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类试题解析策略及演练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聚焦】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试题的命题角度有:1.汉字的认读、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文章结构如呼应、过渡、铺垫、照应、层次划分等;3.表现手法如烘托、渲染、铺垫、联想、想象、象征、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以小见大、形散神聚等;4.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方式;5.句子深层意义的理解,语言的鉴赏与品味;6.仿写文中的句子等。题型除少数选择题外,大多以主观题为主,一般为简答题、填空题,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
  【知识归纳】
  1.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2.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
  3.散文的线索
  散文通常以人、事、情、物、时间、地点为线索。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呢?首先应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则包含线索的因素。其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词语,这些也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再次注意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活动、感情的发展、一线穿珠的物件。最后注意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它们对文章的线索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4.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主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把握散文的主题:1.概括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情感,从中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2.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5.散文的表达方式
  ⑴记叙是叙事性散文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的叙述和交代。它的作用是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交代写作背景、人物等。
  ⑵描写是散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人物描写主要是考虑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有关细节描写也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⑶抒情是散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它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则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⑷议论是散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中的议论句起着明析事理、点明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或深化文章主旨、画龙点睛之作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6.散文的语言
  散文语言的特点: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优美、凝练。
  【真题解析】
  例:(2014年北京市)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题。
  又到麦浪翻滚时
  周 霞
  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我们小孩子们就挎上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人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啊。   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同学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漫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的空气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自然。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感情是那么淳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于是,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丁】麦子的味道。
  (有删改)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的美妙就是师生在语文的境界里,如发现世外桃源的渔人一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固然美不胜收,但柳暗花明后的那种“豁然开朗”的境界更令人赞叹吧。精彩的语文课堂即时评价,定能激发学生生命中的“一次次难忘的经历”“一个个永恒的瞬间”。  【关键词】课堂评价;评价语言;激励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
【鱼刺主讲】  作弊宝典之“天书奇谭”  这作弊的书说到这里,鱼刺要抖搂自己的一个独门绝技了,这一绝技还被神人类发扬光大过。虽然恬不知耻地说成是绝技,却也没什么太大的营养,不过从中倒是可以引申出很多的可能性。想象力加可能性也许就是一切,所以,就当是鱼刺我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联想的空间吧。  这招式的名字叫天书奇谭,自然就是说用书面的东西来作弊了。—把教材搬出来是万万不可,既然是天书,就得有天书的样子
贾政沉思了一会,忽然道:“我记得昨儿我看过媳妇从梦中抄来的奏稿,后面有上帝的御批,我好像记得有‘朕已示梦于人间帝主’的这一句话。如果真有示梦之事,再不过几天儿,外头也就知道信儿了。即或并无托梦之事,且等临期别人如果真都回了生,那时再求大人们代奏也还不迟。倒是外甥女儿和琏儿媳妇、蓉儿媳妇的灵柩,我明儿和大老爷、珍大侄儿商量,仍旧打发蓉儿回南搬取,教他赶紧些儿,总赶七月初十日到京才好。再者,说有人送宝
只听贾琏躬身禀道:“侄儿今早起来,听见旺儿进来回说,宫里有信出来,说娘娘昨日回了生,身体康健如常,万岁爷甚喜,御驾亲临慰问,贵妃之上又加封了“皇”字。不知老爷、太太几时进宫请安去呢?”贾政听了,沉吟了一会,道:“这件事并未奉旨,未可造次。等我到朝里讨讨宰相大人们的训示,或求他们代为口奏,此事方可举行。倒是与林姑老爷修庙一事,我倒要和你商量商量。昨儿户部里已经发下帑银来了,我昨儿也到城隍庙相度了形势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分别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七章第3节和第十八章第3节的内容,都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实验设计,实验展开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讨论。笔者在复习这两节内容时,将教材与实验资源进行整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资源,引导生成  把课程资源整合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应用价值,生成新的问题情境,推动学生的认知向更高层次发展。  师:请同学们回忆《测量小灯泡的电
十六、红杏姐的余韵  【某珊主讲】  关于红杏姐,这里还有点“余韵”要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下红杏姐的影响力的深远。  上文不是说过么,我和小资女是我们班语文最好的两个人,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俩竟然不知不觉受了红杏姐很大毒害,成了红杏姐某一方面的衣钵传人,下面分而述之。  对于小资女来说,红杏姐的拿腔作势令她鄙视,但是,她却不知不觉把这个拿腔作势学了个十足十,平日里好的是掉书袋装书女,总是在各种不合适
我听到车子驶过园子栏栅前面。有时我从树叶中轻微晃动的空隙里看看,看看在这炎热的夏天,马车的轮辐和辕杆是怎样嘎嘎作响的。农民从地里回来,他们大声地笑着。这可是缺德。  这是我父母的园子,我正在园子树林中间休息,坐在秋千架上。  栏栅外的活动停止了,追逐着的小孩也过去了,粮车载着男人们和女人们,他们坐在禾把上,将花坛都遮住了。将近傍晚,我看到一位先生拄着手杖在慢慢散步,两个姑娘手挽着手,迎着他走去,一
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后来回忆:“我最初读的是狄更斯的小说,是狄更斯哺育我长大的,狄更斯对我喜爱上写作起了很大的作用。《艰难时世》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书,我还喜欢奥斯汀的作品,最不喜欢的作家是萨克雷。”在当时的英国,女孩子很少有机会上学校,阿加莎·克里斯蒂文学素养的提高正是得益于读书。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少年时,曾受到母亲的鼓励,写过一篇短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但激起了她的创作欲。她最早的创作是诗歌
林公忙将他叔侄四人拉了起来,贾母擦泪道:“你们都不用哭了,我活了八十多岁,也把世上的福都享尽了。这会子又跟着姑老爷来受享清福,你们听见该喜欢该乐才是呢。怎么反倒哭起来了!都进来罢,咱们娘儿们坐下,好说说话儿。”邢、王二夫人并贾赦、贾政等听了,一齐止了泪,都到房中,重新各按尊卑次序行过了礼。贾夫人便拉了邢、王二夫人并贾母都到南边炕上坐下,林公便让赦、政二公坐在北边罗汉榻上,珍、琏兄弟坐在旁边椅子上,
那是卫星和飞船金秋时节我看见腾飞的中国在蜿蜒的山脊上腾跃那是万里长城金秋时节我看见腾飞的中国在多彩大地奔驰那是復兴号高铁金秋时节我看见腾飞的中国在湛蓝的海面遨游那是港珠澳大桥金秋时节我看见了腾飞的中国那是东方神奇的巨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