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以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各方面”,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融入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的功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帮助高校学生明确肩上所負的社会主义责任,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珍贵的科学理论,同时也影响和指导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介绍,以其为基础作为后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高校思政教育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高校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全育人”理念相一致。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意义的,而没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也缺少了实践的路径,阻碍了其发展。因此,高校需要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价值观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观念和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是经过一定的时间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去证明。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经过充足的时间进行宣扬和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也是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以此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形式下的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二)时代的趋势所决定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明确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对其进行了新的解读和概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而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先进的价值观。当今世界发展瞬息万变,我国所面临的局势和形式十分严峻,面对与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流的形式和重要局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人们的思想动态其积极的引领作用,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影响力。高校学生更应当积极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因此,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引领作用,让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三、目前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正是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大学生自我思想意识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接触了来自社会很多方面信息,大学生相对社会成人来说还缺乏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充斥着各种思想和声音,不乏一些极端主义和反人格主义,目前对于网络世界的监管体系并不完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大学生极其容易被网络上的思想影响,极其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抵制一部分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想,对大学思想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网络信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网路世界里,不少大学生可以从容自若侃侃而谈,然而一旦走进现实世界却变得害羞拘谨,恐惧社交。由于网路环境更加隐蔽和自由,大学生更容易陷入这种虚幻的世界中,长期沉浸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会逐渐淡化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步入社会,甚至严重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三)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由于网络中各种思想和文化良莠不齐,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甚至部分不法分子为了牟取私利而以低俗浅薄的文化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部分大学生由于长期沉浸于网络中而逐渐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蛊惑,造成个人主义和利益至上的思想盛行。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构建“课程思政”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需要在全球化浪潮中积极汲取人类发展的成果,同时必须严格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入,做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应对各种腐朽思想的渗透。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积极利用这个有利途径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校领导需要做好落实工作,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教师自身也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探索,结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阐述和解读。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師自身的觉悟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中思想政治教师普遍缺乏,并且综合素质方面有一定差距。高校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解决:首先,对高校现有思想政治教师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增强思想政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帮助其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次,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进修,支持思想政治教师在职期间继续深造,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定期组织其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等,多方面、多层次提升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代表着高校的文化底蕴、价值体系,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而形成的独有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在校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学生走在校园中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需要在思政课堂上进行讲解,还应当以更多形式更多渠道进行推进,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也更能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工作,使学生更能受到感染。
  (四)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思政教育功能
  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理论指导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活动中思政教育功能,提升大学生思想觉悟,在实践中逐渐建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勤工俭学、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行动上的影响,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并对每次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优异者进行嘉奖和表彰,以此树立榜样效应,促使更多学生积极践行。
  (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政教育
  在网络泛滥的时代,大学生更加依赖于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信息的获取和新知识的学习,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改革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往往是采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知识灌输,整个课程下来十分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工作,结合时事进行更加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随着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此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价值观理念的影响下,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思想觉悟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德强,沈亚东,刘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路径[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4):42-44.
  [2]刘海昭,贾巍.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J].财富时代,2021(03):145-146.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文学社团建设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被提到新的高度,不少教育先行者都开始格外重视校园文学社团的建设。本文分析了目前校园文学社團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建设的重要性,并试图给出了完善校园文学社团管理模式、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指导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加强与语文教学的互联等建设意见。  关键词:课程思政,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策略  校园
摘要:杭州亚运会的承办虽带来一次机遇,但余杭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基于自身定位,合理利用亚运会场馆进行探索。余杭区体育中心作为亚运会背景下余杭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未来可以采用完全委托或多种形式结合委托的运营模式,减少场馆成本压力。与此同时,围绕余杭体育中心开展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体育产业,需要重视体育中介产业,加大竞赛表演的无形资产的开发力度,建立完善的互联网+智能体育服务信息平台,重视体育场馆服务配套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有效途径解析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必要性、高职院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有效途径为主要依据,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不够理想;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构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阵地;立足思政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加以关注和引导,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跟踪与反馈,以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西藏地区先前因为地理位置和环境的限制性,教育环境有待提升,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西藏地区的教育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对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量大。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合理解决西藏地区长期面临着的教育基础薄弱、本科学生水平参差不齊等问题。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西藏 因材施教
摘要:本文在辨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分析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困境。同时,借鉴各高职院校改革实践经验,探索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也成为了各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
摘要:中国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肆虐全球。全党全国人民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渡过了难关。本文旨在应对此次突发事件的背景下,研究其背后彰显的中国制度优势。  关键词:中国制度 制度优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引言  己亥年末,庚子春初,突发事件席卷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从防控难
摘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过程中遇到多种不同的困境和难点,包括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程度不高,外在的舆论环境和思想环境的变化等,这些方面都应该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形式与手段,帮助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困境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方面有着更多的困境和难
摘要:调查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论证构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培养教育的必要性。通过笔者在高校党建的实际工作经历,并结合前期调查分析,提出考核指标及量化标准,从学生的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工作活动、先锋模范和群众基础多方面着手,设计量化考核体系,并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更好地服务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 入党积极分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而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素养就必须加强思政教育,目前各个高校已经把思政课程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学内容,并将其融入到各科教学当中。本文通过对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开展论述,并针对当前高校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将思政教育融入音乐鉴赏教学中,应采取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二者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