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出现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劳动者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利用。历史地分析,中国目前的就业是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随着中国体制转轨进程的深入,城镇就业政策的深层矛盾愈加暴露。制定不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城镇就业政策,不仅制约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社会的安定。 本文通过对就业、就业政策及城镇就业政策含义的界定,运用大量翔实的统计数据,采用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辽宁省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和劳动力需求相对下降的结论,并预测2005-2010年辽宁城镇就业变化趋势。针对辽宁省城镇就业状况及特征的具体分析,提出我省城镇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通过与国内外典型城镇就业政策的比较,提出解决辽宁省城镇就业政策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本文研究选定辽宁—中国唯一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的省份,具有典型性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示范价值。希望通过本文对辽宁省城镇就业政策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缓解辽宁省城镇就业压力,促进城镇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社会稳定,为老工业基地重新振兴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