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对学习啦啦操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啦啦操运动对学生身体、心理两大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提出几点建议,以改善和提高这一群体身心健康的综合素质。
1前言
啦啦操起源于美国,是美国最炫的时尚运动,如今啦啦操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普及性极强,并且广受群众喜爱。学生是相对较大的一个群体,一方面由于学习压力多数学生习惯性弓腰背走路,导致了颈部变形、弯曲,而长期的啦啦操锻炼可以矫正身体姿势,也有益于形成健康、完美的身型。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升学、就业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导致身心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甚至下降,然而随着啦啦操进入各个学校的体育课堂,鉴于其本身团结、自信、健身、娱乐等的特点,使学生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改善和提高。
2研究方法
2.1访谈法
对参加啦啦操俱樂部和啦啦操选修课的学生以及教授啦啦操课程的教师进行随机访问,了解练习啦啦操后他们自身各个方面产生的变化。
2.2文献综述法
广泛搜集并查阅了有关啦啦操运动方面的国内外期刊、书籍、杂志等资料以及相关网站,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啦啦操对学生身体方面的影响
3.1.1啦啦操对学生身体形态影响的分析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汝铁林《啦啦操对高校女学生身体形态及素质的影响》中对参加啦啦操运动的学生进行了实验对比,被测试学生的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普遍说缩小,从实验结果来看,通过一段时间的啦啦操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女学生四围皮脂的增多。王艳威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一文中提到,改善体形的最佳时间在14-23岁这几年里,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学生身体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此时改善和塑造体形,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啦拉操锻炼后,其体形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体重和腰围相比参加啦啦操锻炼前明显减少,说明学生体内的脂肪含量减少。啦啦操运动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对学生的不良体型有改善作用,通过啦啦操运动的锻炼,能使学生的骨胳肌肉围度得到良好的改善,变得匀称健美,还会消除多余脂肪,降低体重。
3.1.2啦啦操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分析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然而长期的啦啦操锻炼主要对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的。啦啦操的动作技术要求手臂动作有力、短促、定位明确,这就需要上肢力量的配合,尤其是花球啦啦操,花球有一定的重量,重复练习后不同程度的增强手臂力量。而速度素质建立在力量素质之上,对速度素质的要求是啦啦操动作的出手速度,出手速度也决定了动作的质量。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啦啦操锻炼后柔韧性会提高,动作收展、收放自如,防止运动损伤,锻炼身体协调性。高丽萍在《女大学生体质在36周啦啦操训练后的变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女大学生在经过 36 周的啦啦操训练后,身体各方面素质(包括速度、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素质)都有明显提高。通过实验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得出,啦啦操运动对提高柔韧素质更具有显著效果。
3.1.3啦啦操对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的分析
身体机能指标是人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有效反应人体的生命活动能力。王艳威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啦啦操的编排严格遵循人体运动的生理规律。而啦啦操锻炼属于大强度、快节奏的有氧运动,所以练习者在进行啦啦操锻炼之后,机体的摄氧量会增加,进而提高肺活量。杨柳在《啦啦操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中指出长期坚持进行啦啦操运动,可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的舒张力,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长期坚持啦啦操有氧运动的大学生心脏负担较小。
3.2啦啦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3.2.1啦啦操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表现力
王辉的《啦啦操训练促进民汉大学生身心素质与关系认同度发展的实证研究》中研究得出啦啦操锻炼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表现欲望,为大学生后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心理基础,从而增强了女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并为其提供了压力释放途径,也就是啦啦操锻炼。罗国婷在《啦啦操对昆明市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自信心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实验法,经过进行16 周的啦啦操锻炼,实验组的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啦啦操运动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是极其有效的。
3.2.2啦啦操改善学生心理焦虑,缓解压力
陆秀梅在《舞蹈啦啦操对高中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指出在啦啦操训练过程中,所选音乐一般都是流行而优美、活力而富有节奏的,可以缓解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压力,有利于学生心情放松,使抑郁的状态得以释放,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各种挑战的乐趣。施正雄的《啦啦操训练对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啦啦操锻炼后,女大学新生在社交焦虑上的改善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这表明啦啦操锻炼对改善女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具有显著作用,它提高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3.2.3啦啦操增强学生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
郭伟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一文中指出啦啦操作为新兴的一项体育运动,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对男女大学生分别在实验前后的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者都有提高,但实验前后男生在团队合作方面相对女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由此的可知啦啦操运动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同时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2.4啦啦操运动排解学生不良情绪,预防心理疾病
王艳威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中指出体育运动可缓解压力、预防疾病,而啦啦操伴随音乐,动作灵活多变,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注意力转移,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所以啦啦操运动对学生排解不良情绪、预防心理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应尽可能多在课余时间进行啦啦操运动。
4.结论
啦啦操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参加啦啦操锻炼后,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凝聚力、排解学生不良情绪。而长期有规律的啦啦操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身体综合素质。
1前言
啦啦操起源于美国,是美国最炫的时尚运动,如今啦啦操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普及性极强,并且广受群众喜爱。学生是相对较大的一个群体,一方面由于学习压力多数学生习惯性弓腰背走路,导致了颈部变形、弯曲,而长期的啦啦操锻炼可以矫正身体姿势,也有益于形成健康、完美的身型。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升学、就业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导致身心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甚至下降,然而随着啦啦操进入各个学校的体育课堂,鉴于其本身团结、自信、健身、娱乐等的特点,使学生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改善和提高。
2研究方法
2.1访谈法
对参加啦啦操俱樂部和啦啦操选修课的学生以及教授啦啦操课程的教师进行随机访问,了解练习啦啦操后他们自身各个方面产生的变化。
2.2文献综述法
广泛搜集并查阅了有关啦啦操运动方面的国内外期刊、书籍、杂志等资料以及相关网站,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啦啦操对学生身体方面的影响
3.1.1啦啦操对学生身体形态影响的分析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汝铁林《啦啦操对高校女学生身体形态及素质的影响》中对参加啦啦操运动的学生进行了实验对比,被测试学生的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普遍说缩小,从实验结果来看,通过一段时间的啦啦操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女学生四围皮脂的增多。王艳威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一文中提到,改善体形的最佳时间在14-23岁这几年里,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学生身体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此时改善和塑造体形,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啦拉操锻炼后,其体形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体重和腰围相比参加啦啦操锻炼前明显减少,说明学生体内的脂肪含量减少。啦啦操运动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对学生的不良体型有改善作用,通过啦啦操运动的锻炼,能使学生的骨胳肌肉围度得到良好的改善,变得匀称健美,还会消除多余脂肪,降低体重。
3.1.2啦啦操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分析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然而长期的啦啦操锻炼主要对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的。啦啦操的动作技术要求手臂动作有力、短促、定位明确,这就需要上肢力量的配合,尤其是花球啦啦操,花球有一定的重量,重复练习后不同程度的增强手臂力量。而速度素质建立在力量素质之上,对速度素质的要求是啦啦操动作的出手速度,出手速度也决定了动作的质量。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啦啦操锻炼后柔韧性会提高,动作收展、收放自如,防止运动损伤,锻炼身体协调性。高丽萍在《女大学生体质在36周啦啦操训练后的变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女大学生在经过 36 周的啦啦操训练后,身体各方面素质(包括速度、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素质)都有明显提高。通过实验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得出,啦啦操运动对提高柔韧素质更具有显著效果。
3.1.3啦啦操对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的分析
身体机能指标是人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有效反应人体的生命活动能力。王艳威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啦啦操的编排严格遵循人体运动的生理规律。而啦啦操锻炼属于大强度、快节奏的有氧运动,所以练习者在进行啦啦操锻炼之后,机体的摄氧量会增加,进而提高肺活量。杨柳在《啦啦操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中指出长期坚持进行啦啦操运动,可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的舒张力,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长期坚持啦啦操有氧运动的大学生心脏负担较小。
3.2啦啦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3.2.1啦啦操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表现力
王辉的《啦啦操训练促进民汉大学生身心素质与关系认同度发展的实证研究》中研究得出啦啦操锻炼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表现欲望,为大学生后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心理基础,从而增强了女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并为其提供了压力释放途径,也就是啦啦操锻炼。罗国婷在《啦啦操对昆明市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自信心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实验法,经过进行16 周的啦啦操锻炼,实验组的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啦啦操运动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是极其有效的。
3.2.2啦啦操改善学生心理焦虑,缓解压力
陆秀梅在《舞蹈啦啦操对高中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指出在啦啦操训练过程中,所选音乐一般都是流行而优美、活力而富有节奏的,可以缓解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压力,有利于学生心情放松,使抑郁的状态得以释放,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各种挑战的乐趣。施正雄的《啦啦操训练对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啦啦操锻炼后,女大学新生在社交焦虑上的改善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这表明啦啦操锻炼对改善女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具有显著作用,它提高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3.2.3啦啦操增强学生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
郭伟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一文中指出啦啦操作为新兴的一项体育运动,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对男女大学生分别在实验前后的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者都有提高,但实验前后男生在团队合作方面相对女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由此的可知啦啦操运动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同时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2.4啦啦操运动排解学生不良情绪,预防心理疾病
王艳威在《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中指出体育运动可缓解压力、预防疾病,而啦啦操伴随音乐,动作灵活多变,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注意力转移,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所以啦啦操运动对学生排解不良情绪、预防心理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应尽可能多在课余时间进行啦啦操运动。
4.结论
啦啦操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参加啦啦操锻炼后,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凝聚力、排解学生不良情绪。而长期有规律的啦啦操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身体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