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直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之所以不断探索,就是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诗词的韵味和魅力、自觉养成阅读古诗词的习惯、自觉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要重视以下五点。
  一、通过“查”走近诗词。“查”就是放手让学生查找信息,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馆收集信息,通过查找有关诗词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PPT图片,在课堂上相互展示、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弄清诗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助于学生对作品进行准确的解读。因为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如南朝多写男女相思,唐末多悯农怜农,南宋多抒发爱国情怀,宋明多注重忠义等。同时,因为在同一社会背景下个人境遇的不同,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如李白的大气豪放、杜甫的沉雄顿挫等。
  二、通过“读”贴近诗词。古人说得好,“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好诗不厌百回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离开了读,就体会不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品味不到诗词的意境,只有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达到能背诵的程度,才能真切地体味诗人的情感。当然,诵读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一些朗诵技巧,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给学生以指导,教给学生诸如停顿、重音、节奏、语调等一些朗读的方法。同时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如范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配乐读、表演读、举办诗词朗诵会等,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读的水平。
  三、通过“品”亲近诗词。“品”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绿”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江南的一片绿色,突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王安石先后用“到” “過” “入’“满”,皆觉缺乏诗意。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绿”不仅表明颜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又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四、通过“悟”亲近诗词。“悟”就是要领悟作者如何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感情。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作者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
  五、通过“想”走进诗词。“想”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幅寒江独钓图,通过想象,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课后根据诗作画。画面在脑海中不断呈现的过程,就是一种深切感悟的过程,如果落实到以诗作画的创造性过程,则是对诗词理解的升华过程。
  
其他文献
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由课堂教学的效果来决定。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或是没注意听,课后再用功也只会是事倍功半;反之,假如在课堂上认真听了,也听懂了,课后再复习巩固一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聚焦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十分必要。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心理状態  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对待
给一位盲人吹笛者的颂歌  孤夜里的笛声,  哭泣的流水,  大地上所有的沉默  都是你的花蕾。  散在阴影里你的花粉,  流泪的灵魂,几乎没有声音,  暗淡的嘴唇流出蜂蜜。  因你缓慢的节奏  应和着夏夜的脉搏,  让我们感到天堂也在起舞  因一位盲人吹奏的笛歌。  这是渗出的蜂蜜……  这是从玫瑰深处渗出的蜂蜜,  颜色,芬芳,和被爱的气息。  你不再向事物的美微笑,  你准备打开的双臂终于又关
期刊
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训练过程包括指导、批改和讲评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互为依托,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很多语文教师觉得自己费心费力,学生的写作训练也很频繁,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仍然是原地踏步,老师着急,学生犯愁。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教师的作文讲评也很重要。本文试从作文讲评的作用、主要方式及改进作文讲评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各位语文老师有所帮助。  一、作文讲评的主要方式  1
多年来,本人在农村从事语文、数学的教学。我从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教学确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舞台。怎样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轻松愉快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激情,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一、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协调配合,课堂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趣去激起学生的情趣,而教
摘要:结合2012年英语高考试题呈现出的特点,本文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加强英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做法。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渗透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完形填空题讲述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及肢体语言因为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解。许多考生在对照答案后,发现理解这篇文章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云  壮阔的高云,游移在遥远的天际  闪着白雪般洁光,骄傲地前行!  平和地飘向终点,从容安放心灵  在冰凉的雨滴中,缓缓地放飞自己。  高贵的云经历了生命和死亡  微笑地走在灿烂的阳光里  没有丝毫不安,清澈见底,  坦然接受命运,优雅地去远航。  怀着可以得到升华的欣喜心情  在那端,世俗的匆忙无法企及  无论风暴对我吐出怎样的恶气  头戴着金色的光环,我有这份荣幸。  夜 鹰  夏夜在孵化梦
期刊
习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形式,是概念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都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在对习题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对习题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逐渐掌握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一步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认识上学会对所学知识的自如运用。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变式教学,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
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