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率跟随的AUV能量分配策略

来源 :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hat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自主式水下无人潜航器(AUV)在海洋探索中的广泛应用,对AUV电池组的安全可靠和节能高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分析了AUV系统的负载构成,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AUV电机功率需求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功率跟随的具有根据电压动态调节功能的能量分配策略,能够有效平缓电池组的输出、提高电池组的放电安全性、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同时节约了4.2%~7.4%的能量.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新闻广播收听的需求不断提高,广播业务遍布全国各地.PDM中波发射机由于传输距离远、设备简单易实现、维护成本低等原因被广泛应用在广播系统当中.为保证广播发射机达到优质的信号传播效果,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以及故障诊断分析十分重要.为此,详细介绍发射机出现故障时,如何根据故障现象对故障进行分析与诊断,并列举了掉高压故障诊断实例进行说明.
从高温老化时间和负极辊压方式两方面进行实验,最终确认了负极采用两次辊压结合缩短电芯高温老化时间的方式,对锂离子单体电芯比能量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近些年,电磁技术快速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电磁辐射污染不仅对动物、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而且会使人体健康严重受损.因此,加强电磁辐射监测及管理意义重大.对此,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从电磁辐射污染来源与危害、电磁辐射监测现状以及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水平提升对策三方面就电磁辐射监测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采用自主设计加工的夹具,结合万能材料试验机,可以实现针对聚丙烯微孔隔膜的循环压缩,以此来模拟电池膨胀和充放电过程中电极循环膨胀对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沿横向方向出现透明裂痕.压缩应变越大,隔膜中透明裂痕数量越多,同时裂痕面积增大.透明裂痕部位部分孔洞尺寸减小甚至关闭,导致本体电阻和界面阻抗增大.在7.5%、12.5%和15%的不同压缩应变下,经过100次压缩试验,随压缩应变的增加隔膜的循环性能下降.在8 C倍率测试下,12.5%和15%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下降了31.5%和42.2%.该结果对于
提出一种采用套管式结构的新型空气冷却电池热管理系统,空气在通道内交错逆向流动来降低电池组的温度和改善温度均匀性.采用三维传热模型,研究了冷却通道数量和入口气体流速对电池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的影响以及传热机理.结果表明,套管式冷却通道可以降低电池的最高温度,并改善温度均匀性.入口气体流速的增加,对降低电池最高温度有积极作用,但也会引起电池的局部温差增大.同时还发现气体流道数和入口流速均存在饱和值.当通道数大于4,流速大于2 m/s时,温度变化幅度均显著减小.
软件生态是限制RISC-V指令集架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让RISC-V处理器可以直接运行ARM Thumb二进制代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在嵌入式领域中的软件生态问题.本文基于二进制翻译,通过硬件支持ARM Thumb的标志位、分支指令、条件执行,在RISC-V处理器上以较低的面积和功耗开销实现了对ARM Thumb程序的支持并获得了较好的性能.通过运行Embench基准程序套件,该处理器翻译运行ARM Thumb程序的平均性能能够到达直接运行RISC-V程序性能的75.5%.相较于仅使用二进制翻译支持AR
为解决电动汽车(EVs)动力电池批量退役时检测与分选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容量增量分析(ICA)的退役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分选方法.分析电池容量增量(IC)曲线特征与内部老化过程的关系,提出一致性特征量提取方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FCM)方法,确定电池一致性分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IC特征一致性分选方法与传统容量-内阻分选方法相比,提高了退役电池分选的一致性和分选效率.此分选方法对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科学高效梯次利用有重要意义.
由于电池的不一致性,电动汽车、叉车以及其他大功率动力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至关重要,精确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和高效的均衡策略是BMS的技术核心.基于同步双向反激式变压器的均衡电路拓扑,提出一种以电池SOC、电压为均衡变量的分段式主动均衡混合策略.通过搭建BMS电池组实验平台,开展了充放电阶段的均衡实验,结果显示充电阶段均衡后电池组总容量提升了2.3%,单电池电压极差由74 mV减小至9 mV;放电阶段均衡后单体
电化学阻抗谱作为一种现代测试手段,对测试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供了便利.由于电化学阻抗谱无法直观地反映电池内部的结构以及电化学过程,且常用的等效电路模型方法在分析电化学阻抗谱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引入了弛豫时间分布函数方法用于分离和量化电池内部的电化学过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用弛豫时间分布函数方法分析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的流程,并成功应用于磷酸铁锂原型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中.
热管理对于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性能(包括安全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通过热流体模型仿真,研究了主动式风冷和液冷热管理系统性能.模块原串行式风冷方案被优化改进为串(并)行混合式风冷方案,提高了电池组温度场一致性,但对于降低最高温度作用有限,并发现液冷系统热管控性能明显优于风冷.还比较研究了风冷和液冷方案的能耗情况以及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变流量工况对能耗的影响,发现空冷系统能耗约为液冷系统的6.2倍;变流量策略可以满足有效热管理的要求,而且降低了风冷系统24.3%的能耗和液冷系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