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数学学习的源动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已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本文认为兴趣是学生们学好数学课的最佳动机之一,它不仅比其他学习动机的作用更持久、更强烈,而且还能给学生带来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
  关键词:兴趣;数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63
  兴趣指兴致,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上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这是用文字对于“兴趣”的解释。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数学是学生花费时间最长、精力最多而又是大部分学生以失败而告终的一门课,害怕数学的学生非常多,认为数学很难学、数学很神秘、数学很枯燥、数学没多大用……之所以产生这些对数学的误解,首先是由于数学自身的某些特点,如抽象性、严谨性、形式化……其次是课堂中缺少某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下面,笔者将自己在短短的教龄中所总结出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作简单介绍:
  一、激发兴趣的导入
  我们在讲课时应该有意地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点,从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趣味题出发,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数学知识,也不需要太多的解题技巧,而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的导入会使学生们提起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数列”时以“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设疑引入。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六十四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然后发表疑问,就是国王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吗?教师精心设疑导入,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带着兴趣的过程
  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其实并不难。就是让学生多参与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的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回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得力趣。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数学教具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如果采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将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兴趣牵引的作业
  课上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引出或归结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在每节课的作业里,除了课本上的习题外,还经常布置一些有趣的与实际有关的思考题,这些题目除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对智力要求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是美的,学习数学可以使自己更聪明,加深他们对数学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爱国与兴趣结合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我国的灿烂文化与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杰出密不可分。我国的数学家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的篇章。秦九韶的孙子定理驰名世界,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中最具有独创性的成就之一,比外国数学家早发现了五、六百年。西方数学史专家萨顿称秦九韶是“他的民族,他那个时期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祖冲之也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把圆周率π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的数学家早了一千多年,为了纪念祖冲之为世界数学作出的贡献,月球被面的一个山谷被命名为“祖冲之”。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渗透数学的现实意义
  数学是随着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又为生产、生活所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根据每个教学环节,把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的一些具体例子,如浓度配比问题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勾股定理在建筑、测量中的应用;坐标系在军事、导航、台风及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数学在储蓄、经商、分期付款购房、购车、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向学生提出一些趣味性问题,如“渔民撒开的鱼网为什么是圆的?”“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我们喝水用的杯子、水桶、油桶、储油罐等为什么做成圆柱形的?”等。可以把上面的问题制成妙趣横生的动画短片,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在激发他们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辛苦的。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而我们现今实施的素质教育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善学。两考过后,学生们对帮助自己学习的各类资料没有任何感情,而是进行销毁。学生如此“仇视”学习,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学生为什么对学习毫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124100)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中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新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具体到高中化学而言,本文将论述其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55  一、引言  传统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不能有效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因而无力组织学生的有效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仿语言,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等学习语言,因此,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宽松学习氛围。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有关语言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思想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  关键词: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德育作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巩固政权具有极为显著的功能。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营造创新环境、创设心理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61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地在中小学普及,成为教育“
摘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这样“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便可以得到实现。  关键词:养成教育;预习;上课习惯;实践习惯;思维能力;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职业学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无视中职学生的实际现状,简单的处理学生中存在的缺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的相互结合,不但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观察;理解;技能;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