的探索和学院教育与当代结合的新尝试。  从展示效果来看,虽然带有学生习作不可避免的稚气,作品在艺术语言表达的运用上也并不算十分成熟,但我们仍然能发现一些新的闪光点:学生的目光回到生自己的生活,作品的题
期刊
1月23日下午“千言万语—王祯宝作品展”在“ArtForAll全艺社”北京空间开幕,本次展览是澳门艺术家王祯宝在北京的首次个人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创作的版画、压克力等共五个系列27幅作品。此次展览的作品中,版画作品展现出王祯宝近些年对中国及日本审美的研究,复古的色彩和空灵的构图凝造出一种新时代的文人风骨。(木木)
期刊
1月6 日,由王麟策划的“这是一个画展”在北京视在空间开幕。本次展览通过两组艺术家以绘画为媒介平台进行的不同思考与探索,讨论有关“绘画”的问题。黄淋、盛天泓、谢冰鑫的创作是以非专业的手法减弱绘画的技巧性,打破既有的读图审美经验,寻求或突出表达上的更多可能性。程广峰、邓猗夫、卢征远的作品多以装置的形式呈现,此次展览中他们的创作仅以绘画形式为载体呈现,却放弃了绘画创作实施过程中的技巧自主,抛弃了“画家
期刊
“画吧,我们”于2012年12月22日下午两点半在北京力利记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邀请了十位艺术家:戴亮、雷子人、卢征远、马轲、马秋莎、宋琨、谭军、王光乐、吴海洲、于凡,展出他们的近30件作品。  此次展览,探讨了“绘画”如何独立于观念之外,而对绘画本身进行的体会和思考。这些作品探讨了如何坚持绘画的本质,并回归了艺术的精神层面。藉由展览,我们观看了艺术家们是如何透过绘画,对自我精神及艺术本源进
期刊
1月27日,著名艺术家谢天赐—天心赐意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展出了艺术家今年新作100余幅。在早期潜心钻研油画、版画后,艺术家把绘画的语言和手法融汇贯通,并运用到水墨绘画中,在不失传统写意精神的前提下,使作品更具有了笔墨的现代性,进而形成独特的语言和符号表现系统。(奈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