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让课堂教学更给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是:合作学习是一种系统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成员、或小组之间的互相依赖、互动交流、共同工作,最终达到个人及团体的学习目标,且以小组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由于合作学习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弥补、借鉴、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所以,实施新课程后被普遍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低效现象到处可见,现列举几例剖析共商。
  现象一:分组不科学,导致合作对象参与不均衡
  某次公开课,布置完合作学习任务后,学生开始分组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仔细观察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会发现。有的小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却沉默寡言。有的打打闹闹,有的少数人高谈阔论。
  现象二:内容安排不明确,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常会发现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并不能迅速进行小组讨论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任务布置不明确、或要求不具体、或学习内容超前、或内容过于简单,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或打不开思维的闸门。
  现象三:脱离学生的实际,导致可操作性不强
  学完译林版4B Unit 3《What’s your job?》A部分(关于职业的句型)后,教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二十年后再相见时各自的职业”。由于课前或课后教师没有补充职业类单词和句型,学生也没有工作的生活体验,所以在小组讨论时无话可谈,有的学生干脆说: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等脱离实际的句子。
  以上种种现象,不仅费力、伤神,而且低效、无效,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学习英语的兴趣,减弱参与度。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1、科学分组,提高合作学习的参与度
  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科学合理地分组。在分组时要注意:(1)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2)组内学生关系的融洽;(3)组内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4)多采用异质分组等问题。
  2、明确学习目标,引领合作学习的方向
  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引领作用,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合作要求。对于特定的学习目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强调“Please speak in English”(用英语说)。如学完译林版4B《Buy-ing fruit》后,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购买水果的句型,我设计了Let’s buy fruit的合作学习(水果用图片表示)。我先组织学生复习购买水果的句型和词汇,明确在合作学习时要用这些语言。接着组内分工,一人扮演卖家,其余三人扮演顾客。在合作学习开始前我先提出:“You should speak in English.If you sayin Chinese,you can not get the fruit.”(必须用英语说);再说明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规则。在巡视时,我发现学生不仅用英语交流,还有即兴发挥的创意:A:How much?B:Twelve yuan.A:No.no.Nine yuan.Ok?B:OK.
  3、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感知更加清晰,想象更加活跃,思维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所以,教学时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基础和年龄特点,其次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再次要精选合作学习的情境。笔者听过译林版5B Unit 8《At the weekends》B部分的教学展示课。在学完八个昆虫类单词后,教师先用谜语描述某个昆虫,然后让孩子们猜昆虫的名字,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又设计了:“Let’s make the riddles to—gether.”的合作学习活动。每组抽一张写有昆虫单词的纸条,组内先口头讨论再写出这个昆虫特点的语句,最后制成卡片全班交流。在巡视时我发现有个学生拼写colorful有困难,正在那里闷闷不乐,我就让组内学生给以帮助。在交流时他作为代表向全班讲解,还适时补充了描述该昆虫其它特点的词汇。此后,这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浓厚。
  4、有效指导学习方法,激发合作学习欲望
  教师不应仅是合作学习任务的发布者,还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与教师的引导与监督分不开。在学习开始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给出比较到位的示范。在学习中,教师应深入到各组巡视,认真观察、倾听学生的发言,“监控”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并适时介入,为学生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指导。如某位教师在教授译林版4A Unit 6《Whose gloves?》A部分后,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教师的一句T:Boys and girls,now let’s have our fashion show。OK?Ss:OK.学生就穿上自备的各式服装,教室里顿时一派热闹景象。但在讨论时学生并没有用课堂学到的用语。他们有的忙于穿衣服,有的用中文小声议论,有的在观望,还有的看着别人穿得滑稽哈哈大笑。在教师要求小组汇报时举手的寥寥无几,汇报的小组也只用到极少本节所学句型,最后在教师的提醒与帮助下,才勉强完成汇报,其他学生听得也心不在焉。这样的合作学习是失败的、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更多地关注衣服,而忽视了关于衣服情景的英语对话。如果教师能及时指导和纠正,将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5、公正评价,增强合作学习信心
  学生能否保持学习的兴趣、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恰到好处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为合作学习注入动力,更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评价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内容:f11每个学生的表现;(2)每个小组的表现;(3)组间的对比评价。由于是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还要注意以评价集体为主,个人为辅;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以全面评价为主,特色评价为辅。在学期结束时,对表现好的小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以强化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其他文献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亟需加快科技创新的引领,高校是区域知识中枢,高校具备向农村提供知识的能力和责任。高校向农村进行知识溢出对彼此
就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出现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劳动者
纵观中国英语教学,传统英语教学只是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目标,英语教学应体现这五方面。同时,这也关系到一节英语课的质量。那么,听课的过程中,怎样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必须有个评价标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如何评价一堂中学英语课。  一、教学目标  目标就相当于航行的方向,在正确的目标的指导下教学才能有效进行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继制造业和商业之后的第三利润源,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振兴
一、模块理论  模块理论是心理学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模块”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学研究中心的主任迈克尔,加扎尼加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他认为:“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后来,美国认知心理学家J.福多的《心理的模块性》一书从理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角度,提出了智能的模块性,把心脑划分成“输入系统”和“中心系统”两个部分。输入系统的
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的终身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达。”所以。英语学习作为语言学习,词汇教学举足轻重。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敢开口交流,才有兴趣、有信心学好英语。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  1.应用性特点  词汇教学不只是单词教学,单词只有组成句子和话语之后,才能实现其实际功能。例如“st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学一种不同于母语的新课程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布局和有效途径的实施。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还应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演;并且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有限的40分钟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无论学了多长时间的英语,无论学了多少英语,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学大纲上对“说”英语都有明确的要求。“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用思维去组织自己的想法,直接在图片或教师的提示下说,第二种是根据一定要求,经过思维对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整理,从而正确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通俗地说也就是灵活运用。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灵活应用英语,进而提高英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